-
安东尼·格拉夫顿:美国的大学为何失败?来自美国内部的观察
关键字: 美国高等教育美国大学生学费本科生教育政治精英大学文化【当中国高校不断倡导与国际接轨、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引进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种种高等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时,往往以偏概全地扩大了海外教育的优势。历史学家安东尼·格拉夫顿对描绘美国大学教育状况的阅读,呈现出高等教育充满活力的表面下内部的千疮百孔,或可给我们反思高等教育经验和制度带来另一种参照。】
美国大学:事实与批评
美国大学占据了很多世界排名的前几位,尽管这些评分基本只是大学行政人员和校友的娱乐活动,但还是反映出了一些事实。很多美国大学提供给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工作条件、实验室和图书馆都是其它地方的院校很难比得上的。而它们不光在工作人员那里投入较多,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上的开支也比海外的学校要多。
尽管以欧洲或亚洲标准看来它们的费用很高,但他们近年来努力给本科生提供优厚的经济资助,给博士生支付全部学费,不让贫困学生失学。在这一体制的每一层面,都有全心投入的教授们激发学生对一切都充满热情,从晶体结构一直到诗歌的结构。
然而,美国大学也受到了猛烈的批评,多半来自了解大学的教授和记者,这自然也情有可原。每个硬币都有两面,而每项优点也都有其对应的负面——相应地,每所大学也都有自己的脓疮。在最富盛名的医学院里,教授们以个人名义发表研究,实际上却是为大医药公司做付费宣传。
在众多州立大学及一些私人大学,橄榄球队和篮球队的教练们年薪几百万美元,他们的助理收入数十万,只因为他们管理着半职业球队。没有几个球队为资助它们的大学挣钱,还有一些球队赤裸裸地剥削它们的队员。
在一些拔尖的私立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在每一届都会给一些人留出名额,给校友和可能的捐款者们的子女;给运动员,尽管很多运动员不像他们的同学那样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或者干脆留给只要能出得起学费的人。在一些自称致力于本科生教学的大学里,有太多的教授每周只草草读两遍课件(PPT),而将面对面的教学交给廉价的研究生或者短期雇用的博士。研究生和短期教师们尽力将基本技能与量化分析传授给学生,而每门课只能赚区区几千美元。
不难理解,为何大学仍抗拒使用哪怕很简单的评估。现在的美国将近有 5000 所大学,包括两年制和四年制学校。有数百万人去那里读书,包括了 40%的 18 到 24 岁的美国人,还有很多年纪更大的学生。高等教育既有常春藤等私立名校树荫掩映的奥林巴斯神山,也有公立大学高大庄严的四方形建筑,还有城市社区学校周围每天运营12个小时、永远不够车位的停车场。它既有私有的也有公立的、既有大众的也有精英的、既有古老的常青藤覆盖的传统、也有当代而前沿的风格。高等教育如此丰富多变的景观无法用任何简单的方式概括。
麻省理工学院大圆顶 10号楼前的基里安庭院,麻萨诸塞州,剑桥,2002年9月(Wolfgang Volz/laif/Redux 摄)
很多——或许是大多数——谈论美国大学的书都可以划入两类。每周都可以看到长篇的怨词。相当一部分属于同一类,包含了来自不同作者群的多种著述,包括由优秀记者纳奥米·施艾弗·瑞里撰写的对教授的抨击一书《教员休息室》(2011),和政治学家本杰明·金斯伯格所写的对大学行政的批判《教员的衰落》(2011)。这些书没有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大学里复杂的群体,而是特别锁定其中一群人作为批评的反面角色。
作者也并没有选择某个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描述,否则还可以让读者对学术生活的节奏与性质有所感受,而是从流行媒体和网页中剪切故事,把它们堆积起来。它们讲述个人经历,总是选择极端的坏例子,似乎这就是普遍现象,并且反复使用那些在之前的论战里用过的、老掉牙的段子。
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无的放矢。瑞里对兼职及临时教员遭受的虐待进行了细致、让人压抑的描述。金斯伯格则指出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的增长数量远比教员要快,带动学生和学生家庭所要负担的费用上涨,但对学生的学业方面并没有大的促进。
然而,当瑞里人云亦云地根据几个资深学者的论断就否定大多数研究的意义,当金斯伯格把整班行政人员都贬低为无所事事、一心只想去夏威夷参加无聊会议的人时,他们不过是对空发炮,虽然读来有趣,但最终于事无补。
另一类书则很不同。这些书经过认真研究,有着丰富的数据,有一些有图表可能会让外行觉得看不懂,诸如杰罗姆·卡拉贝尔的《中选》(2005),克里斯托弗·纽斯菲尔德的《公立大学的瓦解》(2008),威廉姆·博温、马修·钦格斯与迈克尔·迈克菲尔逊合著的《跨过终点线》(2009),以及理查德·阿若姆与乔斯帕·罗克莎的《不学无术》。这类书针对体制中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专述,它们发掘出了许多丑陋的事实和难以让人满意的做法,反映出的真实与世界大学排名的光鲜宣传大相迳庭。
- 原标题:美国的大学为何失败?来自美国内部的观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一个挥向欧盟? 评论 84“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评论 172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评论 179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评论 145特朗普来真的,加墨强硬回怼“关税大棒”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
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
“政治清洗”?数千名FBI特工被“拉清单”
-
他写的这篇小作文,竟是英伟达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的重要催化剂
-
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
五角大楼下手,“有些员工为使用连上中国服务器”
-
果然,台当局又跳了出来
-
美媒复盘:为何中国科技一再让西方措手不及?
-
67人无一生还,特朗普暗示“原因”
-
美智库高级总监眼馋:咱们去偷中国工程师
-
美议员着急:美国迷迷糊糊就走入中国陷阱
-
这个美国反华机构,也盯上Deep Seek
-
鲁比奥将来访,巴拿马总统:运河问题不容谈判
-
鲁比奥泼脏水:一旦开战,中国能关闭巴拿马运河
-
“是谁说我们1000万美元搞AI,肯定没戏?”
-
美国24年来最严重空难!“恐无人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