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甫:首船北极天然气抵达中国,它是如何穿越北冰洋的
关键字: 北极天然气据国家能源局网站7月19日消息,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LNG)当天抵达中国。
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破冰LNG油轮,2018年6月26日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萨贝塔港出发,沿着北极东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峡,2018年7月17日运抵中国石油旗下的江苏如东LNG接收站,交付给中国石油。我们通过遥感卫星和AIS应答系统跟踪了它的这一次重要的“破冰之旅”。
2018年6月23日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抵达亚马尔项目的萨贝塔港,开始装货。
20180623日停泊在亚马尔港口
亚马尔半岛处于极北之地,这里刚刚迎接到春的气息,开始冰雪融化,可以看到陆地上冰雪已经比较少了,但是海湾里面还都堆着冰。
美丽的油画,前景是文本主角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油轮,背景是亚马尔项目
经过三天的准备,6月26日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离开萨贝塔港,开始这次有重要意义的新航程。
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在穿越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的厚冰区域
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
这次航程的航迹图
北极东北航道从俄罗斯萨贝塔港出发,向东经过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直到白令海峡。航程约10700公里,比常规苏伊士运河航线节约了约13400公里,平均用时20天左右,比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天以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ChenFu/2018_07_24_465332.shtml
- 责任编辑:孙武
- 最后更新: 2018-07-24 09:15:35
热门评论 2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0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这下看看那些动不动觉得自己能卡脖子的中东国家跟澳大利亚还怎么表演
- 破冰LNG油轮?既是破冰船,又是LNG船,两大高难度船种的结合体?
- 全部楼层mandman那个是北极点及周围,估计是数据缺失。除非轨道穿越南北极,否则无法观察
- 05微冲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话说这艘LNG油轮和尼米兹级大小差不多
- 05微冲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某国大型水面作战舰艇感到膝盖一阵酸痛
- 今剩叹图上一大片白色海冰中有一个又大又圆的蓝点是怎么回事?那个是北极点及周围,估计是数据缺失。
- 图上一大片白色海冰中有一个又大又圆的蓝点是怎么回事?
- 05微冲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已向国安举报……
- 朝五晚九这是妥妥的替大蒙古海军七武海来袭帝都探路呀路线是一样的,只不过七武海还得先走一大段河运
- 北冰洋橘子味
- 05微冲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敲黑板划重点了。
- 这是妥妥的替大蒙古海军七武海来袭帝都探路呀
- 妮玛, 你不是蒙古海军奇袭北京的路线图吗?
- 好吧~ 利用北极天然气到货,作者非常恰当的普及了一把高成像遥感卫星的强大功能。。。。。赞一个~
- 走北极有个好处,就是没有海盗。
- 这让我想起来:
当年中国论文泛滥成灾,
你把进口仪器的说明书翻成中文就可以上省级刊物,
要是再做个使用心得体会,那就能上国家级刊物了····
这年头,科普文也是如此了··· - 这个路线图和传说中的蒙古国海军奇袭北京路线图好像
- 05微冲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其实通过各种专业船舶动态查询平台很方便得到各类民用船舶的航迹。
http://www.ycseaman.com/web/index.htm
比如通过其中一个公开网站,可以很容易查到这艘“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3月26日正式交付运营后,在来中国之前至少已经运输了5~6次LNG至西欧国家了。
由于亚马尔至北海港口距离短,海况好,来回航程也只需2周左右,比到中国的航线缩短了近2/3,实际这条航线才是俄罗斯盈利的大头。
或许这也是此前川皇不顾外交礼节当面要挟欧洲盟友必须减少进口俄罗斯油气的原因之一吧。 - 05微冲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秀科技,吓汉姆
- 我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雾和黑夜影响的特点,一路跟拍,追踪它在北冰洋的行进路线。
-
超级高铁进军贵州 是超级可行还是超级梦想
2018-07-24 08:14 高铁世纪 -
袁隆平迪拜海水稻获成功:将在中东北非推广
2018-07-22 20:55 -
中美科研人员造出世界最快转子:每分钟超600亿次
2018-07-22 08:38 科技前沿 -
价值百万的近海观测装备,三天就不见了
2018-07-21 09:03 科技前沿 -
美国“超级高铁”来了,为什么是贵州铜仁
2018-07-20 14:22 高铁世纪 -
-
美国公司宣称将在贵州修建超级高铁
2018-07-19 13:41 -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雾霾越重 森林长得越快
2018-07-19 13: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科技馆为丁肇中展示模型 被纠错42次
2018-07-19 10:40 科技前沿 -
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世界90% 但应用仍有短板
2018-07-18 17:36 中国精造 -
习近平眼里的“第一资源”为何如此重要
2018-07-18 15:5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全球最大功率无人潜水器中国下线 提货4吨潜深3000米
2018-07-18 09:25 -
工信部:32%关键材料国内为空白,52%靠进口
2018-07-15 11:22 中国精造 -
我国学者“时间折叠法”首次实现皮秒精度任意序列发生器
2018-07-14 15:01 科技前沿 -
C919进入密集研发试飞阶段
2018-07-13 08:42 科技前沿 -
我国正在建设可重复使用空间科学试验平台
2018-07-13 07:30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艾滋病药物获批上市
2018-07-12 22:01 -
首次!中国内地挤进2018全球创新榜前20
2018-07-11 14:24 -
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突破万亿立方米
2018-07-11 10:14 能源战略 -
外媒称中国工厂成臭氧层“杀手” 专家:在核实
2018-07-10 22:57
相关推荐 -
1指责4+4的人没有专业常识评论 146 赞 12我一天半斤酒,算不算酒鬼?评论 126 赞 143饶毅再发文:医学培养的时间与医生收入评论 100 赞 105全世界都在等着美国的五月评论 61 赞 396特朗普的关税战已经大祸铸定评论 55 赞 348CNN:翻译“夫妻肺片”“佛跳墙”,直译也挺好!评论 28 赞 1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http://www.ycseaman.com/web/index.htm
比如通过其中一个公开网站,可以很容易查到这艘“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3月26日正式交付运营后,在来中国之前至少已经运输了5~6次LNG至西欧国家了。
由于亚马尔至北海港口距离短,海况好,来回航程也只需2周左右,比到中国的航线缩短了近2/3,实际这条航线才是俄罗斯盈利的大头。
或许这也是此前川皇不顾外交礼节当面要挟欧洲盟友必须减少进口俄罗斯油气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