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梅狐狸:老外为何更喜爱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旗袍?
关键字: 旗袍传统服装旗人长衫女性平权服饰文化【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观察者网援引台媒的报道,称旗袍让外国女性沉浸其中。而台湾中时电子报更夸赞:“旗袍是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代表,不仅具有潇洒的画艺、浓郁的诗情,本身的美也让许多女性欲罢不能,一见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对于许多国人来说,他们甚至不愿意承认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对于旗袍代表中华服饰文化也往往表达愤慨,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隔离呢?
与世界时装一起诞生的旗袍
旗袍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外国被称作“爵士时代”,便是我们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看到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经济大萧条还未来到,伴随着传统土崩瓦解女性们的服饰达到了空前的变化与演绎。女生们将长发减去,妆扮成“小男孩”的模样,服饰的剪裁削弱曲线,膝下的长度露出一截圆润的小腿,轻盈而优雅。
2010年4月30日,几位外国游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选购中国传统旗袍。(图片来源:东方IC)
而当时的中国刚刚进入民国时期10年,二战的炮火还没有到来,社会上开放的思潮急需表达,旗袍就在这样东西方巧合而有注定的时机里诞生了。在这之前中国女性服饰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一种是以汉人女子为代表的“两截穿衣”,即上衣与裙子/裤子的搭配;另一种则是以旗人女子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长到脚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时候,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一些进步的中国女性觉醒的性别平等意识令她们穿起了男装。
就像秋瑾说的:“我要成为男人一样的强者,所以我要先从外貌上像个男人,再从心理上也成为男人。”脱下女装,意味着摆脱裹小脚、附属于男性的生活。在粤语和英文里都依然保留着旗袍最初的名字“长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经男装的印记。历史惊人的巧合,在同一时期世界的另一端,一个叫Coco的设计师让女人穿上了裤子,改变了时装历史,最后这位设计师的时尚成为了一座名为“香奈儿”的帝国。
与此同时,传统的“两截穿衣”其实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纵观民国短暂的历史、旗袍的发展,它始终是处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子的衣柜中,就像它一开始企图表达的女性独立与进步的思想一样。而在底层人民劳作女性之间,一直保留的是“两截穿衣”,这种传统一直到现在的乡村里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没有大的变化。
所以说,旗袍身上的时装标签是远远大于它的传统属性。而且它的确过于年轻了,至今都没有满百岁,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没有民族属性的旗袍
从旗袍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装。其实旗袍这个名称的普遍使用远比旗袍本身诞生得还要晚,除了粤语与英文里依然使用的“长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里以及民国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里还被称作“衣”或“长衣”。
作为女性平权而诞生的旗袍,本身是没有任何民族属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设计是来自于男装,而非旗装。但是由于袍服的设计相近,当时也有旗袍的称呼,则来自于一些取材旗装中的元素。但是对比同一时期的旗人妆扮,较为传统的穿法依然还是宽松的旗装衬衣(一种不开衩的长袍款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新乌矿产协议曝光,美国胃口更大了... 评论 190美国又下手,“或加剧中美经济紧张关系” 评论 105他胜出几无悬念,但中文流利的“铁娘子”抢尽风头 评论 124“特朗普意在离间中俄,但相比当年尼克松…” 评论 184美国威胁:敢不签,切断星链 评论 29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