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丹:中国人的常识有时候与外国人的常识正好相反!
关键字: 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中西文明冲突中国女婿我认为当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后,在常识方面最需要熟悉和了解的就是中国的礼仪体系以及其所包含的各个分支,比如客气和礼貌等等。在不了解背景和深入涵义的情况下,许多中国的礼貌行为可能会被外国人认为是令人厌恶的、没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这也会在外国人和中国人的交往过程中造成误会和负面印象,导致外国人难以融入中国社会。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如果外国人能够真正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礼仪,他或她会发现中国人是非常友好、十分好客的。我很愿意分享几个我个人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例子,来说明文化误解的风险和造成误解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根源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规范
首先,对于礼貌行为和粗鲁行为的定义在不同的文化中是截然不同的。所有文化中的礼仪规范都是在该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性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文化会衍生出不同的礼仪规范。 一种文化下的礼仪规范可能并不被其他文化所认同。同时,一种文化下的文明举止很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是十分无礼的表现。因此,对于这样的规矩和规范,虽然不知道原因,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去遵守它,而不是去质疑它。
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在加拿大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要求我一进入室内就必须得摘掉帽子。但对我姐姐却没有这样的要求。小姑娘和成年女性是被允许在室内戴帽子的,但小男孩却不可以。其实我的母亲也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她只是循规蹈矩地要求我而已。直到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个秘密才解开。
原来,在西方历史上男人的帽子一般都会很高,如果坐下后不脱帽,会阻挡前方和后方的视线。相比之下,女士的帽子更为精巧、复杂,摘戴也更为麻烦。在剧院里,相比于女士而言,男士脱帽更为方便。也因此,女性在室内是被允许戴帽子的。我的母亲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她只是告诫我在室内带帽是非常无礼的表现。
Ascot马术大赛上,男士皆戴高顶礼帽,普通场合不常见
照片中丘吉尔戴的是Homburg
我发誓,我不“客气”!
对我而言,客气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即便到现在,我也依然如此, 基于我对于客气的非常浅显的认识,我可以试着把它解释成:“你作为客人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得体的举止,但并不需要在朋友和家人面前表现出来。” 当别人说 “别客气” 的时候,我会认为他的意思是别表现得像个客人或者陌生人,随便一点。
我刚刚来中国的时候,对我来说和我妻子的家人一起吃饭是一件很令我困扰的事情。“别客气,多吃点” 等。当我感觉饱的时候,我就不再吃了。但是全家人都会劝我再吃点,他们会说:“别客气,多吃点儿!”我会说:“不吃,谢谢,我已经饱了。”然后,姥姥就会亲自夹起一个鸡腿放到我碗里。当别人无视我已经吃饱了的现实情况时,我会变得很不高兴,尤其是当别人知道我饱了,还把食物放在我碗里时,我会更不高兴。
在我的文化里,当我说我饱了的时候,大家一般只会说:“好的”。绝对绝对绝对不会有人如此执意地再把食物放到我的盘子里。我的妻子帮我弄明白了她家人如此做的动机。原来在她家人看来,我是个比较腼腆的人,也因为比较“认生”,所以我吃的会比平时少一些。基于对我行为的解读,他们当然希望我能放开一点,随意一点,感觉舒服一点 ,当然!必须吃饱了才能走!
当然,现在我也知道了该如何向别人表达我真的已经吃饱了,并不是因为客气。
- 原标题:墨丹:中国人的常识有时候与外国人的常识正好相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新乌矿产协议曝光,美国胃口更大了... 评论 0美国又下手,“或加剧中美经济紧张关系” 评论 91他胜出几无悬念,但中文流利的“铁娘子”抢尽风头 评论 112“特朗普意在离间中俄,但相比当年尼克松…” 评论 176美国威胁:敢不签,切断星链 评论 29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