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上观网|有人不想看到刘胡兰?听听台湾朋友怎么说
关键字: 刘胡兰小学生读刘胡兰家长要求撤刘胡兰人民日报评刘胡兰【观察者网 文/张雅琦】前些天,因为一段视频和一封回信,小学课本中刘胡兰的故事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事实上,如果杀害刘胡兰的凶手是日本人,或许今天的关于她的争议会少一些。但恰恰因为发生在国共内战时期,有些人就觉得她的牺牲不该进课本。
然而,只要是中国人,谁执政都一样?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共产党打国民党打错了?不如先听听台湾那边的说法。
陈颖姝解读这个事儿................在大陆和台湾是反着的。
我的姥爷是台湾“本省人”。
他们家就是地主,据说日踞时期过得还不错,养着一帮“武家丁”,成天的练拳撂跤,然后别着尺八、尺二(短刀),拎着和杖去要租子要账去。反正据说当时在当地挺牛逼的。
后来,老蒋到了台湾之后,愣说他们家那是什么逆产,最后逼得姥爷一家没办法,远走海外。那时姥爷还年幼,但是离开台湾后,他再也不是什么“大少爷”了。好像也尝到了生活的酸涩。(如果算不得艰辛的话那就是相比之下的酸涩吧。)
反正小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就是姥爷最大的爱好就是骂国民党。骂完了老蒋骂小蒋。一骂起来可好听了,说一段唱一段,还挥舞着拐杖跟唱戏似的。我记得当时我最爱看,还哈哈笑。
所以你说土改..........................大陆的地主恨老共?台湾的地主恨老蒋啊。地主恨改革,那普通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呢?观网的同学们也分享了他们的记忆。
花猫大魔王解读就一些老的电视还能反应些民国时期的真相。记得以前有个片子叫上海一家人。就很不错,人饿的偷吃过期浆糊然后生病差点死掉,日战时期为了偷买粮食被日军打死,父亲生病女儿在菜市场捡菜叶子为父亲能吃好一点。弊在赂秦解读我岁数不小了,我的父亲给我讲过当年我奶奶带着他“跑反”的事情,母亲讲过姥爷差点被“国军”抓壮丁的经历。解放后他们也苦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59年那一段饿肚子,之后生活渐渐平稳,吃饱穿暖还可以保证,吃好穿好就不行了。我小的时候记得家里还来过逃荒要饭的。80年开始,老百姓生活渐渐变化的越来越快。总的来说,49年之前,中国老百姓活的真苦,见过之后,脱离战乱饥寒压迫之苦,渐渐能吃饱肚子,穿暖和了,寿命增长,生孩子也能养活了。80年代以后,中国富起来了,大家应该都了解。在那个年代,慈悲为怀的佛教界又是怎么想的呢?
有空上网解读二战正酣时,日本佛教界为“日本武运长久,天皇永续”在日本举办全国的祈祷法会助纣为虐。而中国佛教界为“抗战胜利,消弭灾劫”在四川举办“护国息灾法会”并向海内外募款,购买药品、军车支援抗战。那是一个“慈悲为怀”都无处安放的时代。
脱离了时代谈和平,谈人性,可以算是“耍流氓”了。
那时候的大陆处于水深火热,所以刘胡兰们只有反抗才能换人间,这也不只是共产党的发明。
能饮一杯无解读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里的民生就是要限制地租的。南京政府成立之后在部分地区推行过减租减息,甚至有专门的立法,但是无法实际推行下去,因为这个政权里的人都是地主阶级的。似乎是浙江省国民党搞减租减息的结果是主持的官员被地主们买通刺客暗杀了。这仅仅是要把地租和高利贷利息限制一下而已。
所以结论如下:1、当时的中国必须进行土改,这是国共两党的共识
2.温和的、不流血的土改只存在于现如今网上某些土改反对者的嘴巴里,因为即使是最温和的减租减息,地主老财们也是要杀人的。那么,如果共产党放下武器,国民党会不会在全国土改?
Hatchet解读蒋介石在大陆会不会实行土改?答案是不会。有个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苏共党员儿子,蒋介石对土改不会陌生,他之后在台湾的作为也证明了这点。他所以不能在大陆土改的原因是国民党没有基层组织,农村完全交由大地主代管,他敢贸然动土改的心思?而等到了台湾,事情就不一样了。
ʕ •ɷ•ʔฅ 解读台湾一样是有土改,不过蒋介石是从大陆带过去的黄金美元来和平赎买的,就是这样那些地主及其后代一样把蒋骂到了今天。而且蒋之所以在台湾能够土改成功,就是因为他是外来的,台湾的地主里面没有自己人,所以土改起来没有任何顾虑。老饕解读1945年之前是国共统一战线,毛泽东受邀到重庆谈妥了双十协定。此后国民党部队自以为准备充分了就分别在中原和东北动手,内战完全是国民党挑起的。国民党占领了共产党的根据地以后烧杀掳掠,各种骇人听闻。奈何这果党外强中干430万全服美制武装打不过120万小米加步枪。果党临走通过金圆券改革搜刮了两百余吨黄金,两千万两白银。还有带走了美国援助的近20亿美元。要知道那时候35美元1盎司黄金是有美联储做保障的。最重要的一点,果党所到之处各种不人道的杀戮,共产党人后来可没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老蒋带去台湾的钱,或许没有全部用于发展经济,但是赎买地主土地的钱来自这笔款项,几大公司的起源也来自这笔款项建立的银行。国民党的土改在台湾获得了成功,也帮助其站稳了脚跟。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过去就应该从现在的生活中消失。
阿牛牛解读春天暖和了,可以脱棉衣,但不要作践棉衣。关于那个年代,无论是经历过,还是听说过的你,观网的评论区等待着你的分享。
“我要上观网”往期回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有人不想看到刘胡兰?听听台湾朋友怎么说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Education/2017_06_01_411178.shtml
- 责任编辑:张雅琦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62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2“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811这几天的事,让我怀疑是不是长期专注于发展的我们,过于高估世界的平均水平评论 277 赞 1622有B站UP称2024版初中历史教材删除有关“康乾盛世”表述,你怎么看?评论 270 赞 103《Apple in China》:是苹果让中国强大起来评论 126 赞 174放下大三甲执念,名校毕业后她回社区当医生评论 102 赞 196车辆停在桥下躲冰雹导致严重拥堵,这样做违法吗?如何看待这样的行为?评论 85 赞 57如果我是莫迪,我准备如何带领印度人民走出战败的阴影?评论 82 赞 38“丈夫40岁年初失业,现在想拉着我一起回成都开面馆”,这成功概率高吗?评论 80 赞 310巴基斯坦“自我克制”是一个错误评论 77 赞 1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