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一明:中国梦——欧美化还是开辟新的道路?
关键字: 中国美国中国梦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翻译/观察者网马力】2012年11月29日,中共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4年多来,这个名词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讨论。这篇文章便代表了来自西方学者的一种声音。作者是一位定居韩国的美国教授,在文中他向日本读者讲述了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期许。本文发表于11月22日《赫芬顿邮报》(日本版),观察者网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
最近借参加一个会议的机会,我访问了中国南京。到达南京后,我请负责接待的学生带我去参观著名的夫子庙(南京夫子庙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侵华日军的炮火中。1985年,崭新的夫子庙得以重建完成——观察者网注)。这是我第一次去南京,想象中我会在南京老城区找一家茶馆,一边饮茶,一边享受在中国古城里的悠闲时光。
虽然是第一次去南京,但我很早以前就了解到南京这座城市在中国明代之前被称为“金陵”。当年在东京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中国文学时,我曾读到很多以南京为背景的诗歌。一些17世纪的中国古代散文对秦淮河的秀美景色有很多描写。大学时期读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18世纪南京城里鳞次栉比的园林宅院也曾多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但是,当我真正走在喧嚣的南京街道上,希望探寻昔日金陵古城的风貌时,我的期望落空了。夫子庙周围几乎已经不存在有历史感的老建筑,快餐店和服装店等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却充斥着街道。虽然也曾看到了几家茶叶店,但在那里售卖的食品和土特产与曼谷等旅游城市并无多大区别。结果,我没有买到有南京特色的当地限定产品。不要说诗人、小说家,就连想象中南京工匠的影子也没见到。
在夫子庙内部,想象中古代的风貌也不见了。混凝土的墙壁代替了古代石质或土质的墙壁。施工的技术谈不上精湛,在墙壁和地面的连接处甚至有些马虎。房间里家具的做工也不太精良,墙上挂着的绘画甚至有点粗糙。
那天在南京,我并未见到让自己心动的历史遗迹,而那种触动内心的历史感,我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和日本奈良东大寺都曾经有过。有一本书曾指出,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南京的历史,但我亲眼所见的今日南京却与想象中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金陵古城相差甚远。
多亏接待的学生,我最后还是找到了一家很有古风的茶馆。饮完茶走出茶馆时,内心却充满了悲哀和失落,因为我觉得当代中国的外表已经失去了太多文化古国的厚重历史感。这并不能怪罪文化大革命,只能说是当代无孔不入的消费文化造成的。
最让人难过的是,古代中国由于发展出可持续的有机农业,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世界第一的国家运行体制和复杂的官僚体制并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但这种宝贵的有机农业却遭到了遗弃。1911年,美国农业学者富兰克林・海拉姆・金在其著作《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中曾提出,美国应学习东亚地区永续农业的生产模式。可如今,中国却从西方引进了致命的化肥和农药,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宝贵遗产却受到了冷遇。
另外,与如今消费社会冷酷的价值观不同,传统中国人具有朴素、节约、孝敬、谦逊等品质,对我这个出生在美国的西方人而言,这些都极具魅力。但你若来中国试图在街头探寻上述品质,恐怕失望是难免的。
贝一明(Emanuel Pastreich)
中国的西化迷梦
为了改良充斥恶劣影响的欧美文化,很多欧美人来中国探寻良方。由于支撑美国社会的制度正受到物质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侵蚀,对此充满绝望的我正是出于上面相同的目的才开始攻读中国文学课程。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于以金钱作为评价人唯一标准的美国来说,的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学生时代的我曾受到中国文化很大影响,中国人勤俭节约和知行合一的精神让我倾慕。许多中国古代的大儒即使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也食用简单清淡的饮食,将文学和哲学作为最高的人生追求。古代中国非常推崇恬静的文化心态,致力于维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长期实践着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
但此次访问中国时,我发现中国也引入了我在美国时所排斥的极端消费文化。餐厅里大量的食物成为垃圾,各种不必要的冲动消费触目惊心。对百年前的中国人来说,恐怕会为这样浪费的生活方式感到羞耻吧。但如今是气候变化剧烈的时代,这样的消费文化恐怕也是不合适的。当今很多中国年轻人已经与美国同龄人一样,四处随意丢弃塑料瓶和塑料袋,很少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了。
而更让人难过的是,在中国连对官员政绩的评价都与物质主义和扭曲的经济理论相联系,殊不知这样的评价标准已经在欧美社会造成了极大破坏。另外,很多中国人喜欢大肆消费,对此敏感的我曾经在美国亲眼目睹迷失前进方向、逃避现实的美国人沉浸在消费文化的幻象之中。
在为全世界树立道德楷模的战役中,可以说美国遭遇了惨败。我的祖国美国在最近20年里一再卷入非法战争。美国人在全世界面前是有优越感的,但在保护环境和消除贫困方面并未能够将自己打造成全球榜样。
而中国正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领袖。无论在亚洲、非洲还是拉美,很多国家都将中国视为发展的楷模,他们从中国获得了很多发展援助。全世界的人口里有五分之一都是中国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是无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的。中国文化甚至已经对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国家产生了直接影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正积极投入汉语学习。
中国文化之古老厚重令人吃惊,其中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智慧。中国曾进行了数千年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秉持着节约的传统,这将成为人类未来新型发展模式的文化基础。为了取代以消费驱动为特征的美式发展模式,中国完全不必从零开始创造新的模式,中国自己悠久的历史里面早已有可资借鉴的元素。
中国梦
很多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起来,靠自己的力量守护祖国,不希望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分别发生在1839-1842和1856-1860——原注)那样的悲惨历史重演。中国人希望增强国力抵御外侮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往往一个国家实力的增强都是采取美国模式,以航空母舰等强大武器的形式展现给世人。而我认为,真正强大实力的展现却是带领世界各国解决贫困、环境等关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中国国内一直在讨论是应该拥抱“新自由主义”,还是应该复兴毛泽东思想。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经济、生态甚至政治问题的思路却鲜有人触及。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观察者网注)的构想,这个构想清晰阐释了中国的全球化道路未来应如何推进。
- 原标题:贝一明:中国梦——欧美化还是开辟新的道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加拿大报复:将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 评论 107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一个挥向欧盟? 评论 172“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评论 189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评论 196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评论 148最新闻 Hot
-
“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
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
“政治清洗”?数千名FBI特工被“拉清单”
-
他写的这篇小作文,竟是英伟达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的重要催化剂
-
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
五角大楼下手,“有些员工为使用连上中国服务器”
-
果然,台当局又跳了出来
-
美媒复盘:为何中国科技一再让西方措手不及?
-
67人无一生还,特朗普暗示“原因”
-
美智库高级总监眼馋:咱们去偷中国工程师
-
美议员着急:美国迷迷糊糊就走入中国陷阱
-
这个美国反华机构,也盯上Deep Seek
-
鲁比奥将来访,巴拿马总统:运河问题不容谈判
-
鲁比奥泼脏水:一旦开战,中国能关闭巴拿马运河
-
“是谁说我们1000万美元搞AI,肯定没戏?”
-
美国24年来最严重空难!“恐无人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