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图说:这一年,外媒封面上的中国
关键字: 外媒封面上的中国国庆节外媒看中国时代周刊经济学人外交事务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到国庆节。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以香港的黄伞闹剧为序幕,以A股一根虚弱阳线收尾。当然这些都没逃过外媒的眼睛,让我们看看这些国际大媒体都说了些啥。外媒封面上的中国,是不是有点陌生?(点击看大图)
2015—09—21
时代周刊封面“中国新长征”,文章内页标题是《中国展示军力是访美的前奏》。文章称,中国一直自视为世界中心,而中国的中心是天安门,1949年毛泽东和他的红色军队在这里庆祝胜利,1966年红卫兵在这里表示忠诚。9月3日,天安门再次打破了安宁,大约1.2万名士兵在这里走过……
文章称,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成功让几亿人脱贫。今年9月62岁的习近平将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他是几十年来最强有力的领导人,他的执政宣言是“中国梦”,不过近年来中国面临着经济放缓、贫富差距等挑战。习近平的执政风格不同以往,“他似乎有个伟大的计划,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历史学家Delury表示。权力越大,肩上的担子也就越重。他厉行反腐赢得了国内支持,但挑战还不止这些……
2015—09—04
这期经济学人的封面一度引发国内热议。《中国大减速》的标题配上红色的长城(像股市K线)下滑的图片让人联想颇多。文章主要讲的就是中国股灾的影响。“担忧中国经济也许是多虑了。但是投资者感到紧张是对的。”文章称,“中国股市遭遇200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以来,投资者们又开始胃绞痛了;即使是中国的官媒也把8月24日称为‘黑色星期一’”
文章认为,“中国并没有陷入危机。不过,它从指令型经济平稳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能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过去因其能力饱受赞誉,这一点曾令他们跛腿的欧洲同行万分羞愧。这一名声却在他们糟糕透顶——而且断断续续的——救市行动中受损。”
2015—06—29
“她能领导中国仅有的民主体制,而这让北京不安”,时代周刊如是说。封面上的蔡英文一脸严肃,目光深邃(不过后来被网友恶搞成了尤达大师)。“蔡英文强调她不会改变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关系,但对于是否撤回‘台独’条文却是依然含糊其辞,”文章评论道。
撰文记者提及,在他返回北京驻点的前几天,他们在一家位于高雄的台式日本料理小店用餐,蔡英文对于取得台湾选民的信任并赢得选战,展现出低调的自信。当时,她把最后一片鲔鱼夹到他的盘子上,而那块鲔鱼来自南方的屏东,她的出生地。“你回北京以后,告诉他们,”蔡英文说:“台湾的下一任总统曾经为你服务过。”
2015—06—22
时代周刊封面讲述“在中国的大防火墙之内”,副标题“北京已经控制了中国互联网,现在它想得到全世界”。文章称,“中国有6.49亿网民,是美国人口的二倍。但是他们生活在一个跟外界隔绝的平行宇宙中……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墙内的生活很惬意,购买服务、观看视频仅需划一下手机……到2018年,摩根斯坦利预计中国网上交易额将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杨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