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哲:就算西方国家集团在亚投行拥有否决权又怎样
关键字: 亚投行亚投行否决权西方否决权中国主导亚投行亚投行筹备工作欧盟否决机制几轮筹建谈判下来,股份和一开始不一样了。各方明确,亚投行的股权分配将以GDP为基础,其中域内国家(中国和亚洲成员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股权占比可能在70%到75%之间,域外国家分配剩余的25%到30%股权。这样,中国仍然维持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地位。当然,随着成员国数量增加,每一个国家的股份比例都会下降,中国也不例外。
如果重大事项需要75%的绝对多数,那么,几个国家团结起来也是个正常不过的事。亚投行是中国主导的,但不是中国的,这本身体现的就是运行机制的公平。所以,德国财政部满意地认为,这是“亚投行内部的力量均衡”。
中国发起创立亚投行,是要解决问题的,不是扯皮的,管理机制中有制衡是正常的,但不是为了“我办不成事也不能让你办成”。所以,争夺否决权也不意味着亚投行会成为美国那样的“否决政体”,也不会像世行、亚开行那样程序拖沓。
中国需要制定符合亚洲各国需求的高标准和新标准,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当然希望出口自己的标准。从最近披露的章程来看,亚投行已经打破了西方的很多惯例。比如,和世行、亚开行不同,亚投行将不设常驻董事会,而是在有事时召集,除了节约行政经费,也能提高效率。
再怎么强调“西方规则”,众多欧洲国家加进亚投行,也是为了在庞大的亚洲基建市场上分一杯羹,用否决权“监督中国”恐怕只是附带,毕竟拿着纳税人的钱打水漂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出席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签署仪式各国代表
有了否决权,你能团结起来吗?
再退一步讲,西方集体有否决权又怎样?
《华尔街日报》根据亚投行章程计算,非亚洲国家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新加坡共计将拥有大约30%的投票权,可以否决多数票。而德国财政部官员称,目前的计划是欧元区成员国将设立一个投票权集团,其中,作为最大股东的德国打算领导该集团。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欧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入亚投行的欧盟国家有14个,占欧盟28个成员总数的一半,其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是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德国占4.1%,如果以2014年各国GDP为基础计算,五国占亚投行的投票权合计能达到14%,再加上其他欧盟国家,以及亚洲的韩国、澳大利亚,凑出25%的投票权不难,但难在“团结一致”。
就拿欧盟自己来说,欧共体时代是经济联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7年,欧盟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规定向共同外交和欧洲独立防务迈进,并决定设立欧盟外交政策和共同安全高级代表这一职位,野心勃勃地要“用一个声音说话”。然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全世界在欧洲只听到分裂的杂音,直落到让美国直接以“老欧洲”来称呼法、德等反战国,而以“新欧洲”来称赞才加入欧盟没几天的中东欧小国的地步。
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被荷兰和法国全民公决否决,两年后,弱化版的《里斯本条约》出炉,设立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俗称“欧盟总统”),还设立了新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俗称“欧盟外长”),把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的职责合并在一起,试图加强有效决策和协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国际上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的人,显然比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的要多。虽然“欧盟总统”也参加G20集团峰会和G7峰会,但终究还是配角。
“用一个声音说话”,现在仍是欧盟的纸面共识,而不是实际行动。就拿最近制裁俄罗斯的事情来说,刚刚闭幕的G7峰会宣言称,必要时要加强对俄制裁。宣言墨迹未干,普京就高调访问意大利,还受到了热烈欢迎,不啻于赤裸裸的“打脸”。更不要说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盟“三驾马车”中,法德态度暧昧,和中东欧的一干“亲普京逆流”合流了。
自己家门口的事情尚且做不到“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千里之外又将如何?况且,大家不辞劳苦、费尽心机挤进亚投行难道不是为了“和气生财”,而是为了“断人财路”?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国家利益上,各国向来翻脸比翻书快。还记得战国时六国结盟攻秦吗,结果又如何呢?
3月份,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资格申请的抢位大战中,欧盟几个国家的手段让人叹为观止。自英国宣布加入开始,到3月31日落闸,这个瞒着那个,那个防着这个,现在坐在一起,就利益一致了,不再各怀心事,能用一个声音说话了?就算德国能牵头搞出一个欧元区或者欧盟投票权集团,拥有在欧盟各种复杂表决机制中搏斗的丰富经验,英国和法国就能乖乖听德国领导?
所以,就让西方国家拥有否决权,虽然,这并没有什么luan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评论 30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评论 230“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评论 248“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评论 177“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评论 11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