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钱”,进化成新一轮的社会剥削
在中国金融市场,他们亦贫亦富几成常态:在工资单上是长工级的,在炒盘上是财主级的;在这一周是长工级的,在下一周是财主级的;在最后割肉放血时是长工级的,在自我想象和自我期许中却永远是财主级的。他们到底算长工还是算财主?[全文]
-
别再抱怨自己生不逢时
在作家群体里混上这些年,不是我的本意。文学还能做什么?文学还应该做什么?一位朋友告诉我,“诗人”眼下已成为骂人的字眼:“你全家都是诗人!”“你家祖宗八辈子都是诗人!”……这说法不无夸张,玩笑中却也透出了几分冷冷的现实。[全文]
-
催化“文革”的社会心理势能
当河南省委第一个提出“苦战三年,改变面貌”,毛泽东提笔加了两个字,把后半句改为“基本改变面貌”,提倡留有余地。接下来,在1958年第一次郑州会议,在同年的武昌会议,他都表示要“反左”,强调“压指标”,肯定“商品经济”。[全文]
-
“文革”乱相中的利益理性
杨小凯取得美国博士学位,生活在太平洋那一边,日后一直强调自己以前是“造反派”,不是“红卫兵”,在意Rebellion与Red Guard在英文中的意味差异——这一点可证西方“文革学”的偏好与强势。[全文]
-
“文革”反思相关的三个问题
“文革”渐渐远去,弥散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潮汹涌之中。这个时代大多社会理论都不再理直气壮,像样的武装斗争更是没处找,难题则多得前所未有。民主能否带来公平?革命能否带来公平?平等是否还重要?[全文]
-
“文革”反思相关的三个问题
“文革”渐渐远去,弥散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潮汹涌之中。这个时代大多社会理论都不再理直气壮,像样的武装斗争更是没处找,难题则多得前所未有。民主能否带来公平?革命能否带来公平?平等是否还重要?[全文]
-
“文革”后的逆袭与重续
对“文革”需要思想清算,但人道不是少数人之道。一种再等级化的狂热,一种蔑视人民的贪婪和傲慢,构成了来得太快的精神背叛,其实是对“文革”的暗中翻盘,影子“文革”重新入场。这些自我想象中的头等舱人士,不过是把“文革”资本主义化,把资本主义“文革”化。[全文]
-
“文革学”的三大泡沫
“文革”中受冲击最大的人们,他们的悲情并不一样,合唱却并不同调,构成了一种心思各异的齐心合力。他们的故事通常能广获外人同情,一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祥林嫂的启示在于:如果拿不出一种说服力强和需求面广的共识性批判,一味诉苦就只是对自己苦难的辜负。[全文]
-
“文革”疑症
从“文革学”一开始,有些左翼和有些右翼人士就像是一个趔趄的连体人,栽进了同一个坑。他们对社会的总体性判断,有人用褒义,说“平等”可爱,洋溢社会主义的温暖;有人用贬义,说“平均主义”太可恶,窒息了市场与资本。这个双头的连体人说错了什么吗?[全文]
-
文革当事人要少一些自恋
本文为《南方周末》对《日夜书》作者韩少功的采访。[全文]
-
革命后记——写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
可注意的是,他鄙薄儒家“仁政”之时,恰是给大批受难者平反复职送温暖之际;他赞扬“反皇帝”之余,却未给左派发动高层清算(如针对周恩来)以任何鼓励;他让大家讨论按劳分配、商品交换、八级工资制等奇怪话题,八竿子打不着的共产主义原教旨,却毫无具体政策跟进的动静。大家该拿的工资还是拿,该得的级别还是得,该有的自留地和自由集市还是有……[全文]
-
韩少功:好小说都是放血之作
在我看来,好小说都是“放血”之作。这个“血”是指货真价实的体验,包括鲜活的形象,刻骨的记忆,直指人心的看破和逼问。我从来把这个东西看作文学的血脉。没有这个东西,小说就是放水,放口水,再炫目的技巧,再火爆或者再精巧的情节,都可能是花拳绣腿。[全文]
-
韩少功:数码时代的应变与坚守
时代在变,作家至上的时代永远地过去了,尤其是到了电子数码时代,那更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了。用一句很流行的网络语来说,古代的作家让我们今天的作家羡慕嫉妒恨,古代由于交通闭塞,缺乏转播媒介,作家就是古代的信息中心,但是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里,电子数码时代全面来袭,人们要了解社会民生,可以通过新闻。当今世界,新闻业传播覆盖之广,前所未有。比如前不久有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英文名字也很好,叫《A bite of China》,我们现在要了解中国的美食,还会去读周作人、沈从文、陆文夫这些作家的小说吗?当然不是说没有,但是恐怕更多人会去寻找更便捷的方式,看电视纪录片。[全文]
-
韩少功:中国文学及东亚文学的可能性
韩少功老师2011年5月24日接受韩国《创作与批评》季刊社访谈,漫谈中国文学现状、东亚小说的传统与现代性、文学的世界性等问题,深刻而有趣。[全文]
-
韩少功:“文革”为何结束
当中国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之际,“文革”是绕不过去的,更不应成为20世纪以来国情认知迷宫前的一把锈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