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若缘:不满意!《我的战争》问题出在哪里?
关键字: 我的战争我的战争影评我的战争差评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电影我的战争上映在近年中国电影商业化大潮下,很少有一部电影会像《我的战争》一样,在上映之前就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一方面,它是十五年来第一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内容的战争电影。在《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一系列老影片已经成为经典的今天,《我的战争》作为首部运用新技术手段拍摄的抗美援朝电影,承载着太多国人的期望——期望他能用更好的观影体验和视觉效果,向新一代国人展现半个世纪前那场光荣而悲壮的立国之战。
另一方面,在当今的舆论环境下,抗美援朝的主题本身就能刺痛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尤其是当《我的战争》的预告片放出时,更引起了很多“友邦惊诧”式的反对之声。
所以这部香港导演的作品,本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或一部商业电影的范畴,无论是故事的构架、人物的刻画、反映的思想主题,还是历史的还原、军事题材的考据,无一不处在众多的关注之下,笔者也抱着很大的兴趣在上映的第一天观看了这部影片。
但在观影近两个小时后,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让人非常失望的电影。哪些地方处理失当?故事构架、人物刻画、历史还原和主题思想?不,是所有这些!而且全都弄得非常糟糕。《我的战争》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拍摄团队既不懂抗美援朝的历史,也不懂战争电影的拍摄。
《我的战争》的第一个问题出现在剧情构造上
影片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个战斗连队和一个文工团之间的故事,在开头赫然写着故事改编自巴金先生的中篇小说《团圆》。熟悉的人都知道,拍摄于60年代的经典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也是改编自《团圆》。
《英雄儿女》剧照
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笔者发现导演并不想拍摄一部和《英雄儿女》一样,讲述战争背景下家与国之间、父亲与子女之间情感联系的电影,而变成了一个九连连长孙北川、文工团团长孟三夏、司号员张洛东三角恋的故事。
影片的战斗主线是孙北川带领的九连入朝作战,其主攻目标是一个代号537的美军师部,在这个过程里经历了“入朝列车被伏击”、“固守山头阻敌撤退”、“小镇作战突出重围”以及最后的“总攻537”。
而配合孙北川及九连的是孟三夏带领的文工团,她们全程跟着九连参与战斗,导演团队似乎想通过一个连队及一个文工团作战的缩影,反映出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所经历的突击、防守、拉锯的全过程。
通过战争的大背景,描写基层人物命运起伏、事件经历和情感纠葛,这并没什么;相反,这种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的糅合创作,确实是很多优秀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法。然而《我的战争》的问题并不是在选材上,而是根本没有把一个故事条清理顺地处理好。整个的剧情发展、故事脉络极其生硬突兀,甚至莫名其妙。
在第一个场景“入朝列车被伏击”里,九连遭遇了美军空军和铁路线附近美军暗堡的伏击,伤亡惨重。
火车运兵一般只用在被己方牢牢掌握的区域,抗美援朝期间因为美军掌握制空权,为防止集结过程遭遇空袭,志愿军一般都是通过步行为主、车行为辅的方式分散进入战区,除非是紧靠鸭绿江边的区域才会有火车运兵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无论是志愿军军列傻头傻脑直接冲向敌占区,还是一队美军“穿越”到中朝控制区的腹地,修建一个暗堡伏击运兵专列,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导演团队似乎想通过这次伏击来表现入朝第一战对志愿军的冲击,然而这种显然违背常理的设定只能让第一战打得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随后九连在经历了一场极其糟糕的阻击战后,开始了穿插任务。志愿军的穿插敌后作战一直是朝鲜战场上让“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战术,然而电影偏偏要选择“被包了饺子”来表现穿插。
一个连队穿插失误当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孟三夏带领着一群赤手空拳的文工团女兵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甚至比九连还早地进入了美军的伏击圈。穿插任务一般交给作战能力强悍的主力部队,那么这群连枪都没有的文工团女兵是怎么跑到主力部队前面去的?
九连和文工团被包围在小镇里后与美军交火,按照之前的剧情介绍,这是美军伏击了志愿军穿插部队,但是交战过程中并没有发现美军的包围圈,更像是是志愿军与美军仓促相遇交战,双方在夜里乱打,交战到一半,文工团的女兵又赤手空拳地要突围,在遭遇巨大伤亡后,这个场景结束……
看到这时,笔者已经完全不明白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全片只看到九连和文工团总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莫名其妙地相会,好像是导演为了让分属于九连和文工团的男女主角们碰面而强行拼接的剧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格陵兰在做最坏打算 评论 31中国商家计划提价,“每次都是美国人掏钱” 评论 165特朗普惹众怒,白宫紧急找补:没承诺派兵 评论 204“特朗普这么做,无异于鼓吹种族清洗” 评论 126“中国和墨西哥的坚实联系,超越现任美国总统任期” 评论 6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