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华:后SDR后时代,正确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
关键字: 人民币贬值SDR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进出口美元人民币指数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走贬,引发了市场对贬值的普遍担忧,12月14日中间价报6.4495,突破了“811汇改”后的低点,离岸人民币汇率已跌破6.5大关。
本轮贬值从市场方面看,是一系列短期不利因素发酵的结果,体现了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占款下降、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但长期趋势性影响仍然难以成立。
而从政策角度看,这是人民币加入SDR后,央行减少汇率干预的自然结果,符合扩大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幅度的政策导向。换个角度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也体现了人民币的“汇率个性”。汇率不与其他货币挂钩,应当是独立大国货币的基本特征。
贬值有短期诱因,但不值得恐慌
本轮连续贬值是一些列短期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外贸数据方面,2015年11月,中国出口环比增长2.5%;进口环比增长9.5%;贸易顺差541.03亿美元,比上月下降75.4亿美元。引起了市场担忧。
外贸顺差下降的同时,市场也在担忧资本外流。11月份我国外汇储备34382.84亿美元,较10月份的35255.07亿美元减少了872.23亿美元,创2011年以来的第二大降幅,引起了汇市一定程度的恐慌。再加上恰逢美联储加息预期浓重,人民币在数据公布后开始连续贬值。
外贸顺差仍处高位,短期下降是周期性原因
不过,数据可能夸大了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压力。贸易数据方面,贸易顺差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在历史数据中位列第8。
而周期性因素也夸大了贸易顺差的变化。10月份往往是进出口双降的月份,且进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因而11月进口环比反弹幅度会大于出口(过去20年中只有3次例外)。
外汇储备数字的“障眼法”
外汇储备方面,币种折算因素对数据干扰较大。中国近年来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美元资产的占比下降,欧元等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增加。因而,美元的升值会使得该部分国际储备在折算成美元时出现浮亏。
美元指数11月大涨3.45%,其中相对欧元升值4.23%。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占比在60%左右,剩余部分以欧元为大头。因而,美元升值因素会导致1.4%-1.7%的账面数字变化,大约为500多亿美元,解释了外汇储备800多亿降幅的一半以上。
另外,在“一带y一路”方针指引下,中国正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企业的对外投资,也会消耗央行外汇储备。但这种“资本外流”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悄悄转变:由盯住美元转向盯住一篮子货币
按照市场人士的解读,贬值在政策方面的考量是:人民币前期为纳入SDR,在美元强势升值时仍紧盯美元、强撑汇率。贬值是对前期积累压力的释放。
这样的解读有一定道理。但货币是否纳入SDR篮子在台面上的标准是“可自由使用”与国际贸易量,而台面下的因素是各国的谈判。币值相对美元的稳定,似乎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会发现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首次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
由于人民币之前一直“软盯住”美元。人们在谈论人民币汇率时,往往谈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其他主要货币其实都有自己的汇率指数,人们谈论美元汇率时,谈的往往是美元指数。
汇率指数有的由货币当局发布,如美联储、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都发布本国货币的汇率指数;也有的由中介机构发布,如洲际交易所(ICE)发布的美元指数最具影响力。
人民币指数的发布意味着:央行已经意识到,在人民币纳入SDR成为全球重要计价货币之后,人民币应当具有“汇率独立性”,亦步亦趋紧盯美元的话,就失去了币值的独立性,在计价中沦为“影子美元”。
未来,如果人民币汇率政策以人民币指数的稳定为目标,就相当于盯住了一篮子货币,可以让人民币的币值更加稳定,不会随美元的涨跌而涨跌。依靠巨额外汇储备与强大实体经济支撑,人民币有望比美元表现出更好的币值稳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贬值与人民币汇率的发布,可能预示着央行由“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悄然转变。而汇率的突然贬值,其实是向“一篮子货币”的价值回归。
基于人民币指数稳定的预测:继续贬值2-3%至6.55-6.60
人民币指数表明人民币今年略有升值。按照三种不同口径计算的人民币指数,相比去年底分别升值2.93%(CFETS自定权重计算)、3.50%(按BIS货币篮子权重)、1.56%(按SDR权重),显示出币值稳中有升的态势。让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币值稳定。如果以人民币指数等于去年底为目标,人民币还有2-3%的贬值空间,使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保持在6.55-6.60的水平。
市场还是政府——人民币汇率的“太极术”
人民币的币值变动,一直具有“刚柔并济”的特点,表现为“长时间的政策维稳”与“短时间的市场自由调整”交错的阶梯式形状。这反映了“政府意志与市场定价相结合”的经济哲学。
一方面,将汇率完全交由市场决定,并不利于抵御全球经济金融的动荡。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行政干预的耗费会越来越大,一直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刚性稳定似乎并不长期可行。
目前来看,人民币的市场决定程度不高,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远低于其他主要货币。未来央行的改革方向,是要在坚持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增强市场定价的作用,避免过度干预汇率徒耗“内力”。
在“811汇改”之后,我们确实看到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这表明,央行在行政干预与市场定价的平衡中,已经向后者有了更多的倾斜。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相比其他货币仍然较低,未来波动幅度扩大是长期趋势,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盲目恐慌和阴谋论式的解读都是不必要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财经微信“羽扇观经”guanchacaijing,每日三分钟,专享重磅财经新鲜解读,有趣不枯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Jiuhua/2015_12_15_344663.shtml
- 责任编辑:苏堤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18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同志哥,说那么多,有啥用,人民币贬值就是为今后人民币升值留够足够的空间,为消化美元储备留够足够的时间,需要那么复杂的解释吗?~!老外想顺势来个打压人民币,就整理下呗!国际政经走势大方向已经确定,中国央行自然要有先手!
- 不是跌!是跌到你叫爹的爹!
- 观察者网用户_4896不是人民币跌,是美元在涨不是跌,是负增长!
- 观察者网用户_5937外汇多元化就是错误 明知美元要大涨 放弃美元储备欧元 日元 作死的节奏终于有个明白人!
- 毛毛我是做跟外贸直接相关行业的,我想说,我希望人民币适当贬值。这两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打击太大了。不能老是靠贬值。 要知道缅印都进来廉价生产了。必需要技术提升。世界形势就是如此。
- 观察者网用户_5841头一次发现观网终于不用垃圾多说系统了祝贺一下界面貌似还不是很好。
- 我是做跟外贸直接相关行业的,我想说,我希望人民币适当贬值。这两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打击太大了。
- 其实无论涨或跌都会有一大堆理由的,这不是我们常人能理解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会缺少砖家的。
- 试试
- 外汇多元化就是错误 明知美元要大涨 放弃美元储备欧元 日元 作死的节奏
- 头一次发现观网终于不用垃圾多说系统了祝贺一下
- 观察者网用户_3590可能是你没有看到营养吧。人民币下跌是因为人民币相对于SDR篮子中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币值畸高。过去受到盯住美元的约束不便贬值,入篮子以后就可以通盘算账了。这可能是人民币入篮后的第一个好处。还有一个是截胡,阻止美元回流
- 我很好奇,rmb贬值后,美元是不是变相升值?两次fed加息前,rmb都是快速贬值的,为什么?我怎么觉得种种迹象显示美元需要贬值呢?
- 不是人民币跌,是美元在涨
- 百二山河此评论已被屏蔽可能是你没有看到营养吧。人民币下跌是因为人民币相对于SDR篮子中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币值畸高。过去受到盯住美元的约束不便贬值,入篮子以后就可以通盘算账了。这可能是人民币入篮后的第一个好处。
- 国际化后的人民币将更多地受制于市场因素,国家的作用在于挫峰。
- “市场的普遍担忧”是指西方资本的担忧吧,说的真民主。脱钩米元,盯紧“一篮子”是正确的。
- 我觉得应该会降到7左右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1特朗普体检结束!智力正常评论 238 赞 872如果你是美国总统,现在要使美国再次伟大,你会怎么做?评论 213 赞 23学习历史是中国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的必修课,不应该从考试中去除评论 183 赞 1074鸡蛋说明美国市场经济原理变了,高度垄断,关税战马上引发新一波大通胀评论 118 赞 526日本世博会首日涌入14万人直接傻眼!建筑坍塌、毛坯场馆、天价餐食,厕所还没纸…评论 81 赞 148懂王的眼睛眨成了快门评论 61 赞 409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会演变成战争吗?评论 48 赞 2210请问除了收到回复什么比较客气不得罪人?评论 43 赞 1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