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关注中国科学革命 中国学者:目前真是科学家的好时光(多图)
关键字: BBC中国科技革命英国广播公司近日(BBC)关注中国的科学革命,他们进入这些顶端的中国实验室和科研场所,采访了大批中国一线科研人员,以大量的图文关注中国在五大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天文观察(天眼看星空——FAST望远镜)、生命科学(猪眼看世界——猪角膜移植人体)、中微子探测(寻找奇怪的粒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深海科考(探险幽深的海洋——彩虹鱼无人潜水器)和航天(飞向浩瀚的太空 ——载人航天和探月计划),堪称一部纪录片。
BBC网站头版截图
观察者网转载全部图文,以飨中国读者。
BBC:中国的科学革命
中国正在把科学“超大化”。
从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实验,到大范围内推广最新医学进展;从幽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一步步推进探索的极限,中国科学研究正在展示出万丈雄心。
回望几十年前,在全球科学排名榜上,中国几乎是榜上无名。现在,根据科研投资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来评估,中国仅次于美国。
尽管突飞猛进,中国依然面临挑战。
下面这五大重要的科研项目,既彰显中国的实力,也揭示中国的弱点。或许有助于理解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能够成为全球科研领域的领跑人。
一、天眼看星空
巨大的天然深坑内,中国“天眼”即将问世。
四周群峦叠嶂直刺云霄,中间硕大的圆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样拔地倚天的大背景映衬下,为项目收尾的建筑工人显得如此渺小。这就是史上最大、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
彭勃教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技术实验室主任、FAST项目副经理彭勃说:“在天文学领域,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
“过去我们只能出国,使用外国的望远镜。我觉得到时候了,我们要在中国建造自己的东西。”
FAST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建成后规模将超过所有其他射电望远镜。
先前的记录保持者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口径305米。
英格兰北部卓瑞尔河岸(JodrellBank)的洛弗尔望远镜(Lovell telescope)口径只有76米。
这并不仅仅是中国要在口径上胜人一筹,研究射电天文学,越大真的是越好。
有些望远镜 —— 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 —— 是用光来“远望”可见宇宙,但是射电望远镜更像是个“耳朵”,“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和光一样,无线电波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但是波长非常长,从大约一毫米到一百多公里。这些宇宙信号在太空中穿行遥远的距离,因此也非常、非常弱。
就是为什么射电望远镜必须要大的原因 —— 口径越大、可接收的信号就越多。
中国的这个新望远镜口径如此之大,研究人员希望它能收到来自宇宙深处的无线电波。
射电望远镜将搜索氢的遥远信号 —— 氢是宇宙起源的“积木”之一,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宇宙变迁。
它也将寻找新星,特别是快速旋转、密度极高的脉冲星;此外,FAST也将加入寻找外星生命的行动。
彭勃说:“寻找外星生命是所有望远镜的热点关注之一,公众也很感兴趣。我认为FAST能够做贡献。”
科学家花费了10年的时间审视中国农村地区的卫星图像,才找到了能够容纳FAST望远镜的天然深坑。
但是,工程工期却是创纪录的短,也就五年多一点,现在进入收尾阶段。
望远镜的大“锅”由4450块三角形面板拼装组成,每一块都要小心谨慎地安放入位。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美国又下手,“或加剧中美经济紧张关系” 评论 72他胜出几无悬念,但中文流利的“铁娘子”抢尽风头 评论 106“特朗普意在离间中俄,但相比当年尼克松…” 评论 175美国威胁:敢不签,切断星链 评论 289历史性转向!德国考虑与英法“核共享” 评论 14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