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小刚电影能否真正重返长津湖畔
关键字: 志愿军援朝老兵冯小刚抗美援朝长津湖之战长津湖战场长津湖战役3月7日,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委员分组讨论上,冯小刚导演郑重表示,要把抗美援朝中最震撼人心的长津湖之战搬上银幕,向人们重现那段悲壮、凝重的历史。冯小刚说,“拍这个片子特别有意义……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战争……要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我们有这样非常值得骄傲的战史。”
与第二次战役中西线战果辉煌的“万岁军”不同,东线的长津湖之战却一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了。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成为史学热门。从学界到民间再到演艺界,对长津湖之战的关注与研讨热情有增无减。这其中不乏对志愿军褒奖者,当然也有不少人用西方视角批评甚至贬低志愿军的观点和论证。
但是,这种争议构成了一部好电影的必备基础。作为一部反映历史的电影,还原史实的真实面目才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当然篡改历史不一定拍不成好电影,只要你修改的当事人的反对声无足轻重,《逃离德黑兰》获得奥斯卡奖就很完美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简单说来,长津湖之战就是一场由志愿军九兵团围攻美陆战一师,但最后被美军突围的战役。但这无法成为一部电影的全部。弄清楚长津湖畔究竟发生了什么,就成为我们最为要紧的事情。
精兵对强将
寒冷的战场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一路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在长津湖以东约30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两湖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人烟寥落。
1950年10月25日,美陆战1师开始在元山登陆。该师在元山、兴南留一个团掩护后方,主力接替韩军第3师向长津湖推进,随后长驱北上会同西线部队夹击江界(朝鲜政府临时首都);韩军第3师待陆战1师到达后沿东海岸向图门江推进;美第7师在利原登陆后则经丰山向鸭绿江推进。
长津湖之战示意图
面对东线联合国军的迅速推进,我国志愿军司令部决定急调九兵团入朝。于是,志愿军四度压缩提前了九兵团的行动计划,从最早的先从山东开赴东北整训一段时期到1951年开春后再入朝参战,再到毛泽东致彭德怀的加急电报(当时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文是:“宋兵团立即入朝,江界长津方向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迅疾各个歼敌为方针。尔后该兵团归你处<指志愿军总部,观察者网注>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九兵团之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九兵团最终留下全部大口径火炮,只带轻型野炮和迫击炮紧急入朝。
九兵团迅速在长津湖外围开始集结。11月15日,20军到达南兴洞为中心的集结地域,开始进行战前准备。11月17日,27军(欠94师)到达越上庄为中心的集结地域,26军则因运力不足,暂留厚昌、江口地区作为兵团预备队。开始进行战前准备。
与此同时,1950年11月,美陆战一师越过黄草岭一线,进入长津湖地区。同时,美陆军7师第31团也作为策应,进入长津湖地区。截止11月26日,长津湖地区共有美军步兵4个团、炮兵1个团又1个营、坦克1个营又1个连,总兵力近三万人。
极寒的战场
说起长津湖之战,所有的资料著作以及亲历,一定都会首先提到的就是当地的严寒。尽管朝鲜咸镜南道的长津湖地区往常气温并不是极端寒冷,但在1950年10月下旬开始,罕见的寒流迅速席卷冬季的长津湖地区。11月下旬当地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27度。11月27日开始的降雪更使作战地区的气温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下。
严寒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尽管美军装备齐全,甚至利用空投保障先头部队的防寒装备,但严寒暴雪之下美军的行军变得十分困难。许多部队都放弃了徒步行军而改用卡车和装甲车运载,使得部队周边的警戒大为减少,行军速度也显著下降;宿营时美国大兵也不愿整夜站岗执勤,许多人都躲在睡袋里操控机枪。有些枪支被冻住撞针瞎火;车辆熄火,稍不注意发动机水箱就被冻裂。
九兵团的战士在发起冲锋,可见他们身上都只穿着南方冬衣,无法抵御朝鲜的严寒
志愿军也同样饱受严寒的摧残,而且受到的损失更大。由于九兵团在原计划开赴东北准备整训途中,未作任何停留便提前直接入朝参战。直接的恶果就是九兵团参战准备极不充分。原来入朝参战所需冬季装备和物资已集中到预定整训地区沈阳、梅河口一带,由于部队直接开赴朝鲜,未做停歇,根本来不及转运物资,致使九兵团穿着华东地区的冬装就仓促进入了高寒地区的朝鲜,再加上九兵团长期在华东地区作战,既缺乏在朝鲜北部这样的高寒地区作战经验,又缺乏高寒地区防寒防冻的生活经验,同时对战区的气候、地形了解不足,使九兵团遭受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
在沈阳车站,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贺晋年一句警告:“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成为了残酷的现实!
由于天气寒冷,志愿军进攻部队的炮兵无法迅速构筑发射阵地,志愿军携带的迫击炮炮管甚至因受冻收缩导致炮弹根本放不进去,轻机枪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才能保证随时都能打响。
误判与鏖战
1950年11月27日,美陆战一师第7团从柳潭里派出的侦查小分队都因为遇到志愿军大部队被迫后撤。同时志愿军侦查人员也不断抵近美军阵地进行侦查。美军高层此时虽然自大,陆战队却保持了良好的素养——他们于下午15时开始原地修筑工事,准备抵御可能的进攻。
11月27日黄昏,九兵团20军主力2个师又1个团、27军主力1个师又4个团想集结在长津湖周围若干据点的联合国军发起全面进攻。这一作战计划的制定基于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美械部队作战的经验,我军自信以九兵团主力7个师的优势兵力可以轻松消灭美军3个团,却严重低估了美军在兵力、火力及战斗力的水准。
美军虽然遭到突然袭击,但失去指挥后并没有大规模逃亡,而是收缩防线坚持防御。美军的火力很强,特别是各种自行高炮和高射机枪以及炮兵相互配合,使得志愿军遭受很大伤亡。一夜激战后,志愿军合围了部分美军,却无法瓦解敌人的核心阵地。
牺牲在美军阵地前的志愿军战士,美军的火力之强是志愿军未曾预料的
直到这时,九兵团才完全认识到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尽管只有数个团,但其每个团的编制和兵力都比解放战争中的国军和我军的团大得多。美军的团级单位战斗兵力已经接近我军的师,而火力甚至比我军的军还要强大。
按照美国国防部的记载,参战美军的主力陆战一师总兵力约2.5万人,下属3个步兵团和其他附属部队,全师重武器主要有约85辆坦克、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75毫米战防炮和81门60毫米迫击炮。在长津湖之战中,陆战师还得到了高炮部队的自行高炮和高射机枪的支援。这种多管机关枪炮对于志愿军这样的步兵部队威胁尤其巨大,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尽管如此,志愿军仍然在随后的数个夜晚对美军发起进攻,并在新兴里地区将美第7师的3个营基本全歼。由于我军缴获了31团团旗,实际歼敌数量(击毙和俘虏)约1700人,同时击伤超过1150人。由于情报不足,我军战史中也称这次战斗歼灭美军一个建制团。尽管这和事实有一定出入,美军的一个团实际人数接近4000人之多,而志愿军歼敌只有3000人左右。但这支部队编制被打散、完全丧失战斗力确实不争的事实。
美陆战一师在长津湖地区作战,凭借坦克和炮兵以及空中支援,很难被轻装的志愿军消灭
与此同时,一支由英国海军陆战队戴斯代尔指挥的千人左右的支队(下辖美军陆战1团3营G连、美陆军第7师31团2营B连、第1坦克营B连、D连和英国海军陆战队第41特遣队陆战1师师部及其零星单位)与29日开始在17辆坦克和140台车辆的支援下前往下碣隅里。他们一出发就遭到了志愿军的顽强阻击,结果有200余人被迫撤回原地,321人阵亡或被俘,只有400人抵达了下碣隅里。
在志愿军的打击之下,美军被迫开始实施突围作战。尽管志愿军组织兵力层次阻击,但与想象中丢盔弃甲的撤退不同,陆战一师不仅突破了阻击,也没有落下伤病和俘虏。这一切都归功于美国强大的工业机器。美军利用此时志愿军空军尚未入朝参战的机会,大量组织空运护送伤员。超过5000人的伤员乘坐飞机撤离了战场,大大减轻了陆战1师撤退时的负担。与此同时,兴南港外美军的7艘大小航空母舰则整天起飞战机,对撤退路线上集结和攻击的志愿军发动空袭。
美军还想方设法保障地面部队的后勤供应。除了兵站和大量的车辆进行补给外,美国还经常动用空投物资补充前方继续物资。根据美军战斗运输指挥司令部的统计,截止12月10日,美军先后出动313架C—119和37架C—47运输机,空投1580吨各类物资。这使得美军火炮射击起来“大方挥霍”。11月29日,美军第11炮兵团2个炮兵连12与步兵的迫击炮在几小时内就打掉了超过6000发炮弹。
反观志愿军,仓促入朝使得有限的大口径火炮全数没有携带,炮火支援严重不足,志愿军几次居高临下围攻美军,都因为没有足够的火炮无法对美军阵地进行彻底压制。美军的空袭和严寒更加剧了补给不足。根据九兵团的战史记载,志愿军在长津湖之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力准备,竟然只有72门迫击炮和不足一万发炮弹。子弹依靠战士自行携带,平均每支步枪为80发,轻机枪600发,重机枪2000发。
美军的自行高炮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志愿军的粮食供给就更为困难,从过鸭绿江后,九兵团就只发过4天的干粮,其后日子里全部就靠就地筹措,在人烟稀少的长津湖地区,能获得的粮食可想而知,因此很多部队粮食供应下降到正常数量的一半甚至更低。士兵在冬季的高寒地区得不到粮食被服供应,因此出现大量冻饿减员,使部队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有美军士兵回忆称,冲进阵地的志愿军在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最先寻找的救生食物和被服;而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在战场上能吃上缴获美军的口粮,简直就不亚于饕餮大餐!
严寒也给志愿军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由于缺少被服和食品,加上当时中国人体质差,大量的志愿军出席冻伤、冻僵情况。12月3日黄昏,59师向下碣隅里集结,师长戴克林发现死鹰岭上的177团1营一直没有撤下来,便打电话向177团询问情况,177团政委胡益回答山顶上的战士们在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下饥寒交迫,除了战伤外全部冻伤,现在即使是活着的人都已经没有一个人能爬下山来。在阻击水门桥的美军时,穿插到可以俯瞰水门桥并且能封锁其交通要道的高地上的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的一个营,全部被冻僵而不能战斗,美军冲上志愿军阵地后被眼前看到的志愿军被冻僵景像震惊的目瞪口呆,阵地被美军极其轻易的夺取。
双方装备的差距还体现在工程建筑上。志愿军第六十师受命把从下碣隅里至古土里乃至真兴里道路上的桥梁全部炸毁,特别是下碣隅里向南到古土里之间的水门桥,以封锁美军南逃之路。12月4日,第六十师将架在峡谷的断崖上的水门桥炸毁。按照内战经验,这样的桥没有几个月根本无法修好。然而美军却在6日上午9时半,出动8架运输机,将8套钢制的车辙桥板和木制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古土里环状阵地内。当天美军的工兵就将水门桥架通并掩护部队从此处撤退。
在志愿军的攻击下,美军最终不得不从兴南港全部撤退。兴南港原是作为东线美军的后勤补给港,所有东线美军的海运物资全部在这里卸船。一贯注重后勤补给的美军在此储存了大量的各种物资,从可口可乐到香烟啤酒,从鸭绒睡袋到枪炮弹药,应有尽有。在志愿军即将到来之前,美军如同末日来临一般肆意浪费毁坏这些物资。他们将装满食品、衣服的仓库大门敞开,任由人们搬取。美军士兵、朝鲜码头工人和百姓在堆积如山的物资里,随意挑选自己中意的东西,朝鲜人是头顶肩扛搬回家,而美军士兵则肆意挥霍,为吃一个三明治可以打开十几听午餐肉罐头挑选一块中意的肉馅,为喝一口饮料可以打开几罐一加仑的果汁罐头……负责销毁这些物资的美军第175战斗工兵营一名军官不由不得叹息道:“我们刚把这些东西运到这里,如果中国人继续前进,我们就不得不把它们全毁掉!愿上帝保佑纳税人!”
上帝保佑纳税人!美军撤退时引爆兴南港的作战物资,腾起的烟尘就像一枚小型核弹
12月24日,最后一批美军最后撤出兴南港。由于港口堆积的大批军需物资没有时间装载撤走,于是在最后一批美军登船后,陆战队的工兵们进行爆破,这大概是二战以来,除原子弹外的最大的一次爆炸,整个港口飞上了天,仓库和码头的钢梁被抛到数百米的空中。至此,惨烈的长津湖之战与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誓言一道,彻底结束了。
真正的“气钢之战”
在形容朝鲜战争时,“志愿军气多钢少,联合国军钢多气少”一直是形容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一句生动表达。而在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没有空军支援,没有装甲部队和反坦克武器,没有大口径炮兵甚至没有御寒的棉衣和炒面的情况下,依靠战士的精神意志顽强地进攻。
第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Ray O. Embree)中校来说,这个夜晚令他永生难忘,他回忆道:“中国兵人数这样多,如此顽强反复进攻的事我从未见过。他们冒着严寒和陆战队的炮火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员们肃然起敬!对这场战斗,我感觉是强烈的,因为我失去了很多战友。我们伤亡惨重。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战斗。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在阿登的最后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80师炮兵团5班班长孔庆三为了架设火炮摧毁敌人火力点,在找不到合适地形的情况下,将一把铁锹插进右驻锄的手提环,用自己的肩头死死顶住铁锹把,把自己的身体构成火炮的基座,然后大声命令炮手开炮,在击毁敌人火力点的同时因为后坐力而牺牲;172团1营3连连长杨根思率3排坚守无名高地,打退了美军八次冲击,当美军发起第九次攻击时,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了,弹药也所剩无几,而援军还在路上,杨根思抱起一包5公斤的炸药包,毅然冲向蜂拥而上的美军拉响炸药包;12月1日,阻击美军的志愿军177团5连和6连的战士与冲上来的美军步兵营展开殊死的白刃肉搏,直到全部牺牲阵地才告易手……
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
这样的战斗英雄在长津湖之战中比比皆是,而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27军军史记载,该军战斗伤亡8339人,20军军史记载则为阵亡4339人,负伤2890人,失踪被俘764人根据中央党史出版社的《开国第一战》的统计,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的战斗中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余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致亡者3000余人,减员总数48156人。其中战前满员达9万人的九兵团经此一战就伤经动骨,被迫撤回国内休整。
志愿军军人的牺牲所换来的,除了东线联合国军的大退却以外,还有对陆战一师的沉重一击。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据,长津湖地区美军有1029人阵亡,4894人失踪,4582人受伤,7338人非战斗原因减员。其中陆战一师阵亡超过900人,受伤和冻伤则总计高达10000人!不过对于美军的伤亡数字,史学界一直颇有微词,美军陆战一师在朝鲜的主要战斗行动只有洛东江战役、进攻汉城和长津湖之战,随后就一直居于二线充当预备队,没有参与大规模战斗。美军陆战一师的总阵亡数字为4004人,其中只有不超过200人是在前两次战斗中阵亡的,若是长津湖之战的伤亡属实,难以想象陆战一师在后方会阵亡近3000人的巨大伤亡。不管怎样,陆战一师此战后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没有参加朝鲜战场的重要战斗。
战后,对于这一场战争,美国因为3万美军在10万志愿军的包围下大部撤走而大加歌颂本国部队,不过他们既不言及自身巨大的装备优势,也绝口不提在兴南港炸掉的几十万吨物资原本是用于进攻鸭绿江的,结果半个月内攻守彻底颠倒,更不用说陆战一师虽未被消灭却元气大伤这一事实。中国则因为志愿军伤亡过于惨重,一直很少高调提及这场战斗。直到近几年,这场战斗才被国内的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们重新提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关一丁
-
为劝阻特朗普,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 评论 9墨西哥总统称要替换中国制造,但... 评论 145“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评论 56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评论 266“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评论 26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