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西方看得懂两会吗?
关键字: 2017全国两会2017两会西方看两会西方媒体看两会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深度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但出于种种原因,比如自大、偏见、以自己标准来衡量一切,西方对两会的解读大都有偏差和失真,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西方最常常讲的一句话是:“两会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然后再加一句话“橡皮图章”。这个判断以讹传讹,成为西方固定的印象和结论。
事实上,人大是立法机构,政协是咨询机构,它们从法理、机制和职能上就不是决策者,就如同不会有人讲法国国会是决策机构一样。人大的四项权力是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具体来看,一些立法、选举和任免公职人员、审查和批准预算、监督法律执行等职能和西方国会大同小异。西方决策机构一般也是行政部门,在中国这样一党领导(多党协商)的体制下,党和行政部门才主要承担决策的重任。
至于“橡皮图章”的定性则是对中国体制运作不了解所致。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两会很少出现西方常见的激烈辩论或者议案否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上文所说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辩论过程并不主要在两会期间,而是在执政党的政治局和常委会,在行政部门、人大常委会。各方只有达成共识之后,才提交到两会(重大法案一般是提交到全国人大常委审议),达成共识后才会投票通过。
2017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报告
以《劳动法》为例。从1979年第二次起草《劳动法》至1994年第三次起草结束,15年来先后形成草案30余稿,于1994年1月7日经国务院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上通过了《劳动法(草案)》,并于1994年2月28日由李鹏总理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草案进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对《草案》再次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劳动法》终于于1994年7月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劳动法》并不是特例。《物权法》自1993年开始起草,1998年制定草案。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物权法》,2005年7月向社会公布草案全文,其后又审议了六次,直到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通过其草案。从起草到实施历经十四年,尽最大程度凝聚了各方的意见和共识,以高票通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西方仅仅看当时的投票过程,自然会误以为这只是走形式。
所以中国这种决策和立法过程怎么可能会有西方国会的特点呢?可以说,两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执政党的理念和措施法律化,它的目的不是要否决某项提议,而是完善、修改。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中国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共常委会,而常委会的人员涵盖党、国务院、人大、政协、宣传和纪检等,各方达成一致才能推行。在这个过程中,人大和政协都有着充分、同等的发言权。再加上中国是一党执政,因此这种决策机制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性、延续性,更重要的是不会出现西方决策模式的某些严重弊端。
全国两会体现了中国政治传统和特色
特朗普上任后雷厉风行兑现自己的承诺,决策时甚至有些顾问、内阁重要成员都不知晓。他所签署的被认为最重要的针对七国穆斯林的禁令,一颁布就引发美国执行上的混乱和举国抗议,最后更被法官叫停。这样的决策机制不仅草率,缺乏可行性,更造成社会混乱、分裂和对抗,其国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至于因为政党轮替就决定废除TPP,如此的朝令夕改,不仅害已更害人。即便是中国这样和TPP无关的国家,也一定程度受损:有部分企业为享受TPP的好处,便大举投资于越南等国,如今都打了水漂。中国尚且如此,那些成员国受损程度可想而知。
只是双方如此对比明显的决策差异,西方何以就视而不见呢?还怎么会仍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呢?
二是西方国会代表是由利益不同、理念不同的多个政党组成,另外还受更多利益对立的利益集团所影响,在野党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理念,都必须为反对而反对,就是同一政党之间的议员要达成共识也相当有难度。在美国,除了对外开战这样的事情,如“9·11”后的阿富汗战争(众议院以420比1,参议院以98比0的结果通过战争授权,这在事后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两党极少会立场一致——这就是福山所称的美国已经变成什么也干不成的“否决体制”。
事实求是的讲,几乎很难达成共识、丧失执行效率、否决一切的西方体制需要深刻的反思和变革,而不是以自己问题丛生的模式当作衡量他国的标准。
不过东西方立法机构有一项职能是一致的——监督职能。但西方无法理解的是,两会何以能具备监督职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7_03_12_398304.shtml
- 责任编辑:小婷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1一边倒的空战,怎么打出来的?评论 329 赞 1742巴基斯坦空战完胜印度!意义不小评论 260 赞 2003巴基斯坦的胜利是体系的胜利评论 241 赞 1245棉花絮之全面分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这次大规模冲突及后续展望评论 140 赞 416老胡对中美谈判的一些预期评论 133 赞 147求助:二年级女儿在学校小卖部偷东西,该如何教育?评论 128 赞 18一场空战,很多事都改变了,J10C时刻,比Deepseek更大评论 121 赞 8810流浪狗进入教室遭打死,涉事保安被处理,你怎么看这一处罚?评论 92 赞 3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热门评论 20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40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我无需特意去理解决策权是什么概念,我知道决策权与决定权不能分离。一旦分离,没有决定权的决策权不过是顾问咨询权,没有决策权的所谓决定权,不过是橡皮图章。
在讨论决策过程时,可以分为咨询、决策、决定等若干环节,讨论决策机制时,也可以分成若干机构,但在与外部比较时,就不能将二者分开。大脑与人体能分开吗?
在中国,中供领导人大,才能实现完整决策权利。人大是决策机构的一部分。把握住这一点很重要。
只要将二者分开,人大就无法摆脱橡皮图章的恶名,中供就缺失执政正当性。不能决策,只能投票,而每次开会时间都很短,根本没时间充分讨论,投票又都是高额赞成票,这不是橡皮图章是什么?执政党决策不要代表人民的议会参与,执政正当性在哪里?况且老宋自己也说人大是参与决策过程的。
所以说,这种论证方式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存在明显的逻辑隐患,表面上看是反驳了橡皮图章,实际上根本没做到。想反驳西方的误解,就只能在人大参与决策上做文章。
还是应该讲一讲的。我们两会制度,和西方制度相比,确是不那么直观,毕竟背后吵的稀里哗啦那一段我们一般也不说,展现出来的,都是和谐一致的一面。所以,人家说我们橡皮图章,国内也有很多人随声附和。
我一直有个建议,就是适当开放两会讨论的转播,比如地方代表团的讨论等,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完全可以报;代表、委员审议提案提出意见的过程,也是可以适当宣传的。
最后,别总报道那些女代表穿衣服,演艺界如何如何,不是说不能报,别都是这玩意。这两年好多了,但是还有改进空间。
人大就是中国的决策机构。中供常委是决策领导机构。没有人大立法,中供常委的决策就是党的方针,而不是社会政策。
每年的批准预算、制订社会目标和批准政府工作报告,这就是决策和监督。没有人大的批准和授权,政府也好,党委也好,它们的思想、策略都不是国家政策。政府是根据人大授权推出具有法律意味的条例和政策的。这个道理要明白哦。
西方可以说人大是橡皮图章,但没有这个“图章”就什么也干不了。人大是确定无疑的决策机构,是国家决策的最后实现者。
人大就是中国的决策机构。中供常委是决策领导机构。没有人大立法,中供常委的决策就是党的方针,而不是社会政策。
每年的批准预算、制订社会目标和批准政府工作报告,这就是决策和监督。没有人大的批准和授权,政府也好,党委也好,它们的思想、策略都不是国家政策。政府是根据人大授权推出具有法律意味的条例和政策的。这个道理要明白哦。
西方可以说人大是橡皮图章,但没有这个“图章”就什么也干不了。人大是确定无疑的决策机构,是国家决策的最后实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