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花》电视剧与“海派”沉重的偶像包袱
上海现在有个很不利的包袱,就是自我身份意识压力太大,凡事总想先从格调角度塑造自己的形象,比如我是不是百年国际化大都市,我是不是改革开放弄潮儿,我的咖啡红酒有没有腔调,我是不是文明之光。[全文]
-
华裔流浪博士事件背后的温情与算计
高华阶层如果落难了,需要拉一把,如果是陈旺、丁一多、甜甜圈那样的底层润人,他们会捏住自己鼻子。[全文]
-
独家| 黄德义的罗刹海市
暑假期间,我去案发当地走了一遭,从村庄到城市,大开眼界。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案件再审已经宣判,可以说说我的调查故事了。[全文]
-
新闻学毕业在国内太卷,去外媒发展如何?
7月8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北京请6位“女性经济学家”吃饭,引起网上热议和质疑。西方媒体、政客“关心”中国女性,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之前很多人注意到,外媒存在相当多的华裔反华女记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全文]
-
当《底线》自己被网民架到被告位置,才更加有意义
刷屏文章指控所谓电视剧魔改。电视剧不是纪录片,而是艺术创作,综合了很多案件要素进行艺术加工。网民被“拳师”带了节奏,结果挨骂的是电视剧。那是不是说这部剧就没责任了呢?[全文]
-
杜金娜之死与简中网络的不体面狂欢
有人在微博摔出一张杜金前几年讲课的模糊照片,说上面的地图还是在分裂中国,说明杜金没有变。不好意思,你这是班门弄斧了,这是我们参与组织的2018年杜金北大讲座。[全文]
-
《爱情神话》,有意无意之间把“租界文艺”给续上了
丈母娘痛骂女儿嫁了个瘪三洋女婿,不止是电影里骂,邵艺辉在一个访谈里说:“上海的很多老外,一点也不精英,也没有钱,其实是一个挺屌丝的状态。”她觉得这是多元性的体现。这样讲多元,我能接受,至少比不少文宣作品境界高。[全文]
-
《雄狮少年》,眯眯眼,和视觉时代的战争
图像的战争正在全面爆发。西方人的战法已经炉火纯青,话语权从来不止是文字,这是一个视觉时代,通过视觉暗示的影响更可怕。我们怎么办?[全文]
-
从肖战事件到宋冬野,当下网络为何流行“挖坟”和“举报”?
一批知识分子媒体人撰写文章,以法治的名义批判举报行为,将之视为告密,甚至视为文革。这其中的“双标”色彩一眼可知——不合自己意见的举报就是文革,就是乌合之众,合意的举报就被看作英雄,无视自身也经常参与举报以及挖掘对立阵营人物的黑历史。[全文]
-
冒名假文高调“捍卫”市场,开发“先富”们的焦虑?
这几天在狂转一篇号称是张维迎老师写的文章《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我一看这文章实在不堪,仔细查了一下,原来竟是一个好事者根据张维迎文章篡改的。文章改得就像新冠病毒基因变异了好几轮之后的样子,却被别有用心的“精神资本家们”转得不亦乐乎。[全文]
-
给何伟发张好人卡,也不能掩盖美国的“中国通”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需要对何伟正式地欢送。今天的美国缺少像斯诺、韩丁、索尔滋伯里那样的“中国通”作家,只有何伟这样的文艺青年。我们要的不是一味批评美国人,而是要理解这一切为什么发生。为什么“普确信”的美国文艺青年甚至三和大神在中国这么有市场?至少从何伟这里,我们学会如何正常看待外国人。[全文]
-
有些中国学者教育中国人可真辛苦啊,我来体谅一下
施展不孤独,代表了一群学者的思维逻辑。我倒不觉得这种双标是别有用心,而是感觉到这很像PUA关系中受害者一方的心态。西方长期PUA我国造成了很多知识分子的精神伤害,我们也要予以关怀同情。[全文]
-
申纪兰与中国人民民主的故事
据中国媒体报道,申纪兰的提案有很多,主要是为了老家山西谋福利:包括引黄河水进入山西省、改造山西老工业基地、增加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飞机场、建设电站、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她的议案多涉及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区域经济蛋糕做大。[全文]
-
把方方日记埋在春天里
我们的体制和社会问题很多。反对方方的人同样也在倡导改革、批判灰暗面。正义感并不是方方们的专利。但年轻一代认识到,主导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中西国际秩序之争,是命运共同体与霸权等级格局的竞争。[全文]
-
“风月同天”是中国人贴的,龙应台和奥斯维辛又是怎么回事
我相信也有的诗句是日本小伙伴想起来的。中日小伙伴一起分享诗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好的事情,怎么就被有人带节奏呢?普通人喜欢诗词文化是好事,但故意挑拨离间搞PUA精神羞辱,那就是坏种。[全文]
-
“工业党”意识,一种被忽视的人文精神
1980年代,民间流行的学科信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今天泛滥民间的是各种滥竽充数的国学班、语文班。今天的素质教育观念往往把一种观赏价值当作培养目标,热衷于提倡琴棋书画吹拉弹唱, 甚至有教育主管者亦热衷于一味提倡音乐书法教育和减负,从娃娃就开始割裂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