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岚峰:这些否定量子通信的说法,为什么是错的?
关键字: 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量子通讯量子密钥分配量子通信骗局2016年8月16日,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轰动的同时,对量子通信的质疑也掀起了新的高潮,有人认为它其实只是摆设,有人认为原理不通,还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个骗局。许多朋友拿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问我,我在这里集中回答和科普一番。无论如何,中国人民如此关心一个科学问题,就像以前的哥德巴赫猜想、青蒿素,这是一件好事。科学界应该做出专业准确的回应,公众也应该从中提高科学素养,让社会在这种互动中进步。
2016年8月16日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发射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我先把几种典型的否定量子通讯的意见列出来,在正文我会对诸多疑问给出解答。
问:量子通信只要有敌方存在就办不了事,这样的系统最终只能沦为摆设。
问:王国文的《扫谎打非:敦促潘建伟院士走出迷途》说量子通信的原理是错的,潘建伟是骗子?
问:量子通信如果这么好,为什么美国欧洲不做?
问:量子通信的缺点这么多,为什么不继续完善传统通信?
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之类的,听起来就不靠谱?
问:量子通信是滥竽充数,主管领导骑虎难下同流合污,所有人都知道是骗局,只有国家最高层的领导不知道!
下面是正文。
一、量子通信是什么?不是什么?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这个学科的一部分,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除了量子通信之外,还包括量子计算。而媒体平时谈的量子通信,一般特指量子通信中的一部分,称为量子密码术,或者量子保密通信,或者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通信中还有其他的内容,如量子隐形传态,相当于科幻电影中的“传送术”(我的文章《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有介绍)。
本文后面谈的量子通信,都指量子密码术。
量子密码术,顾名思义,是一种保密的方法。所以,请切记,量子通信是一种保密的方法,仅此而已。许多人以为量子通信是一种超光速的通讯方式,相距几光年的两个星球之间都可以瞬间联系,科幻电影里老这么演。其实不是这样的,量子通信不能超光速。这一点也请切记,量子通信不超光速。还有许多人以为量子通信颠覆了某些物理理论,最常中枪的是相对论。这也是误解。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标准理论的应用,因此不可能推翻标准理论。与其把它理解成一个推翻正统的革命家,不如把它理解成一个在现行体制下发挥奇思妙想的工艺大师。
二、传统密码有什么缺点?
量子通信是一种保密的方法。那么我们首先要问,传统的保密方法有什么不足?为什么需要寻找新的保密方法?不少文章,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研究员徐令予的《为什么发展量子密钥技术已刻不容缓》对此解释得很清楚。下面我再向读者简要说明一下。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密码,是通信双方都知道一组编码规则,即“密钥”,用这组编码规则将明文转换成密文传输,那么即使被敌方截获,也破译不出原文。《红灯记》里李铁梅一家拼尽性命保护的密电码,就是这样的密钥。由于双方都知道,所以这种方法叫做“对称密码体制”。
对称密码体制究竟安全不安全呢?答案是:密码本身安全,但密钥的配送(或称为“分发”)不安全。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前一句话:密码本身安全。信息论的鼻祖克劳德·香农证明了,如果密钥是一串随机的字符串,而且跟要传送的文本一样长或更长,而且每传送一次都更换密钥(即“一次一密”),那么敌方不可能破译密码。这是一个数学定理,不是经验总结,所以正确性是无可争议的。
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后一句话:密钥的配送不安全。香农的定理似乎说明,对称密码体制足以满足实践要求,但其实不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怎么让通信双方都知道密钥?如果用电报、电话、电子邮件等信息通道传输密钥,那么被截获的可能性很大。最安全的办法是让通信双方直接见面交换密钥,可是如果双方能轻易见面,还要通信干什么?
有实用意义的是,让可信的第三方信使传送密钥。从《红灯记》到《潜伏》,无数的谍战人员为护送密钥殚精竭虑。这种方式的麻烦还是很大。一方面,传送一次很不容易,密钥更新频率太低,现在常常是半年一换。那么一次一密就无从谈起,香农定理的条件不满足,密码的安全性下降。另一方面,你怎么知道信使是“可信”的?信使叛变或被抓的例子不少,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为了解决密钥配送的问题,聪明的数学家们想出了另外一套办法,称为“非对称密码体制”或者“公钥密码体制”。你不是担心信使吗?那干脆完全取消信使。这里的关键在于,解密只是接收方(后面称为B方)要考虑的事,发送方(后面称为A方)并不需要解密,他们只要能加密就行。那好,B方打造一把锁和相应的钥匙,把打开的锁公开寄给A方。A方把文件放到箱子里,用这把锁锁上,再公开把箱子寄给B方。B方用钥匙打开箱子,信息传输就完成了。如果有敌对者截获了箱子,他没有钥匙打不开锁,仍然无法得到文件。这里的“锁”是公开传输的,任何人都能得到,所以叫做“公钥”,而“钥匙”只在接收方手里有,所以叫做“私钥”。
这种思想十分巧妙,而它实现的关键在于:有了私钥可以容易地得到公钥,而有了公钥却极其难以得到私钥。就是说,有些事正向操作很容易,逆向操作却非常困难。因数分解,即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例如21=3×7,就是这样一种“易守难攻”的问题。
有人也许会问,这有什么难的?分解21当然轻而易举。但分解267–1=147,573,952,589,676,412,927呢?这是个18位数。很长时间里,人们以为它是一个质数。直到1903年,人们才发现它是一个合数,等于193,707,721×761,838,257,287。
让我们想想,如何分解一个数字N。最容易想到的算法,是从2开始往上,一个一个地试验能否整除N,一直到N的平方根为止。如果N用二进制表示是个n位数,即N约等于2n,那么尝试的次数大约就是2n/2。位数n出现在指数上,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因为指数增长是一种极快的增长,比n的任何多项式都更快。比如说,2n/2比n的10000次方增长得还要快。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6_09_22_375069.shtml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1英国地铁车厢犹如蒸笼!为何不装空调?评论 196 赞 1252讲真:如果伊朗现在就买歼-10C,那才是彻底走错了路评论 181 赞 113全国第一豆橛子大省:吃到崩溃,无路可退评论 173 赞 174如何对西方伪史论一剑封喉?评论 155 赞 75乌克兰征兵办被俄乌平民一起针对,棉花絮分析10年后乌克兰将成为一个失败国家评论 129 赞 186暑假作业特别多,开学后交上去老师好像也没批,做暑假作业是否是浪费时间?评论 119 赞 37巴军前参谋长:击落印度“阵风”太容易,不如和中国演习过瘾!透露哪些信息?评论 84 赞 408如何看待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前,冒着高温随着儿子前往某餐厅出席开业典礼?评论 79 赞 59从长衫脱到裤衩,差点忘了自己以前是干嘛的评论 71 赞 1010“干净又卫生”,这就是食物中毒超级大国评论 69 赞 12最新闻 Hot
-
“不确定哪个更侮辱人,是关税,还是美国派他当大使”
-
“还当我们都是没上过学的乡下人?!”非洲人怒了
-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
他信首次公开回应:洪森给我女儿“下套”,“兄弟情”已破裂
-
“亚洲国家刚被课税40%,谁搭理鲁比奥那套中国说辞”
-
尬…特朗普称赞“非洲小美国”总统英语不错:哪儿学的
-
布局印尼,“别怀疑中国人的能力”
-
菲律宾被上调关税,美前官员先急了:还要不要跟中国竞争了?
-
又下黑手!美“中国委员会”要美高校停止与中国合作
-
“中方多次建议不听,现在撤回为时已晚”
-
政府“没跪”,日本经济大拿反批:让特朗普感觉被背叛了
-
特朗普“垂涎”非洲这五国,自吹“我们比中国更好”
-
警惕!“美企竟这样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
-
中国30天免签政策太香,有人催英国赶紧加入
-
石破茂:决不能被美国小瞧
-
和特朗普抢时间,“原本运往中国的也在转向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