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永乐:“工业党”康有为眼中的德国工商业
关键字: 章永乐德国工商业康有为工业党啤酒工业德国工业崛起康有为在作于1904年的《物质救国论》指出:“科学为救国之第一事。”又云:
……夫人道之始,国势之初,皆造端于实力。其文学、哲理之发生皆其后起,既强盛之后,而后乃从而文之。故物质学乎,乃一切事理之托命。如有平地矣,而后可跳舞践蹈;有巨舰矣,而后可临阵赋诗。若皮之不存,毛将焉傅?故无新物质学,则军国民无所托依以为命,而被人吞割,何复云云?
戊戌前后康有为对于民权的热切关注,在其流亡之后日渐淡化,而对物质力量的关注日渐上升。这一变化有深刻的原因:
(1)戊戌之时,康有为可谓朝野极为激进的民权派,主要对手是反对变革的守旧派,而在流亡之后,其主要论战对手已经变成了比自身更为激进的革命派,此时高谈民权,可能恰恰会为革命作嫁衣裳。
(2)周游列国的经验,使得康有为对“国竞”的残酷性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对一国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力量以自存于列国时代,非物质文明的进步就无所依傍。而民权建设与物质建设的关系,也绝非前者促进后者那么简单,相反,很多时候是反过来的:是一定的物质基础,才使得民权的扩大成为可能。比如说,议会制度之所以能够大行于世,“实因物质发明,铁路、电线之缩地为之”。
科技进步使得以往感受到的辽阔的空间变小了,而使得代议制政府成为可能。从这一原理出发,在康有为授予德国的无数个“第一”之中,“工商第一”无疑处于基础的位置。
1906年,康有为曾向墨西哥总统迪亚斯,请求给予投资保护
康有为第一次进入德国,在慕尼黑停留时,即被慕尼黑的啤酒所触动。慕尼黑的啤酒, 第一是口味佳,“吾饮欧美各国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于喉胃,惟猫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别有趣味。”第二是杯子大。“其饮啤之玻杯奇大如碗,圆径三四寸,有高八寸而圆径二存,初视骇人,全欧美所无也。”第三是饮酒风俗独特,去德国餐厅里,不喝酒反而要多收一马克。好奇之下,康有为也开始喝慕尼黑啤酒,最后喝上瘾了。
他观察到,啤酒有益于国民健康,度数比威士忌要低得多,多饮也不易损害身体,适量饮用更是美容美颜。“德人颜如渥丹,仪表壮伟冠绝天下,则啤酒之功之赐也。”而支撑德国好酒之风的,是一个庞大的啤酒工业:“酒场二万五千,虽酿二千四百万樽,费麦九十六万吨,每吨可造酒二十五樽,普十之六,巴威十之三,平均每人饮二十加仑,天下皆谓德人好酒。”
汉堡港 摄/海裔
德国的啤酒工业给康有为带来了最初的触动,而此后参观克虏伯炮厂、游各地博物院、造船厂等经历,更使康有为坚定了对德国经济实力的信心。他注意到,德国土地贫瘠,虽然工业化使得农业产量大大增加,但粮食仍无法自给,需要大量进口。但在其他方面,德国的各项指标都相当可圈可点。
康有为对德国与英、法进行了多项对比。如在蒸汽动力上,德国当下是765万匹马力,英国是1297万匹马力,而法国则只有491万匹马力;在船舶吨位上,德国是155万吨,英国是896万吨,而法国只有89万吨;德国的铁路历程达到27850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超过英法两国的20900里;德国的商品输出为3亿75000万磅,比法国多出7000万磅,而在普法战争之前,法国的商品输出量占优。
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中,康有为通常会刻意强调德国对法国的超越,旨在给读者造成法国经济没落的印象,而其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论述德国治理得法,法国空谈自由误国。同时,他也热衷于做纵向对比,指出德国的经济增速惊人,今日的各行业的产量,往往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几十年前的产量,以佐证其对德国国势蒸蒸日上的判断。
在德国的工业产品中,康有为尤关心最高端的产品——机器:“德百物皆廉贱,机器又精美,欲购机器及欧物莫如德矣。”“德国制造”价格比英国能便宜三分之一,比美国便宜一半。要采购机器装备,德国是最好的货源地。康有为建议,中国朝廷和民间公司都应该在柏林派采购代表,购买机器,可以省大半费用。
不过,康有为同时也注意到,当时英国人仍然蔑视德国货。德国货在英国的名声,与今天中国货在欧洲的名声类似。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背景: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意味着远不如英国货的假冒伪劣产品。然而,到了二十世纪,英国人仍然如此歧视德国货,康有为就深感不平。
他指出,英国人的恶意评论,目的在于损害德国货的声誉,以保护自己的产品市场。但不管英国人如何诋毁德国产品,“德国制造”后来居上的态势难以阻挡:“……今德工商业驰骋亚、欧、非、美之国,大夺英商之业,无在不胜,实以美而廉也。”在康有为的其他欧洲游记中,也会在貌似不经意之间提到“德国制造”在这些国家的影响,此非偶然。
康有为曾造访的莱比锡旧市政厅 摄/海裔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制造”为何如此成功?康有为从几个方面思考了德国工业崛起的原因:“完全之教,专门之学,丰厚之资,劳动之力。”“完全之教”和“专门之学”都关乎德国的教育,而且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德国学之尤有实效者,尤在实业,职工学业。其政府专奖励工商,凡有一工业,即设此业之专门学校,使学问之理论与实业之练习合同而化,工人皆有新学之知识而创新改良,学人皆有实测之试验而不蹈空泛论。
康有为通过与英国的比较,凸显出德国在教育上的竞争优势:“英人昔无工商专门学,故以百年工艺先进国骤为德国争长,近亦师德而增立矣。”就是说,在工学和商学的教育上,德国人“逆袭”了英国。
英国为什么没有“工商专门学”呢?今天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英国的正式教育体制贵族气很重,牛津剑桥的富家子弟们更是看不上工厂里的工匠们——康有为在其英国系列游记中,对牛津剑桥学生的风气也有劣评。 另一方面,英国企业里的工匠们不懈地研究技术,研究到一定程度,难免碰到原理上的瓶颈,但英国正式教育体制不回应企业所提出的问题。产学研一脱节,进入19世纪末化学与电气工程时代后,英国虽然能有个别优秀的工业企业,但难以产生优秀的工业企业集群。
相比之下,德国打通了校园和工厂,实现了产学研一条龙。不仅大学里大兴工学教育,上大学无望的穷人也可以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成长为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技术人员。就此而言,康有为对德国工商教育的判断,完全立得住脚。
就“劳动之力”而言,康有为注意到德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普法战争时德国人口是2700万,到20世纪初,已经繁衍到6200多万,翻番不止。德国人口不断向外迁徙,扩展德国的工商影响。康有为说,荷兰人与瑞士北方人基本上是德裔,比利时德法各半,奥匈帝国有一千两百万德裔,“最富贵多才而有权”;伦敦六百万人中,德裔占到一百万。美国纽约、芝加哥德裔都超过百万。德国人在俄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的工商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力。欧洲德裔总人口过亿,远超拉丁与斯拉夫民族。
康有为指出,1840年之时,法国人口过于德国,但到今日,法国人口不到4千万。 就出生率而言,“法每千人五年中,生二百二十五人,英则三百零七人,德则三百七十八人。”法国之所以人口增长缓慢,除了康有为所认为的制度和道路劣势之外, 还有一个独特的因素:“闻法妇女,皆尚自由,不乐有子,故以隳胎为事。”堕胎盛行是妇女解放的结果,在这方面,法国又走在英国和德国的前面。男女平等是康有为笔下“大同”的特征,然而在“国竞”之世,女人不愿生子,国家没有足够人口,竞争力就会削弱。
因此,如何防止“抑女过甚”,同时又对当前的妇女“独立之势”有所协调,是令康有为十分纠结的问题。但无疑,在他看来,德国恰恰得益于较为保守的社会风气,以至于人口能繁衍众多。
除“完全之教,专门之学,丰厚之资,劳动之力”之外,德国的工业成功还得益于产业的组织化,康有为称之为“工业连合之法”,上下游产业经常抱团,一起做大本国产业,挤垮外国同类产品。康有为提到了造船业与铸铁业的联合,而铁路部门也尽力为这种联合减少运营成本。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康有为确实抓住了德国工业体系的一个核心优势。
英国本土的工业体系受到大英帝国扩张的影响,很多产业是在全球进行产业链布局,其投资活动受全球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而这造成的结果是,尽管英国企业可以从全球许多地方汲取利润,但本土产业的相互整合程度较低,一旦帝国事业出现波动,其产业受影响也很大。德国在帝国事业上是一个晚来者,并没有广阔的海外空间可供产业布局,德国企业还要和英、法、美等国的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而这恰恰促成了德国工业的组织创新,各产业实现更为紧密的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
德国人还形成了成熟的通过交流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他们很善于搞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甚至让制作器物的技师和学者亲自来现场推销,一是看别人的反馈,二是看同行的创新进展,“既以迎人之意向,又以比较而得进化焉。” 这种竞争和交流机制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加快工业的转型升级。
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无在非学问,无人非学人”、“既善分业以专而致其精,又能合业以核而省其费”。康有为已经贬损过英国,在此不忘把法国人连带着批评一通,说法国人善于搞理论,但不善实业,社会中人人争当医生和律师,这一倾向对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相当不利:毕竟一个国家实力要上台阶,还是需要建立强大的工业。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康有为观察到:“德政府主干涉,而德人甚愿之。盖国争之世,虽有私人之发愤、大群之协力.更必有政府保护,三者合而后事业成:若开矿、河,铁路、航路,皆赖政府之力。有谓德人异于法,不好民权自由,而上下得以相成。盖凡事皆贵调和。当民权自由盛极之世,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岂能合而与外竞争?方今新世不患专制,故德人上下合力。适以收效。”没有证据表明康有为在旅欧时阅读了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但这一段论述,可表明康有为极其重视政府对于经济的组织作用。而这也正是其《物质救国论》中潜藏着的倾向——因该论提出的种种改善中国物质生产的提议,都有赖于清政府去牵头组织。
柏林技术博物馆 摄/海裔
当然,康有为最后的反思还是落在中国上:“若我国学者,尤为望空,好谈哲学文章而轻鄙工商,故机艺尤绌。” 康有为批评清廷主事者目光不够长远,满足于购买外国舰艇、枪炮,却没有致力于在中国建立起成型的军事工业,而外国的技术不断进步,今日购买的武器装备,到明日就变得陈旧,不堪大用。 而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工业体系,就需要技术、人才和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获得,第一靠留学,第二靠延请西方名匠。
就留学而言,康有为提出“职工学宜往德”。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最为完整和成熟,而且物价比英、法、美各国便宜,中国应派遣大批留学生去学习。 同时,在国内大兴物质学,开设实业学校,聘请外国名匠前来讲学,小学教育增设机器、制木二科,大兴博物院、型图馆、制造厂,开设分业职工学校,多举办赛会(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最后,要用好海外华侨力量,与内地形成工商上的相互呼应。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建设,中国可以较快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增强国力,改变落后挨打的地位。
用我们今天的网络语言来说,康有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党”。以往的论者多突出康有为的经学家、政论家的身份,而实际上他又是一个投资家、企业家。他掌握着保皇会的资金,投资遍及地产、交通、出版等多个行业。1906年,他前往墨西哥托雷翁市炒房地产,又开办一家华墨银行,吸收墨西哥华人存款,投资于房地产和交通。1913年回国之后,又在上海炒地皮大赚了一笔。尽管他没有真正在制造业投资,但对于制造业的运作原理,了如指掌。没有这些从身体力行中获得的“物质学”修养,我们就很难想象他在分析问题时,能如此清晰地看到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联。
- 原标题:章永乐 | 投资家康有为眼中的德国工商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叶娜妮
-
受中国影响,澳企要在稀土加工业务上发力了 评论 31全国最大!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评论 64“中国在非洲真正赢得了民心,就连斯威士兰…” 评论 94“日企抱团是绝望之举,中国工厂效率质量都是第一” 评论 144最新闻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国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这次包括火箭队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个政治派别发表联合声明
-
“中国在非洲真正赢得了民心,就连斯威士兰…”
-
“日企抱团是绝望之举,中国工厂效率质量都是第一”
-
“中国有能力让梦想照进现实,将赢得史诗般竞争”
-
被灾民暴骂到当场破防,马克龙发飙:你该庆幸你在法国!
-
美高校敦促国际学生抓紧回来:万一把中印拉黑名单呢
-
美国政府“逃过一劫”
-
“泽连斯基要求欧盟新外长:对华批评要降调”
-
澳大利亚来了,中国就得走人?澳总理这么回应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发力,我们又要被超越了
-
英国刚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顾问就痛骂:傻X
-
“来自中国的老大哥能确保我们…”
-
俄罗斯的报复来了
-
泽连斯基骂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