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彭博社:中国有成绩,但是不代表超越西方
关键字: 中国崛起中国会成为世界强国吗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译/观察者网 王骁】最近,中国乌镇举办了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和世界著名互联网公司齐聚一堂,探索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而且很多企业也走出国门。但是这种进步在“挑剔”的西方人眼中就显得不那么积极了。
12月4日,美国彭博社发表了专栏文章《中国可能无法领导世界:很多进步十分依靠地区环境特性》,文章作者是北大汇丰商学院副教授鲍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他认为中国引以为豪的企业都是利用中国独特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并不能复制到其它国家上。所以中国无法领导世界。
(图源:彭博社)
此前,鲍尔丁还曾对双十一热火朝天的销售额发表过怀疑言论。他认为双十一很大程度上偏向于代表那些年轻、单身、拥抱互联网的人群,而这只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横截面。不能作为研判中国经济走向的基准。
鲍尔丁称中国发展的成就很卓越,但是并不能说明西方衰落和中国所向披靡了。
文章认为在宣扬成就的时候,评论人士往往会忽略造成这一成就的结构性因素。而这一因素极大推动了经济发展。比如,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假定各国之间的距离影响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比如,无论中国和玻利维亚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双边贸易总量都将受到距离的局限。
许多中国的创新型公司能够从这一结构中获益,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与保护,这让它们比其他企业看起来更具活力。但是这种环境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少存在。
鲍尔丁以移动支付为例,中国是这一领域的领导国家。2016年,中国人使用移动支付的方式消费了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50倍。2017年这一数据肯定会再次强劲增长。在许多地方,现金已经过时了。
他认为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一大原因是中国的银行体系发展缓慢,一直将利益视为第一位,而不是客户服务体验。这就组织了信用卡使用习惯的发展。在移动支付普及之前,中国人喜欢现金远超银行卡。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的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在中国享有某种程度的垄断。30%的中国人使用微信进行线上交流、叫车、交换信息。而阿里巴巴在2016年已经拿下电子商务市场60%的份额,2017年也已经超过50%,世界上不存在其他公司可以如此占有消费者的时间。
相比之下,西方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他们可以选择现金、信用卡、主要支付网络的借记卡、支票、PayPal以及Apple Pay。移动支付在发展中,其他支付方式也在创新。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扫描二维码和在一个特殊的阅读器上挥动一个支持rfi的信用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至少,这张卡不需要下载和学习一项新技术。
鲍尔丁还强调,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是有特殊环境支持的,因为实体在中国不好做。世界上25%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都在中国,这是印度的两倍。所以城市里的租金太贵,限制了实体的发展。
这让电商平台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而消费者的消费数据成了电商平台最具价值的资产。他们为了数据而战,而不是为了城市空间和货架空间而战。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开店,把东西卖到全世界,甚至连美国太空署(NASA)的宇航服配件都是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买的。
除了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之外,鲍尔丁认为共享单车的爆发也是依靠中国独特的环境。也就是所谓的“解决最后一公里”。这是因为中国人偏爱廉价的服务。而在西方社会,哪怕是对自行车狂热的荷兰,也没有人需要这样的解决方案。更别提这一创新其实没有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鲍尔丁写道,中国公司的确有很多了不起的技术创新,而且也大量投资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问题在于,这些模式和技术能够成功移植到其他环境中。中国企业的一大难题就是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因为海外不需要他们提供的所谓的解决方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骁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