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晟昊:在青藏高原建水坝就会控制印度的经济命脉吗?
关键字: 印度青藏高原印度经济【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广灿】
从很早开始,在我们的网络上就流传起一种“控制了青藏高原的水源,就等于控制了印度经济命脉”的说法。
这个说法的来源有两个地方,一是源自戴旭先生那个著名的视频《2030肢解中国》,其原话是“青藏高原是亚洲七条大河的发源地,控制了这里就能控制亚洲的东半部分”,显然有夸大的成分。
另一个是源自印度国内媒体,其为迎合国内对中国的恐慌心理,经常制造出来的捕风捉影般的新闻,尤其是2010年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开工建设藏木水电站以来,这种说法更是甚嚣尘上。
这种说法之所以传播迅速,和大家脑中的“想当然”有关。刚接触这种说法的人,乍一听,便在脑中浮现出一幅地图,中国的青藏高原居高临下,南亚次大陆的很多河流发源于此,印度又是次大陆的主体,控制这里的水源当然能够控制印度。久而久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多,逐渐演变出一种“在喜马拉雅山建设水坝,以水为兵控制印度的经济命脉,进而使印度不敢轻举妄动”的说法。
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正确的,原因有三点:
1、仔细看下地图就能大概明白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虽然印度次大陆上有三条大的河流,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不过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南亚次大陆分为印巴孟尼不五国。而在这三条大河中,印度河大部分属于巴基斯坦,真正与印度息息相关的是恒河。印度国内媒体经常报道中国断流印度水源的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这条河源于中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然后转弯流入藏南地区,再流经印度东北部,最终在孟加拉国和恒河汇合,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
2、如果分析三条大河径流量的话,也会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这三条大河的主要水量补充并不来自于青藏高原的高山融水,而是来源于南亚地区的区域性降雨。学过初中地理的都知道,印度次大陆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在冬天形成高压,风向从干燥的陆地吹向海洋,这时候的季风含水量很少,降水很少;在夏天时形成低压,风向从湿润的海洋吹向陆地,这时候的季风含水量很多,降水很多。
图:南亚地区湿润月份数
这一点在恒河流域表现的十分明显。
引自《恒河水资源及印孟水冲突问题》
可以发现该河的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仅仅是7月份的流量就比上半年流量的总和还要多。
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因为地形的原因,降水更为丰富。
图:次大陆东北部地形
印度东北部一带北有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面有那加山脉、若开山脉,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地带,把从西南来的印度洋季风兜住、抬升,形成了极为广泛的坡面雨。印度东北部有个地方叫乞拉朋齐,因为处于杰因蒂亚山南麓的迎风坡上,降雨极为丰富,某些年份的降水量能达到20000mm以上,被称为世界雨极。而这个地方的大部分降水都汇入了布拉马普特拉河,使得该河的径流量能够占印度全国径流量的1/3。
而在我国的青藏高原,除了藏南地区因为处于喜马拉山南麓的迎风坡而降雨丰富之外,绝大部分处于背风坡上,降雨非常少,使得中国境内的河流对下游影响非常小。
引自《喜马拉雅地区国际河流信息提取与分析》.2011
且不说中国在雅鲁藏布江的调水可行性问题,仅仅从天然径流量上来说,印度河、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中国境内的比例只有4.83%、2.55%和14.61%;对于包括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克纳河在内的恒河三角洲水系,中国境内产水量的比例只有8.88%。可见,中国在境内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并不会对下游的国家造成实质上的影响。
3、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布拉马普特拉河仅仅流过印度的东北部几个邦,这几个邦的总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为4200万,分别占了印度总体的8.8%和3.2%。如果计算GDP的话,这几个邦是印度最穷的几个邦。即使雅鲁藏布江完全断流了,对印度整体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
印度人口密度(注:图中含有伪阿鲁纳恰尔邦)
注:那加兰邦、曼尼普邦、米佐拉姆邦因为GDP太低,未计入排名。
- 原标题:在青藏高原建水坝就会控制印度的经济命脉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宋煜昊
-
“特朗普意在离间中俄,但相比当年尼克松…” 评论 46美国威胁:敢不签,切断星链 评论 224历史性转向!德国考虑与英法“核共享” 评论 126新版《凡尔赛和约》,真要签? 评论 404“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评论 21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