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极端天气曾改写中国历史?我们不妨从容看待
最后更新: 2022-08-13 22:35:44中古以来,缘于历史资料的增加,关于极端气候的记载也更为丰富。宋徽宗政和元年冬,风雪封冻了太湖,冰面坚硬足以行走马车。四十多年后的冬天,金朝使臣出使南宋,途径苏州时也遇上了冰封河道,船夫被迫以铁锤破冰,方才得以前行。当时临安的降雪频率也远高于今日,据记载,在公元十二世纪的杭州,至迟到农历四月还有过降雪。想来在当时,因为太过常见,“断桥残雪”恐怕也就算不上网红景点了。
作为千年来最为寒冷的时代,16至17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多次严重的极寒事件。明武宗正德元年,海南万州出现降雪天气,这是我国记载的发生在最南方的降雪。三年后,一场大寒潮席卷南下,江南的竹柏大量冻死、柑橘绝种,黄浦江封冻,冰面厚度达到二尺有余,并且持续一个多月。从公元1650年到1700年,在五十年之间,太湖、淮河、汉江至少出现了四次结冰时间,洞庭湖也有三次结冰。
直到清代中后期,极寒天气仍时有发生。以当下正经历酷暑的上海为例,继明代出现黄浦江封冻之后,清康熙二十九年、乾隆二十六年、咸丰十一年、光绪十八年又出现了冬季奇寒、江面封冻的事件。光绪十八年时上海已有近代气象统计,据记录,当时出现了零下12.1度的极端低温,徐家汇积雪深度达到29厘米。
有极端寒冷,就必然有极端高温。而且在气候冷热大波动的曲线中,也存在着小区间的波动。比如在清中叶乾隆年间,就数次发生了大范围的极端酷热天气。乾隆八年,山西、直隶、山东遭遇极端酷暑,各地官府纷纷报告本地“土石皆焦”、“大旱千里”,大量百姓因暑热而死。
普通百姓因为没有对抗极端高温的手段,面临着生存危机。乾隆皇帝虽然外有避暑山庄,内有冰块降温,不至于受此苦难,但也燥热心急。面对各地进呈的急报,此时还很年强的乾隆帝写下了“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的御制诗。据当时在清廷供职的传教士测量,乾隆八年北京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4度以上,而且温度长期超过40度,可能比当前江南的高温还要凶猛。
单就气象数据而言,无论是寒冷还是酷热,在全球气候总体由寒转热的大环境下,如今我们经历的极端气候可能大多都算不上“史无前例”。早在几百年,甚至二、三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遭遇过类似的极端气候。
故宫雪景,图自故宫发布视频。
天气改变历史
有一种声音认为,既然历史上有过比今天更热的时期,也有过比今天更冷的时期,我们又何必焦虑呢?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至少忽略了气候波动对历史的影响。
气候带来的影响通常直观表现于动植物的迁徙变动,比如西方学者关注的“大象的退却”。但事实上,因气候而“退却”的从来都不止是大象。孟子曾说过,周公辅佐武王、成王,驱赶虎、豹、犀、象,于是天下百姓大悦。但结合商周之际转寒的气候,这些大型动物的南迁,真的是当时的人力能够驱赶的吗?恐怕更多还是中原水、热环境改变所致。
由此,有人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武王伐纣的胜利与商朝此前的内耗有很大关系,而商纣王之所以耗费人力、武力讨伐东南的淮河流域,正是出于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由于商朝的统治核心区连遭寒冷、干旱的打击,商人迫切想要夺取水热条件更好的土地,这才有了亡国之前的远征。
在极端气候引发的的连环打击下,王侯贵族身死国除,普通百姓也不会好受。比如在东汉到南北朝的六百年里,寒冷、干燥的气候促使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战争,还加剧了饥荒和瘟疫。张仲景、华佗等名医之所以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恐怕也与这一时期惨淡的民生、波动的极端气候有关联。
就宏观的国运、国势而言,明朝的灭亡可谓是天气改变历史的经典案例。天启、崇祯年间北方连年干旱、气候寒冷,即便明王朝免除了陕北的赋税,农民依然生计无着,只能揭竿而起。明末连年灾荒、起义此起彼伏,而内忧外患的明朝既无赈灾之粮,也缺镇压之饷,即便皇帝有心,亦无能为之。
就微观的历史过程而言,极端天气对历史的影响更为常见,各国历史皆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莫斯科的寒潮,曾经不止一次帮助过俄国人击败入侵者。还有太平洋的台风,毁灭了元朝进攻日本的舰队。假如那日和今年相似,台风稀少、降水不丰,日本列岛恐怕就要凶多吉少了。
对于如今身处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应对气候波动的手段更多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更强了,但与此同时,需要做好的准备也更多了。事物总是相互影响的,气候亦是如此。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河湖水位的升降势必影响到农作物的灌溉,粮食的生产情况显然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空调房或暖气房是逃避酷暑和严寒的好地方,使我们的生活比古人更为从容。但要有可持续的冷气、暖气可用,却需要远比古人更复杂的智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相关推荐 -
中国,找到一条“拯救世界”之路! 评论 27中国政府就黄岩岛领海基线发表声明 评论 185“台积电答应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证明…” 评论 144“中国提议交换样本,美方至今没吭声” 评论 541安排10万亿为地方政府减负,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评论 18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