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送货机器人上路送快递?真当交通安全是空气?
关键字: 真当交通安全是空气京东送货机器人上路送快递来源:微信公众号“ AutoMan”(ID:AutoMan-No1)
作者:关关
6月18日,京东宣布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启全球首次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为配送机器人规模应用和更广布局进行先行尝试。Man哥想说,横冲直撞的电瓶车还没治理完,送货机器人又来添乱了。
何为京东配送机器人?
简单来说,京东送货机器人就是代替人力的快递小哥,奔波在社会道路上给大家送快递的机器人,本次的上路运营尝试在北京市海淀区,囊括了小区配送、园区配送、快递员接驳等多种应用场景。
据了解,还会通过智慧配送站的多车型多线循环配送,探索全新调度运营模式。机器人的外观请参考上图。
动力方面,京东送货机器人最高可以达到15km/h的行驶速度。
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这个机器人全程都会走非机动车道,并且对于海淀区的交通线路很熟悉,可以自主停靠配送点。
从网络上的信息来看,送货机器人由雷达加传感器进行360度环境监测,可以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往来车辆和行人,并且能够识别红绿灯信号,做出相应的判断。
同样来自于网络上的信息,据说京东配送机器人的上路,已经取得了交管部门的备案。
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取货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三种方式取货。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可Man哥更多的是担心这款机器人上路后埋下的安全隐患。
非机动车的无人驾驶行为?
我们都清楚,国内关于机动车无人驾驶的行为是严令禁止的,即便一些车型上已经带有比较完善的自动驾驶功能,但通常驾驶员的双手都绝对不允许离开方向盘,一旦离开,车辆会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警示驾驶员扶住方向盘。
我们再来看京东的配送机器人,与其说它是机器人,实际上本质还是一辆车,并且最大设计时速达到了15km/h,由于其无人驾驶的性质,这样的车辆到底是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这个定义会有些模糊。
既然它理论上只会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那么我们姑且先把它归到非机动车一类。
结合机动车无人驾驶曾经造成的惨烈事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京东配送机器人是一颗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子弹”呢?
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夸张。
非机动车道上流通的都是非机动车,有行人、有自行车、甚至还有一些电瓶车、老年代步车。不夸张的说,在非机动车道上的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的交通意识是相对淡薄的,这其中包括不遵纪守法的电瓶车和老年代步车,还有年长的骑车人和行人。
机动车的无人驾驶尚且会出现故障,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个所谓的“雷达加传感器进行360度环境监测”,可以避让障碍和识别红绿灯,真的绝对靠谱么?
还是那句话,如果马路上全都是无人驾驶的交通参与者,或许会做到绝对的安全,但是现在的尴尬局面是机器人是无人驾驶的,可其它的交通参与者却是活生生的人,人的判断和机器的判断,很多时候是无法在同一个频道上的。
更何况,它只会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也只是理论上的,一旦道路上的交通线路不够清晰,或者是导航信息出现地图定位的纰漏,机器人误闯入机动车道,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
还有一个场景,大家都碰到过马路上红绿灯坏了的情况,Man哥想请问一下京东机器人,如果赶上红绿灯坏了,该怎么识别呢?
从社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来看,京东送货机器人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靠谱。作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交通参与者,从当今道路上的实际情况来看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小区里的“新型杀手”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京东配送机器人也会担任起一部分的小区送货的任务。
刚刚我们已经说了,“雷达加传感器进行360度环境监测”不一定有想象中那么靠谱,而小区内的情况就更复杂了。
首先,每个小区的道路情况都是不同的,机器人究竟能否完全识别出这些小区的复杂情况?并且小区内的老人和儿童相比于社会道路会更多,机器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误判对老人和儿童造成伤害?
同时,一部分顽皮的儿童当他们看到小区内出现这种新鲜事物,会不会感兴趣的上前玩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不仅机器人送货的效率可能更低,一旦机器人被人为破坏,造成的成本损失也会更高。如果被一些不法之徒盯上的话,甚至所携带的财物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更恐怖的是,一旦人为破坏到机器人的敏感识别部件,会不会造成机器人对于障碍以及加减速、行进路线等判断逻辑出现故障,对小区内的居民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
写在最后
先说结论,对于这种完全自动驾驶行为的机器人上路送货,Man哥的态度是:不靠谱,建议相关部门考虑严禁其上路行驶。
在各种生活场景越来越智能的今天,交通安全也一样重要,任何智能解决方案的实施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而目前蒸蒸日上的配送行业,Man哥认为各大行业巨头目前要考虑的不是怎样能更节约成本和配送效率更高的问题,首要任务是要规范和教育配送员工的整体交通安全意识,毕竟无论是送外卖还是送快递,现在都已经成了“高危职业”了。
结合目前的自动驾驶发展和道路上的实际情况来看,手动的人为驾驶要比全自动化驾驶靠谱的多。当然,自己作死的除外。
- 原标题:京东送货机器人上路送快递?真当交通安全是空气?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6-20 15:46:55
-
斯巴鲁:“被动”立于中国市场
2018-06-20 09:06 汽车 -
雷克萨斯5月在华销量暴跌,却成中美贸易战最大获利者?
2018-06-20 08:57 汽车 -
福特与戴姆勒的合资公司将关闭,仍继续合作开发燃料电池
2018-06-20 08:53 汽车 -
再牵手为哪般 通用与本田为新一代电池拼了
2018-06-20 08:47 汽车 -
日产采用低成本超强变形钢材 可提高燃油效率和驾驶性能
2018-06-19 22:37 汽车 -
霍尼韦尔拆分汽车业务 将寻求独立上市
2018-06-19 20:16 汽车 -
“星辰计划”第二期场景示范:聚焦车载传感器、通信互联
2018-06-19 19:43 汽车 -
特斯拉员工:老板在天堂吹牛,员工在地狱受罪
2018-06-19 15:33 汽车 -
自动驾驶路测有点像花架子
2018-06-19 07:05 汽车 -
“排放门”丑闻最新进展:奥迪CEO施泰德被捕
2018-06-19 06:55 汽车 -
别家如火如荼自家举棋未定 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为何按兵不动
2018-06-19 06:50 汽车 -
借壳上市只是北汽新能源“自我救赎”的开始
2018-06-18 08:35 汽车 -
这家日本公司曾造出中国最便宜轿车 如今大举撤退
2018-06-17 16:22 汽车 -
失败者联盟:铃木败退,下一个是谁?
2018-06-17 07:44 汽车 -
大众召回部分进口甲壳虫汽车 共涉及35386辆
2018-06-16 08:50 汽车 -
现代汽车召回2339辆进口起亚嘉华汽车
2018-06-16 08:10 -
上市市值高达786.42亿元 宁德时代凭什么?
2018-06-16 08:06 汽车 -
马斯克:成为一家大型汽车厂商真的不容易
2018-06-16 07:25 汽车 -
此前投诉不断的北汽新能源纯电动车再次出现起火爆炸案例
2018-06-15 21:33 汽车
相关推荐 -
“中国和墨西哥的坚实联系,超越美国总统任期” 评论 29马斯克靠这6张娃娃脸发动“闪电战”,美国哗然 评论 448特朗普抛出震撼发言:美国将接管加沙 评论 456这时候,她对华态度“软”了 评论 199“中方反击较为克制,留了余地” 评论 188最新闻 Hot
-
“中国和墨西哥的坚实联系,超越美国总统任期”
-
美国邮政:即日起,暂停接受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
-
台军突然改革:台北海军陆战队转型“御林军”
-
谷歌遭反垄断调查:在华还有哪些业务?因为啥?
-
马斯克靠这6张娃娃脸发动“闪电战”,美国哗然
-
“特朗普币”吸金近1亿美元,近20万散户遭“收割”
-
CIA打头阵,向全员提出“买断”
-
“中方反击较为克制,留了余地”
-
“反美联盟正在形成!他拔枪就射,极其危险”
-
要起诉DeepSeek?他回应了
-
账对不上了…
-
普京:要不了多久,欧洲会继续对特朗普“摇尾巴”
-
坠毁“黑鹰”女飞行员曾任拜登军事社交助理,飞行时长450小时
-
特朗普承认:关税也许会让美国人“痛苦”
-
“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
加拿大群情激奋:报复红州,报复特斯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