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广骏:时代的印记——莫斯科地铁的装修艺术
关键字: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苏联赫鲁晓夫苏联时期莫斯科地铁俄罗斯地铁站【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广骏】
说起莫斯科地铁,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两个词:“深不可测”和“华丽”。
莫斯科地铁之所以被认为“深不可测”,是因为在中心城区的线路与站点,大多数埋在地下30米之下,超过50米深度的站点与隧道区间也是俯拾皆是。而这一切,都源于线路规划的决定、不同时代的施工技术制约,以及对二战时受空袭的阴影、冷战期间对核大战的焦虑。
至于“华丽”,则在于其空间设计及细节装点,都有着极深的美学讲究。
下面,笔者将用文字配图的方式,顺着时空隧道带各位逛逛莫斯科的那些地铁站。
3号线革命广场站(Площадь Революции),开通于1938年3月13日,门廊式三拱深埋暗挖车站,埋深34米。精美的人物雕塑,加上地处红场北面,使得很多中国旅行团将这个站作为典型,带领游客参观。
随着线路从中心城区向外延伸,出于经济性考虑,更多车站在建造技术上选择浅埋明挖,甚至走出地面。当然,不论是对于市民还是首都的来宾来说,这都没有太多动摇过大家对莫斯科地铁的“深度”印象。
至于“华丽”,跟有客观数据的深度不同,这一印象因人而异。莫斯科地铁站的装修艺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有人欣赏斯大林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也有人喜欢21世纪的现代主义画风,有人钟情于壁画与雕塑艺术,也有人陶醉于吊灯形制与照明效果。其实,不论所好何物,建筑都是凝固的历史。 华丽的背后,正是不同时代所留下的历史印记,都在川流不息的地铁站里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缘起
莫斯科地铁的故事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斯大林一直希望把莫斯科打造为无产阶级的新罗马。在他的指引下,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幢幢高耸的大厦、一间间庞大的厂房,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史称“斯大林的莫斯科重建计划” (Сталинская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я Москвы)。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当时莫斯科的人口已经从内战结束时的约150万激增至近300万。依靠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路面公共交通系统,在哪怕再宽广的道路上仍然不堪重负,何况路面上还有其他社会车辆。交通压力增长速度很快就完全失控了,并在1931年1月6日彻底爆发:根据莫斯科市政府网站记录,当天全市的电车、巴士、马车和的士全部停摆,交通完全瘫痪。
虽然现在没有资料解释这场载入史册的“最具灾难性的大塞车”(самая катастрофическая пробка)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所有资料都指出此事彻底惊动了党中央。从尼古拉二世那时候就开始讨论的莫斯科地铁建设问题再次被提上联共(布)中央的议事日程。斯大林还责成莫斯科市苏维埃要在3个月内拿出方案。
一切都紧锣密鼓起来了: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布尔加宁迅速提出了规划方案,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卡冈诺维奇(以及他的副手、后来成为苏共总书记的赫鲁晓夫)统筹施工计划,一批精英工程师派往西欧研究学习最新技术、大量民众主动参与建设地铁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一期工程
很快,1931年12月10日,地铁的试验段开始动工。1935年5月15日,莫斯科地铁一期工程全线开通,并以“卡冈诺维奇”冠名。工程包括了现在的1号线(索科尔尼基线,Сокольн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和4号线(菲利线,Филёвская Линия)的浅埋阿尔巴特线部分。
当局尝试通过“建筑”这种艺术形式,向所有人展示共产主义的优越性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强大实力。任何一个体验过莫斯科地铁的乘客,都深信这一伟大的尝试是何等的成功。
1号线共青团站(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明挖两柱三跨式车站,埋深8米。共青团站是典型的地铁一期工程站点:精致的天花,简洁的吊灯,纹理复杂的大理石柱面,稳重的花岗岩地板。由明挖工法造就的大挑高带来了开阔视野,以及宫殿般的庄严感。车站位于俗称的“三站广场”——即列宁格勒火车站、雅罗斯拉夫利火车站和喀山火车站共处的广场——之下。高大上的视觉效果,给很多搭乘火车远道而来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1号线列宁图书馆站(Библиотека имени Ленина),明挖大单拱车站,埋深12米。大单拱结构不需要在站台设置立柱来支撑,视野最为开阔。横向的半球形天花壁灯与纵向的球形吊顶交错,与拱顶的方格图案形式反差。不需添盐加醋,这样的简单图案对比就能达到很好的美的感受。
1号线红门站(Красные ворота)的出入口。套娃一样的四重圆拱,让任何路人都不可能把目光从中挪开。
- 原标题:陈广骏:时代的印记——莫斯科地铁的装修艺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chenguangjun/2017_01_30_391855_1.shtml
- 责任编辑:李泠
热门评论 6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7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全部楼层十二月党人此评论已被屏蔽那斯大林时代干吗不省点钱上ATS呢!
- 我们国家的地铁里充斥的是乱七八糟的广告!人家却是艺术的画廊。
- 观察者网用户_1222彼时彼地也没有大蓝翔,全靠莫斯科劳动者的双手挖掘而成。可见当时苏共的组织力,人民群众极大的建设热情。不愧是史上最璀璨的时代!苏联当时是欧洲第一工业国
你这说法跟卫国战争时红军五个人用一把枪一样可笑 - 前年乘过莫斯科地铁,与我国地铁比起来,他们轨道的噪声大几十分贝,毕竟时代不同,建造技术进步太多了!
- 地铁2033, 玩一下就知道莫斯科地铁的伟大了
- 作者应该谈谈莫斯科地铁的另一面。苏联文学学者蓝英年指出:“当时,苏联的劳改营遍布全国,很多著名的建筑如莫斯科地铁、苏联北方第一大港纳霍德卡等等都是劳改犯修建的。连莫斯科地铁的工程设计师都是劳改犯。”
- 观察者网用户_4669此评论已被屏蔽索比亚宁上台后修的几个站还是有看头的。
- 全部楼层观察者网用户_31239就是 吃点窝头就饱了 吃啥螃蟹那种华而不实的食物,帝王蟹是啥 没多少肉 还不如吃老玉米地铁运行要平衡成本,建设费用越高,将来运行越不好平衡成本。全世界绝大多数地铁运行是要靠政府补贴的,政府补贴的钱也是来自于税款,在保证安全迅捷有序运营的情况下,减少政府补贴,这难道不好吗?
- 全部楼层星垂平野阔个人认为毛子在艺术方面的重视是对历史上长期的文明边缘地位的恶补不处于世界主流文明边缘地带,毛子也没办法那么轻易地占有那么大的土地、那么轻松地成为世界一极。
- 硬装饰可以使用百年
- 全部楼层LZ在贵族和精英视角看来,美国是粗鄙的劳苦大众建立的国家,实用主义深入国民骨髓,能用够用就好,产品傻大粗笨与毛子有一拼,艺术是他们祖宗和前主人的事,文明进程还没上升到舒适、精致、艺术的上层境界。地铁主要是给劳动人民座的,在前苏联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人,在美国劳动人民是生产资料,这才是最本质的原因
- 基加观光队 ~前来观光膜拜
- 十二月党人我觉得地铁站没必要搞那么多华丽的装饰,满足实用才是第一位的,美学上只要不难看就行。有钱了就应该考虑美观,这样每天上下班的人心情会好一些,这也算社会价值的
- 十二月党人我觉得地铁站没必要搞那么多华丽的装饰,满足实用才是第一位的,美学上只要不难看就行。就是 吃点窝头就饱了 吃啥螃蟹那种华而不实的食物,帝王蟹是啥 没多少肉 还不如吃老玉米
- 阿牛毛熊搞的艺术 ? 我的乖乖!毛熊艺术方面造诣一直很高好嘛
- 毛子可惜了。早晚烧只鹰酱陪你玩。
- 毛熊很多东西自成一体,厉害,自己不争气最终被美帝搞垮了!好处是我们吸取了教训!!!
- 嘦憇靤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华盛顿的地铁站,我觉得那是我看过的美感最差的地铁站了在贵族和精英视角看来,美国是粗鄙的劳苦大众建立的国家,实用主义深入国民骨髓,能用够用就好,产品傻大粗笨与毛子有一拼,艺术是他们祖宗和前主人的事,文明进程还没上升到舒适、精致、艺术的上层境界。
- 地铁修的像艺术馆一样
- 华而不实,不如给加一道屏蔽门。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1印度发力,厕所工程“震撼”中国网友!评论 280 赞 1442谈谈我对大同案的看法评论 278 赞 403耶稣听了想入党,真事!评论 217 赞 2064我是有一个女儿的父亲,女儿迟早是要嫁人的,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收男方的彩礼评论 161 赞 42561岁男子地铁上嫌农民工脏对其辱骂,被警方行政拘留,大家对此怎么看?评论 123 赞 86蘑菇云直冲云霄!美国导弹工厂发生大爆炸,网友:全完了!下一代洲际核弹都不能造了?评论 118 赞 267雨果:没别的,打穿中国队讲的就是一个“简单粗暴”评论 103 赞 108发展的引擎从来都是少数几个城市评论 78 赞 159美俄实现外交解冻,欧洲怎么办评论 71 赞 2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莫斯科地铁的通车里程在中国2017年只能排第四。到2021年只能排第六。到2030,前十都不好说。具体可以参考地铁族各地经发改委批复的地铁规划建设路网图。当然了,俄罗斯只有莫斯科人口过千万,而中国,人口过千万是前十城市标配,事实上中国GDP前十的城市规划地铁通车里程在2025基本上全超过五百公里。
仅举武汉一例,在建地铁线路就是11条,2017年还会有五条线开工,三条线竣工,一年新增里程六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