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称赞“红色主旋律作家”麦家
关键字: 纽约时报麦家解密中国作家红色作家革命作家主旋律作家谍战小说斯诺登文学头条外媒看中国素来对中国体制内主流作家不感冒的《纽约时报》近日一改平时作风,首次对以讲述新中国革命历史故事和塑造无名谍战英雄著称的“红色作家”麦家给予正面报道,称其写作具有“现实意义”和“世界性”。此前《华尔街日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文学增刊》等几大西方权威报刊都对麦家即将出版的《解密》英文版给予好评和激赏。一本中国主流作家的书上市前就被海外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好评如潮,十分罕见。
《纽约时报》报道麦家
2月21日,《纽约时报》以3000字的显著篇幅对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进行题为“中国小说家笔下的隐密世界”的深度报道,对他将在3月18日上市的美国版《解密》及他写作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暗算》电视剧热播后,麦家一直是国内热受追捧的当红作家,2008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去年又当选为浙江省作协主席。他的创作见长于讲述革命历史题材的故事,曾塑造了一批在隐秘战线上无名奉献的谍战英雄,因此被贴上“中国谍战小说之父”、“红色主旋律作家”等标签。曾经这些标签影响了他的作品在海外传播,甚至他被美国拒签过两次。但从去年开始,他的书接连被国外几家大出版社抢购,下个月18日他的第一本书《解密》将在美国和英国同步上市。
《解密》讲述的是一个新中国破译家的故事,为了国家安全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燃烧了自己”。书中不乏“有国才有家……所以要解密码……”,“后悔?我爱的是一个国家,你能说后悔吗?不!永远不——!”等表述,如此一本“主旋律的书”,竟受到美国主流媒体毫不吝啬的追捧。《纽约时报》特派文字和摄影记者赶赴杭州,对麦家做了深度采访。
该报道对麦家的评价脱离了数十年来“西方看中国作家”的传统模式,激赏麦家作品独特的“隐秘气质”,并结合当下在美国沸沸扬扬的“斯诺登”事件强调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最后甚至富有深意的引用了麦家的原话:“文学的意义永远高于政治”。
《华尔街日报》则早在本月14日就有相应的报道,评价《解密》“可读性和文学色彩兼容包并,从一种类似寓言的虚构故事延伸到对真实谍报世界的猜测中,结局是全文最梦幻并令人称奇的一部分。这本书有一种特别微妙的奇异气质,并从故事的开始一直延伸到结束。”
而英国媒体甚至称,麦家是新世纪中国文坛崛起的唯一作家《卫报》、《独立报》、《观察者报》、《星期日独立报》都对麦家抛出橄榄枝。《独立报》记者爱得伍德•威尔森称:“《解密》是一部让人沉迷并爱不释手的非同寻常的小说。”
人文杂志《泰晤士文学增刊》则在1月22日和1月24日连续两次评论麦家,甚至有这样的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莫言、苏童、余华、王安忆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但从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崛起的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麦家。”
英国版《解密》的出版方企鹅经典书系的总监Alexi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麦家先生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作家的传统印象,我们没想到中国也有这样的作家,他写作的题材和价值是世界性的。”
王蒙谈麦家登纽约时报:中国作家被关注是好事
对于《纽约时报》近日大篇幅正面报道以新中国革命历史故事和塑造无名谍战英雄著称的“红色作家”麦家一事,著名作家王蒙23日在广州评价说,这是好事,说明中国作家拥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也开始被外面所注意。
王蒙当天在广州参加了自己的新出版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的研讨会,被媒体问及对上述报道的看法时说,在他印象中,麦家写过关于密码机要工作的故事,有一部小说叫《暗算》,他也是看得神魂颠倒。
王蒙透露,他曾在四川与麦家见过面,现在麦家去了杭州,并在那边盖了房子。
王蒙表示,实际上,从“文革”结束以后,中国作家还是有不少作品在海外进行了翻译,而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纽约时报:一个中国谍战小说家笔下的秘密世界(有删节)
麦家,中国最畅销的间谍小说家和前军人,多年来一直都在书写着秘密。他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秘密世界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所知的,外国人更是一无所知。
随着斯诺登新闻事件的发生,人们对麦家的作品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其现实意义不容置疑。
在杭州城西的一处山居寓所里,麦家在午餐时分接受了我的专访。谈话刚刚开始,他就直言不讳:“我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秘密,人们都非常谨慎隐秘。人类是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动物。真理和谬误有时竟可以如此地混淆不清。”
麦家具有一种隐秘的气质。“我有轻度的社交恐惧症。”他说。这位作家今年50岁,已是知天命之年,在他17年的戎马生涯中,相当一部分时间在不为人知的秘密情报部门度过,与密码专家打过交道。然而小时候,他常被别的孩子欺负,那时候的他把图书馆当作自己的天堂。这一点很像他推崇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后者一生都在图书馆里流连忘返。
小说《解密》的主人公容金珍,是一个出身于声名显赫的家族但患有自闭症的数学天才,他的天赋和生理缺陷的双重性全在于那标志性的巨大头颅之中。这个人后来被机密部门招募, 负责破解两组高级密码——紫码和黑码。在这场充满智力绞杀中,孤独、迷失乃至最终的疯狂都在容金珍的命运中交织纠缠。
容金珍和斯诺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麦家说:“斯诺登也好,容金珍也罢,他们都是被上帝抛弃的;坦率说,斯诺登揭露的不是美国的丑,而是当今世界。这个世界被科技绑架了。”
《解密》是麦家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2年,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出版了《暗算》、《风声》、《风语》三部曲以及《刀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时常觉得侦探推理小说有一个麻烦,就是只有数学的精神,没有人性的情怀。但是,麦家的作品既有数学的精神,又有人性的情怀。”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说:“西方读者将可能在中国式的间谍故事中发现,刺探、加密和阴谋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麦家笔下的英雄都是偶然的个体和存在,即使真有其人,去探索真义,那也仅不过只是管中窥豹而已。”
麦家坦言:对于人性,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王德威教授认为麦家的文学风格“混合了革命历史传奇和间谍小说,有西方间谍小说和心理惊悚文学的影响。”
当兵的时候,麦家尽可能读可能读到的书籍,而尽量少做与军事有关的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去西藏生活了三年,其中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都在反复念一本书: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沙之书》。麦家也热爱文学大师弗兰兹•卡夫卡和斯特凡•茨威格的作品。他说:“我喜欢茨威格是他写那些爱幻想的人物,因为我自己也不是那种很正常的人。”后来,他离开了部队,成为了一名专业作家。
从备受欺辱的孤独童年起,麦家将内心的恐惧都写成了日记,累计达36 卷。“我确实在与社会脱离的环境中长大,”他说,“有堵无形的墙包围着我,我非常的自闭。但这种离群寡居的生活让我变得强大。我住在我想象的国度之中。”
这正如在中文版的《风语》中,有张麦家的照片,他每天在杭州植物园坚持慢跑,在他的脚下有着被自己亲自踩出的一条道路,下面的注释是:“喧嚣最终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文学的意义永远高于政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culture/2014_02_24_208324.shtml
- 责任编辑:孙武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7“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6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1有B站UP称2024版初中历史教材删除有关“康乾盛世”表述,你怎么看?评论 421 赞 152这几天的事,让我怀疑是不是长期专注于发展的我们,过于高估世界的平均水平评论 328 赞 1953《Apple in China》:是苹果让中国强大起来评论 154 赞 214车辆停在桥下躲冰雹导致严重拥堵,这样做违法吗?如何看待这样的行为?评论 134 赞 65“丈夫40岁年初失业,现在想拉着我一起回成都开面馆”,这成功概率高吗?评论 132 赞 36巴基斯坦“自我克制”是一个错误评论 123 赞 217如何看待辽宁沈阳一店铺老板自称爱心免费领养流浪狗,将狗骗到家里后杀掉烹食?评论 114 赞 18F-35差点被击落!《纽约时报》曝料:美军匆忙和胡塞武装谈和,闹了半天是这个原因评论 102 赞 589如果我是莫迪,我准备如何带领印度人民走出战败的阴影?评论 94 赞 410日本路边不种树,才是对的?评论 76 赞 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