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 是否垄断惹争议
关键字: 滴滴Uber优步滴滴优步合并柳传志柳青滴滴和优步真的在一起了!
下午四点多(8月1日),滴滴官方就发布声明称滴滴收购Uber中国。具体方案是: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
两个欢喜冤家,竞争对手,在中国官方刚刚宣布网约车合法化的几天,就握手言欢了。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今日之后,希望两边团队能够真诚拥抱,跑步进入新时代,不断为用户为行业带来惊喜。”滴滴程维在宣布收购之后的内部信中这样写道。
(滴滴官方公告及内部信全文附于文末)。
截图来自滴滴公关的朋友圈。
否认再否认=谣言成真
从今天(8月1日)上午开始,国内外媒体同行们,就在确认滴滴收购Uber,以及辟谣中度过的。
最先对此事进行曝光的权威媒体是彭博社。
北京时间今天(8月1日)中午,彭博社发表文章称,滴滴要和Uber中国组成一家新公司,估值350亿美元。
半个小时之后,《华尔街日报》也发文称,滴滴将要买下Uber在中国所有业务。
随后,国内财经媒体也纷纷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和Uber合并在即。
这一波传言的起因是,一篇署名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的博客文章。这篇文章从昨天起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疯传,称Uber中国与滴滴正有意合并,并谈及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今天上午,滴滴副总裁陶然还回应称,博客是假的,并说:“此前已经澄清过关于滴滴、uber的市场传言,我们目前仍然是这一态度。对于今天网上流传的所谓TK的blog,我们和大家一样,不知道究竟怎么来历。”
然而,几个小时之后,此番回应就被打脸了。
事实上,滴滴要收购Uber的消息已经传了很久了,也不是双方相关负责人第一次出来澄清此事了。
早在7月21日,就有外媒报道称,Uber的投资者有意与滴滴签署合作协议,并在探讨Uber中国与滴滴之间的潜在交易的可能性。
随后滴滴和中国优步合并的消息一度刷爆朋友圈,但滴滴和中国优步官方都迅速否认这一消息。
滴滴战略负责人朱景士明确否认,并称该消息为谣言;
中国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也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回应称合并消息纯属谣言,“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滴滴出行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也向记者表示“完全不靠谱”。
没想到,遥遥领先的预言,在下午四点多被滴滴官方证实。
滴滴和Uber的合并会顺利吗?
Uber中国和滴滴的合并,似乎也不难理解。
这些年以来,滴滴发展势头迅猛,而中国市场对Uber来说就像吃螃蟹,好吃也难吃。
确实,对于Uber来说,中国市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曾多次表达中国市场对Uber的重要程度,称中国市场的状况将直接关乎Uber的盈亏平衡。“卡兰尼克频繁到中国来,对Uber来说,目前只有两个市场,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市场。”此前,Uber中国一名已经离职的高管曾向财新记者如此描述卡兰尼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但事实是,Uber中国至今未盈利,而且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专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Uber、易到用车及神州专车则分别以7.8%、3.3%和2.9%位列二、三、四位。
以此看来,在滴滴与Uber的竞争中,滴滴以绝对优势胜出。此外,Uber还收到了易到用车以及神州专车等其他国内专车公司在市场份额上的挤压。
如果滴滴吃进Uber,那对一直不断烧钱的Uber投资人来说,确实是种解脱。
反垄断法是压在滴滴、Uber身上的“五指山”?
中国网约车平台的老大吃下了老二,会否涉嫌垄断?这是很多人听到这个新闻会有的疑问。
我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施行至今,对于行业龙头之间的收购兼并已经显示出巨大威力。
专业人士认为,如果滴滴和Uber合并,最有可能违反的就是反垄断法第三条第三款“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究竟什么是经营者集中?
很显然,滴滴和Uber合并符合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那么两者合并需要向国务院反垄断机构申报吗?
根据今年年初的数据,滴滴出行2015年的营收为62亿元人民币,其CEO在去年年中的致股东信中称,预计滴滴2015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可以达到120亿美元。
今年年初有消息称,滴滴2015年净收入为62亿元人民币。
以此看来,不算上Uber,仅滴滴一家的营收就早已达到进行反垄断审查的门槛。
那么,我国的反垄断执法部分真的会反对滴滴与Uber的合并吗?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