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头像重回柏林展出 埋藏25年成蜥蜴居所
关键字: 再见列宁柏林墙列宁苏联东德奥德赛俄底修斯尤利西斯柏林布尔什维克施潘道东柏林人在25年前痛快地喊出“再见,列宁!”时,没想到他们真的还会再见。
据法新社7月23日报道,在柏林墙倒塌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后,一座列宁头像正在重返柏林的路上。这个头像来自一尊巨大的列宁雕塑,已经被埋葬和遗忘了很久。
头像回归后,柏林人将再次生活在这位苏联领袖的目光下。目前头像仍被埋在一个沙坑里,上面覆盖着一堆岩石,而一个蜥蜴部落已经在里面安家落户了。
蓄着山羊胡子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头像将从地下起出,装在卡车里运回柏林,列在一队历史雕塑里展出。冷战一爆发就开始的这场“俄底修斯之旅”(观察者网注:古希腊史诗《奥德赛》描写的就是特洛伊战争之后,俄底修斯率领希腊将士回归故土的旅程),也即将结束。
“我们早就想展出这个列宁头像了,因为光是看这尊雕塑的尺寸,它就足够独特了。”施潘道城堡博物馆(观察者网注:施潘道城堡建于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如今已被辟为博物馆)馆长安德莉娅·泰森说。展览将在9月份开幕。
在2003年的获奖电影《再见列宁!》里,就出现了一尊类似的巨大列宁胸像:直升机吊着这位俄国革命领袖,毫不客气地将他带离了重获统一的柏林。
这一幕重未真正发生过,但列宁头像的这次“回归之旅”,其戏剧性丝毫不逊于电影。
被人民推翻了的列宁像
这个高达1.7米的头部雕塑曾是一座19米高列宁全身像的一部分,由乌克兰粉红花岗岩雕凿而成。这尊全身像曾经俯瞰着东柏林,周围是一群苏联式的预制装配式高楼。
全身像由彼时的苏联美术学院院长尼古拉·托姆斯基设计,花岗石料则由一个卡车队拖进东德。
1970年4月19日,距列宁一百周年诞辰还有三天,这座雕像在20万观众面前揭幕。之后21年里,它一直矗立在布尔什维克革命纪念广场上。
当人民的力量涌起,推翻柏林墙与铁幕之后,在整个东欧范围内,列宁与马克思的雕塑纷纷被推倒。作为“柏林地标”的这尊列宁全身像,也成为公众愤怒的焦点。
泰森说,当时它处于“民众抗议与柏林政府会议辩论的中心”。
柏林统一后的第一任市长是保守派的埃伯哈德·狄根,他在1991年下半年命令移除列宁雕塑,想让这个“人民在其中遭受迫害和谋杀的独裁政权”标志从柏林消失。
工人们费心苦干了数月,才凿穿花岗岩、混凝土,锯断钢筋,把列宁雕塑大卸120块。
之后这些碎片被运到遥远的柏林东南端一座隐秘的森林里,埋入了一片沙地。至于当时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埋藏地点,已经无据可考了。
列宁头像的回归
尽管柏林政府保证会把列宁头像送到施潘道去展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为列宁的头会继续埋在沙子里面。
2014年8月份时,柏林政府还在声明说因为没人确切知道头像埋在哪里,要把它搜掘出来也许会花费过大。
“我那时就联系了《柏林人报》,告诉他们我知道列宁的头在哪里。”里克·明尼克笑着说,他是个长期生活在柏林的美国纪录片导演。
在1990年代早期,这个加利福尼亚人就和他的德国朋友一起用铲子挖出过列宁头像。他们把这一幕拍进了一部“伪纪录片”里,然后传到了YouTube上。
明尼克告诉法新社:“去年政府里有人决定不去挖那个列宁头像,引起了媒体的大骚动。当地政府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履行承诺。”
柏林行政当局承认,在这件事上,他们的确有过推拖。
柏林环境与发展部门发言人佩特拉·欧兰德说:“要问这涉不涉及到政治敏感领域,我想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距柏林墙倒塌已经过去25年了,我们自然会想到:让列宁穿过柏林,展出在博物馆里,这么做是否明智。”
最终,展览的组织者们说服了行政当局,但列宁头像的回归之路上又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障碍——那群定居的蜥蜴。
濒临灭绝的蜥蜴
1月份时,当地一位绿党政治家提出警告:一群濒临灭绝的沙蜥蜴正定居在列宁头上。
如此一来,挖掘计划就被迫停止了。之后,在与环境保护组织展开的漫长对话中,一场生物田野调查也开始了。一个基于自然与历史双方面考虑的计划终于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在蜥蜴的冬眠期结束,夏季交配期尚未开始时,它们会被挖出定居的岩石,转移到新的住所。这一切都会在挖掘机到来前完成。
如今泰森正翘首等待列宁头像的到来,以充实这场名为“裸露的柏林:城市与纪念物”的展览。有大约100件原始作品会在西柏林的施潘道城堡博物馆里展出,最早的可以上溯到18世纪。
“我们会让这些纪念物以出土时候的模样面世。”她说。
至于那个列宁头像,“他不会以一种英雄的形象出现……我们想让人们看到他在地下时的模样。”
“耻辱之屋”与“耻辱之像”
据观察者网查询,如今这些雕塑都蒙着防水布,藏在施潘道城堡的某个大厅里。博物馆负责人计划开辟一个永久性的展厅,命名为“耻辱之屋”。“耻辱之屋”有三个主题:普鲁士(观察者网注: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纳粹、共产主义。在泰森看来,“耻辱之屋”里陈列的雕塑,都沾染着历史的污迹。
“耻辱之屋”里会展出150件物品,以雕塑和胸像为主。许多展品都带着残损的痕迹: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和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雕像,都失去了脑袋。
泰森说:“我们无权选择历史,只能接受它原本的面目。”在这些展品中,还有纳粹艺术家阿诺·布雷克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创作的《十项全能选手》。
(观察者网编译 文/刘旭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europe/2015_07_24_328068.shtml
- 责任编辑:刘旭爽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1日本网红怒批中国人给手机充电是“偷电”!中日网友为此在外网吵了起来…评论 382 赞 212董明珠的话有特殊语境,舆论不应该借此制造对立评论 288 赞 573来看看美国经济下行后,对一个工人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评论 156 赞 134专家建议拿身份证消费就减免25%,你怎么看?评论 136 赞 45女子赤脚踏入万年晶花池拍照,专家称水池遭不可逆污染,你怎么看?评论 116 赞 36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开除 肖飞:我有私生活问题,医德没问题,你怎么看?评论 112 赞 47关于留学生,再讲些不中听的实话评论 97 赞 1348说说医圈大瓜的事:北京协和的4+4,才是真正要命的问题评论 90 赞 839刘强东成大事有一种必然评论 87 赞 7010早在万斯踏上印度土地前,叶利钦前顾问的警告便一针见血…评论 80 赞 17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