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教授煮米饭技巧 英国人不会做的可不止米饭
关键字: 英国米饭做饭英国人擅长做黑暗料理,但对做米饭不太在行。他们做出的米饭是这样的:
英国每日邮报28日发表了一篇报道:《你为什么不会做米饭?科学家揭秘做米饭的完美配方》……
报道说,英国的大米包装袋上,会介绍米饭的做法——米和水的比例是1:2。
然而,按照这个比例做出来的米饭往往惨不忍睹。
所以,美食节目的资深编辑、著有美食类书籍的Dan Souza为大家做了一个小实验。
他把大米和水按照1:1的比例放进一个袋子里,然后再把这个袋子放进沸水里煮,得出结论:这个比例煮出来的大米软硬度最合适。
Dan Souza说,最关键的就是控制水分的蒸发量。但就算是最好的电饭煲,也没办法保证水分零蒸发。
所以,他建议大家按照所使用的锅的直径、锅盖的密封程度、做饭时空气的湿度以及你揭开锅盖观察米饭煮熟程度的次数,来判断最合适的比例。
一次不成功是正常的,多试几次就好了嘛……
所以这位专家说了半天,先告诉英国人民一个中国妈妈们都知道的道理——煮饭最好的比例是1:1。
再告诉英国人民,这只是参考哦,具体什么比例你还是得自己去试试……
小编很好奇,为什么英国人民对于煮米饭的比例这么纠结,当我看到报道中的一个美食节目链接时,我仿佛懂得了什么……
节目中的大厨把所有食材备好之后,只见他把米饭和蘑菇等食材一起倒进了一个敞开的容器中,然后倒水、点火,没有盖锅盖。
然后,等饭煮得差不多了,大厨说:我们可以发现水不够。于是又往里加了点水……
原来这就是英国大米包装袋上把大米和水的比例写成1:2的原因……
作为常吃土豆的民族,英国人确实不会做米饭。
网友“多纳巫”在新浪博客分享了在英国的经历:
记得初来小岛时,住在寄宿家庭,吃土豆吃到胃酸,跟房东抱怨,说英国人为什么天天离不了土豆。房东一边抱歉一边奇怪,说中国人不是也天天吃米饭嘛。第一任房东老太做米饭给我改善生活,眼看着她把一小袋米饭连包装的塑料包一起放到锅里煮,把我都看傻了。她跟我解释,说那种塑料包是无毒的。
同事听我说起这件事,跟我说,她就不那么做米饭。她一般会剪开塑料包,把米倒出来,放在锅里煮熟,然后用细网的大漏筛把水控干。说完,她自豪地看着我等我夸她。我干咽了一口吐沫,说,方法还不错。心想她肯做米饭已经很“异国文化”了,不能太打击她。
一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一个厨艺节目,那期请来一位中国厨师和一位意大利厨师教大家做异国菜。观众提问的环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的米饭煮完了从水里捞出来,不管怎么控水都是湿湿的。中国厨师解释完如何用小火闷米饭后,那个意大利厨师很认真地说,其实意大利也有让米饭变干的方法。他说,把米饭煮熟后,捞出来,平铺好,放到阳光底下晒晒。我当时正在喝水,看到这里一口水呛到鼻子里,咳了很久才缓过气儿来。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高雪滢
-
“为了上桌,欧洲拼了” 评论 28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评论 68“‘怎么花钱’比‘花多少钱’更重要” 评论 48不演了,美国白宫吹捧:国王万岁! 评论 273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赶紧的,不然国家就没了 评论 653最新闻 Hot
-
冒着“激怒特朗普”的风险,马来西亚也要办这个峰会
-
韩国对中国钢铁动手了
-
斯塔默给特朗普推销派兵计划,但其他欧洲国家不买账
-
“超过英国,中国排名升至第二”
-
乌克兰稀土?“不,特朗普被骗了”
-
太抽象了,特朗普无语到叹气…
-
“给我们1000亿,却让还5000亿,美国认真的?!”
-
这次,欧洲领导人实在忍无可忍了
-
“我知道有人不肯听,但我必须得说:去找中国”
-
坐C位的两名华人是谁?背后还有这三位……
-
泽连斯基一句“活在信息茧房”,特朗普整个破防...
-
欧盟贸易专员献殷勤:对付中国好商量,那关税…
-
“DeepSeek背后 有所炫目的大学”
-
万亿元级银行再添一家!首任董事长、行长敲定
-
新“空军一号”项目一拖再拖,特朗普暗示要换掉波音
-
印度在阿富汗将有新动作,“生怕落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