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纪委全会修改程序由习近平总书记先讲话 凸显反腐“主体责任”
关键字: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纪委1月12日至14日,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七常委出席,部署今年的反腐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总结了3年来反腐的阶段性成果: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实际上,除了习近平讲话这个重头戏本身,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一开始就有新意。
首先,是延续了22年的中纪委书记先作工作报告,之后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程序改变了。1993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每年都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表讲话,表明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今年,打破惯例,由习近平总书记先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王岐山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纪委全会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风向标”,也是观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窗口,其重要性决定了议程的严谨性,不会轻易变化,而议程一旦变化,则意味着重要信号的释放。
15日,在有5位中纪委出席的解读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问出了这个问题: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把原来的程序改了,由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讲话,原来中纪委全会都是先由中纪委书记讲话,最后是习总讲话,今年把顺序改了,安排和以前不一样,这个不同有什么信息可以透露吗?
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表示,这次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调整议程具有多方面意义:
一是,这次全会调整了议程,先请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王岐山再做报告,这是中央纪委常委会认真研究,请示中央同意的。
二是,根据党章的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地方各级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工作,是双重的。
三是,总书记首先发表重要讲话,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中央的精神,贯彻中央的要求,做好新一年的工作。这看似是一个程序上的调整,实质上是反映了中央纪委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态度。
四是,从会议情况看,学习讨论更加充分,认识更加统一,方向更加明确,效果很好。
看来,中纪委修改程序,不仅有讲究,还有大讲究。正经君来教你认真领会中央精神,首先要记住六个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其次,这个重要信号,答案就在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就是“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在公众的日常印象里,主抓党风廉政建设、打击腐败的往往是纪委“唱主角”的事,但正经君告诉你——“旧印象”该打破了。
早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责任内容、检查考核与监督、责任追究都作了明确规定: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而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
何谓主体责任,何谓监督责任?通俗些说,就是党委要对制定、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负主责”,纪委则是协助党委来监督“是不是落实了”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的状况如何。这是对党委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而“协助”和“组织协调”两个词,把纪委的职责作了明确框定,意味着一些党委对反腐工作“站在一边看”的时代真正结束了。
也就是说,各级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担负起这个政治责任。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责任人。
习近平和王岐山(资料图)2015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对做好当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4个重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而此次中纪委全会议程的变化,用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在13日一篇文章分析的话说,是“立足形势任务,是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生动诠释,体现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坚强有力领导,体现了中央纪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开幕时‘先讲’,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正是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的最好示范。”
文章还说,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党中央树立了标杆,全会释放了信号,为的就是促进全党奋发,齐心协力。各级党组织要主动向中央看齐,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做到一级压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真正把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党组织。
在正经君看来,除了这次全会,党中央在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细节的变化还有不少 。
2014年1月23日,习近平在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做出重要指示:推进“一个”传导,即层层传导压力,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的领导。此前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省区市巡视工作是“指导”关系,“指导”变“领导”,是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
去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正式版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工作的领导”。
人民网当时的一篇评论指出,这一变化发出三个强有力的信号,即巡视工作要有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边界意识。主体意识,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主动工作,意味着这项工作无论做的怎么样都是你的责任,体现的方式就是“领导”。领导不同于指导,指导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而领导就是一种权威,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主体意识不清,就会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屁股决定脑袋,主体意识的增强会直接决定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正经君还注意到,1月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年首次更新“学思践悟”栏目——发表题为《中央巡视组体现党中央的权威》的文章。此文也是“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助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系列的首篇文章,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文章强调,巡视的权威由党章赋予。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都清楚地表明,巡视组的派出主体不是纪委和组织部,而是党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体现的是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体现的是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不能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一听说中央巡视组要来了,就说是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派巡视组来了。不对!是党中央派的,是尊崇党章、依规依纪开展巡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央的“小组”,中央巡视组是中央的巡视组。各省区市也一样,是省委巡视组、不是省纪委巡视组,履行的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文章特别强调:这一点关乎巡视正确定位,必须强调、必须明确。如果不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领导有力,光靠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不可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取得这么大的成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评论 17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评论 215“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评论 245“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评论 170“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评论 11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