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西方银行离开文莱,中资到来雪中送炭
关键字: 文莱西方银行中国投资【编译/观察者网 徐蕾】2014年,进入文莱41年的花旗银行(Citibank)退出;
2017年,汇丰银行(HSBC)退出文莱;
可是2016年,中国银行在文莱开设第一家分行。
在文莱因为石油产量下降而捉襟见肘的时刻,雪中送炭的不是西方,而是中国。
3月5日,路透社发表题为《当西方银行离开,中国把文莱加进新的丝绸之路》的报道。
路透社报道截图
文章开头描述道,在文莱北部位于南海的一个小岛上,数以千计的中国工人正在为一个炼油和石化一体化项目,以及一座与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相连的桥梁建设付出汗水。
一旦完成,这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的第一期工程,将成为文莱史上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而此时此刻,正是这个依赖石油的国家最需要投资的时刻。
报道称,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预计将在20年内耗尽。分析者认为,随着产量的减少,石油公司不会对现有设施投入太多资金,从而进一步阻碍产量。因此,这个国家的石油收入会减少,而文莱政府的开支基本上依赖于这部分收入。
在之前油价还是超过100美元一桶时,文莱政府为其42万公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包括零税收、住房补贴、免费教育和医疗保健。
但是如今,文莱已经连续三年陷入经济衰退,政府不得不削减其中的一些福利。
在2014年的一份官方报告中,文莱失业率为6.9%。非官方数据显示,年轻人的失业率可能高达15%。
随着失业率上升,文莱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Hassanal Bolkiah)正试图进行经济改革,使收入来源多样化,同时打击贪污和镇压异议。
文莱奥玛阿里清真寺(Omar Ali Saifuddien Mosque) 图源:视觉中国
可是文莱的金融业已经受到影响。近年来,外资银行纷纷撤离文莱。去年,汇丰银行(HSBC)退出文莱,早在2014年,花旗银行(Citibank)在进入文莱41年后退出。
可不同的是,2016年,中国银行在文莱开了第一家分行。
同时,中国也投资文莱的建设项目。
据文莱媒体报道,中方投资的大摩拉岛项目有望提供一万多个就业机会,其中至少一半流向大学应届毕业生。
据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机构称,目前中国在文莱的投资总额估计为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8亿元)。
而据美国国务院数据,2012年美国对文莱的投资仅为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
报道称,在西方资本逐渐放弃文莱之际,中国的投资在文莱人眼中无异于雪中送炭。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逐步发展,这一趋势肯定会上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8_03_07_449208.shtml
- 责任编辑:徐蕾
-
“美国咄咄逼人,印度不能再回避中国” 评论 171马克龙豪言:得让特朗普怕我们 评论 251“大限”将至,岛内哀叹:这回又要被割多少肉? 评论 41国产大模型与AI芯片联盟,意义有多重大? 评论 46震惊!这密密麻麻的不是蚂蚁,而是绝望的加沙饥民 评论 2981俄外长这番话挺怪,似乎是说给中国听的评论 339 赞 192看完《南京照相馆》,不想听日本人道歉!评论 176 赞 1653国家给新生儿发钱以鼓励生育意味着什么?评论 122 赞 574三联书店副总编:“我们这一代人,终究没能守住纸质书”评论 118 赞 15湿疹患者角度下的武汉大学诬告事件评论 89 赞 576是什么,让武汉大学沉默了好几天?评论 81 赞 97最近很多事情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男女、人宠等矛盾,经常忽略真正的焦点:善恶评论 62 赞 908城市集中供冷,行不行?评论 56 赞 49谁是中国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国运工程”评论 55 赞 1510越来越不敢,去外面吃饭……评论 50 赞 5最新闻 Hot
-
“美国咄咄逼人,印度不能再回避中国”
-
加拿大也打算承认,美以破防
-
“伊朗正探索从GPS转向北斗”
-
两名中国人在东京街头被打成重伤,警方定性:伤害事件
-
俄情报局声称:美英密谋,用他换掉泽连斯基
-
不出所料,鲍威尔没搭理特朗普,9月也偏鹰
-
马克龙豪言:得让特朗普怕我们
-
巴西:就这?
-
“最后一刻,美方取消与台‘防长’会面”
-
“朋友”也被美国加税?印度低调回应
-
特朗普:没准,印度从巴基斯坦买石油呢
-
“跟中国竞争,美国输了”
-
日本半导体“国家队”破产,“将客户从中国拉走太难了”
-
俄8.7级地震后,欧亚大陆最高活火山喷发
-
“大限”将至,岛内哀叹:这回又要被割多少肉?
-
“树林发现大量丢弃药品,还有针头”?当地通报
-
热门评论 5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27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到了这种时候就双标了,没有严格证明的,就不是伪科学了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石油国家的石油有可能在900年内断断续续恢复再生出来一部分,因此只估算20年后会枯竭就不投资了,是没有长远眼光的~~
当然,也不能过度依赖这个理论,新能源方面的研发也在同时进行……
到了这种时候就双标了,没有严格证明的,就不是伪科学了
2楼的意思是有机化合物必然来自有机物——这一点也对也不对,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合成有机物的,但不太可能合成石油这么复杂的有机物。
——我的意思是1楼的论据是可能存在的:“长时间不开采的油井会恢复一些石油”,但原因不是因为高温高压合成,而是富集作用。换句话说,两个人都有一部分言论是我认为有道理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有的油田由于具备了合适富集的地质结构,石油被抽出之后腾出空间,周围游离的油气再次富集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很显然要看油田周围到底剩下多少油气资源,肯定不可能所有的油田都能恢复再生出“有开采价值”的油井。
补充一下,除了少数地球确实含量极少的元素,开采利用其实多半是一个富集的问题。以在地壳中的含量来说,锂比铅还高得多,但是大部分分散在海水里,所以产量就远远不如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有的油田由于具备了合适富集的地质结构,石油被抽出之后腾出空间,周围游离的油气再次富集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很显然要看油田周围到底剩下多少油气资源,肯定不可能所有的油田都能恢复再生出“有开采价值”的油井。
补充一下,除了少数地球确实含量极少的元素,开采利用其实多半是一个富集的问题。以在地壳中的含量来说,锂比铅还高得多,但是大部分分散在海水里,所以产量就远远不如了。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石油国家的石油有可能在900年内断断续续恢复再生出来一部分,因此只估算20年后会枯竭就不投资了,是没有长远眼光的~~
当然,也不能过度依赖这个理论,新能源方面的研发也在同时进行……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石油国家的石油有可能在900年内断断续续恢复再生出来一部分,因此只估算20年后会枯竭就不投资了,是没有长远眼光的~~
当然,也不能过度依赖这个理论,新能源方面的研发也在同时进行……
政体更换也快啦。。。
不要慷国家之慨
钻取中国南海的石油
再卖给中国消费者
一路一带,我家的就是你家的
大家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