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哲:乌克兰是如何变成“改革”坏典范的
关键字: 乌克兰改革民主颜色革命内战暴力极右翼乌克兰之殇亚努科维奇关哲乌克兰的大街终于燃烧起来了。子弹、燃烧弹、反坦克炮,鲜血……以及各种所谓宪法、民主之类的呼声。但这一次,国际媒体却令人讶异的失声了,欧美各大新闻媒体上几乎没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目前只能从乌克兰国内新闻网站看到真真假假的最新消息。与上一次“橙色革命”戏剧性的成功和亚努科维奇更具戏剧性的“王者归来”相比,今年发生在基辅街头持续几个月的对抗已把“颜色革命”的面皮完全撕破。亚努科维奇也没有展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被动应付几个月后,终于走上末路。
从1991年独立开始,乌克兰经济出现灾难性的崩溃,谷底出现在1994年,当年GDP比前一年度下降了22.4%。2000年后有所恢复,2004年“橙色革命”这一年,甚至出现了12.1%的涨幅。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乌克兰GDP降幅达14.8%。2012年起,乌克兰经济再度走低,2013年出现零增长。
颜色革命及其打开的激烈政治斗争之门,没有给乌克兰带来任何曙光,却加剧了经济动荡。反过来,政治动荡也在经济惨败的推动下愈演愈烈。昨天的乌克兰一只脚已经踏过了内战门槛,究竟亚努科维奇最新让步能否让这只脚再收回来,现在还无法预言。
极右翼民族主义分子涌上街头,乌克兰局势急转直下
乌克兰可能一分为三,甚至四分五裂
乌克兰的民族问题极为复杂,从当年斯大林对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惩罚性强制迁移就可见一斑。而在西乌克兰,苏联时期强制人口迁移“掺沙子”政策也使乌克兰民族聚居情况有所变迁,但混居通婚似乎并未淡化乌克兰的民族问题。乌克兰独立至今,随着人口的自由流动和总数的负增长,民族矛盾和地域冲突日益严重,原本被统称为“乌克兰族”的加利西亚人、哥萨克人……之间的矛盾都开始在糟糕的经济现状下被激发出来。今天,民族问题终于成为乌克兰这次暴力事件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
民族问题的诱因是地域经济发展问题,在我们已经熟悉的乌克兰东西矛盾之外,乌克兰的“南北”矛盾也日益扩大,克里米亚半岛和乌克兰南部寻求独立的风险不可忽视。
克里米亚海滨
乌克兰南北矛盾的历史相对较短,是2000年以后乌克兰向欧盟开放市场后出现的,其主要表现是南方港口的经济增长与北方的高失业、低增长导致的南北经济差异。尤其表现为克里米亚再次出现离心倾向。
乌克兰南方的港口濒临黑海,从苏联时代起黑海的港口就发挥了巨大作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1998年出版的《乌克兰的昨天和今天》记载“原苏联外贸总量的60%通过黑海”。进入21世纪后,亚洲与欧洲的海运航线繁忙程度飙升,以至于集装箱“塞满”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亚洲地区的发货人不得不寻求其他目的地,于是黑海沿岸港口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此外,把目的地改在黑海沿岸港口还可以节省6000公里的海上航程。从2000年后,首先是黑海沿岸的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开始大量接收来自亚洲的货物,随着该港口的吞吐量很快达到饱和,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乌克兰的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港口也成为“慌不择路”的亚洲货主们的新选择。其来势之猛,让这些港口有措手不及之感。
2007年,乌克兰伊利切夫斯克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3.3万标准集装箱,比2006年同比增长64%。乌克兰敖德萨港集装箱码头,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4万标准箱,同比上年增长逾32%……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目前乌克兰南部港口发展的主要阻碍已经变成港口吞吐量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货主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罗马尼亚港口卸货。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3年,其海运吞吐量比前一年仅增长1.1%,这主要就是由于上述的瓶颈问题,乌克兰政府当然知道南方港口将是该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这些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仍近乎于0,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它濒临崩溃的财政根本不足以提供这种支持。
由此,这一地区对基辅的离心倾向自然日益高涨。早在1991年就几乎走到独立边缘的克里米亚2月21日发表声明称如果乌克兰发生内战,该地区将寻求回归俄罗斯。
相比之下,乌克兰北方的发展没有如此强劲的动力,恶劣的经济状况导致了社会不稳定。这让历史上就纷争不断的乌克兰东西两部分的矛盾更加容易激化为民族冲突。
哈尔科夫附近某坦克修理厂,堆满被废弃的坦克,空无一人
从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工业一落千丈。仅以钢产量一项而论,1985年乌克兰钢产量达到历史最高,5500万吨。至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乌克兰产量跌至3300万吨。此后继续下跌,至今,据2013年乌克兰自己的统计,1-11月间乌克兰钢铁产量仅为2980万吨。
如此大幅的下跌,使乌克兰北方几个依靠煤铁重工业,尤其是苏联时代“养尊处优”的国防工业城市陷入危机。苏联时代生产过几万辆坦克的哈尔科夫坦克厂,具有研制生产洲际导弹技术的南方设计局、建造过航空母舰的黑海造船厂……目前都已到了苦苦挣扎的地步。这些企业曾经是乌克兰的重要经济支柱。
重工业衰败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大量失业人口。去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失业率5%,高于4%的国际一般公认的警戒值。但这还只是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实际的数字显然更高。
需要指出,失业潮在乌克兰西部造成的影响同样严重,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商贸和天然气收入大多进了寡头们腰包,并未惠及普通民众。
数量庞大的失业者和迅速下降的社会保障能力叠加,会带来什么样的破坏性后果,在“阿拉伯之春”中已经有充分的表现。失去工作,没有希望的年青一代特别容易被煽动起来。可笑的是,基辅街头的抗议者们还高挂着尤利娅·季莫申科的头像,好像完全没想到自己可悲的经济状况恰恰是这位美女总理为代表的寡头们一手创造的。
亚努科维奇的“走钢丝”政策已告失败
乌克兰目前人均GDP已经低于中国青海省,在2012年经济近乎于崩溃后,亚努科维奇的选择非常有限。
2009年,尤先科在GDP下跌幅度达14.8%的这一年,面对国内局势,采取了一招令世界惊讶的经济自“救”方式,就是将国家财政的80%分给国民,结果是一场闹剧。前车之鉴尚未远。在国内经济无法自救的前提下,亚努科维奇只能依靠外援,因而在两大金主——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呈现出摇摆不定的态度。
从亚努科维奇个人情况来看,他在苏联解体前是乌克兰一家国有运输公司总经理,和尤先科(曾任苏联国家银行乌克兰分行经济计划司司长)、季莫申科(苏联时代经济改革旗手,独立后任乌克兰石油公司总经理,后将其私有化成为能源寡头)等人都是从经济领域一跃成为政治领袖。某种意义上,乌克兰有今天,正是“经济学家”治国的恶劣典范。这些人实都亲西方,希望与俄罗斯保持距离。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并没有根本区别。只不过亚努科维奇还做着在欧、俄之间左右逢源的白日梦。
亚努科维奇加入欧盟的尝试终于触犯了俄罗斯的底线
尽管已经被西方国家指为“独裁”,但亚努科维奇决不轻言放弃“入欧”。这背后当然是西方国家价值不菲的援助,据世界银行网页资料称,他们在2013财年批准了乌克兰46亿美元的项目援助资金。除此之外,欧盟更直接向乌克兰承诺了更大量的援助项目。
但亚努科维奇的困境在于:与欧盟合作并不能抵消俄罗斯的影响力。能源问题、经贸联系问题、克里米亚问题……普京打出任何一张牌都足以让亚努科维奇小心应付。俄罗斯对亚努科维奇则是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向俄示好有奖励,反之则会被惩罚。亚努科维奇几次试探普京底线之后终于挨上了大棒,然后又因为自己的应对失措导致了政治危机,实在怨不得别人。
乌克兰历史上就是“四战之地”,二战期间苏德双方投入400万军力的第聂伯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至今这仍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发布《2012年乌克兰形势述评》,对亚努科维奇的这种摇摆态度可能导致乌国家安全遭受威胁有这样的评论:
“当前,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国内的多数专家,都对乌克兰的外交政策评价不高。乌克兰专家们认为,乌克兰政府现行的中立政策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乌克兰保证国家安全问题的尖锐性;乌克兰与欧美国家关系并未改善,而乌俄关系再次陷入危机,使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失去外部保证。”
“由于乌克兰处于‘灰色地区’,乌克兰想做双方的安全桥梁是十分危险的想法,因为桥梁上有时会过坦克,但也会被烧掉。”
基辅街头在燃烧,乌克兰在颤抖
“乌克兰国内普遍认为,乌克兰的不结盟地位只是一项临时的政策,是政府的技术性选择,是乌克兰在欧盟、永久性中立、欧亚一体化、加入北约之间进行最终选择的过渡阶段。乌克兰现行的中立政策可满足美国和欧盟的需要,但俄罗斯越来越反感这一政策。”
亚努科维奇看似“中立”,实则一方面借俄罗斯之力,试图避免西方迫使自己推行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从欧盟捞取经济援助,以抗拒俄罗斯的影响力。
这样的路线看似在俄欧之间游刃有余,实则同时得罪了俄、欧双方,注定他的执政根基要在俄欧来回撕扯下变成碎片。
经济上缺乏自主性,政治上又存在摇摆,亚努科维奇自己也不是一个强势的领袖,乌克兰找不到出路。而这次的政治动荡又与此前几次不同。此前几次乌克兰政治动荡实际上是寡头们之间的相互倾轧。而这一次,他们没能把好门,把民族问题、极端主义这些毁灭性猛兽给放了出来。而亚努科维奇在动荡开始后一系列的昏招又使局势不断升级,终于走到了今天失去控制的地步。
乌克兰局势前景
乌克兰的右翼思潮泛滥不是一天两天,乌克兰的政治家们对此有责任。很大程度上,乌克兰近年来的政治动荡都有利用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转移民众对寡头不满的潜在动机。在这一次的动荡中,根据形势发展来看,反对派政客们大概本以为可以像往常一样,挑动街头政治,赶亚努科维奇下台,再次上演已经顺利演练两次的“换马”大戏。但最后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们挣脱了反对派政治领导的缰绳,开始肆意妄为。换句话说,反对派与政府一样,已经丧失了对广场行动的领导权。
乌克兰民族分布图
这次的事件一直到今年1月,尚有转圜可能,当时亚努科维奇和反对派双方对于事情都抱有幻想。但反对派认为亚努科维奇的让步意味着软弱,只要继续施压就能大获全胜。亚努科维奇则突然发现自己阵营中居然还有如此多的人同情对手,一时阵脚大乱,昏招迭出。
上周,亚努科维奇做出让步:解散议会,让反对派政治领袖出任总理。然而斗争双方都惊讶的发现:广场上的人并不在乎这些,在俄罗斯给予亚努科维奇100亿美元援助,反对派政治领袖接受总理提名两个消息的刺激下,独立广场上爆发了最严重的冲突——极右暴徒要的只是血流成河。至此,反对派收不了手,政府方面也只有继续被动应付。今天亚努科维奇的进一步退让究竟能否平息事态恐怕还需观察。
斗争发展到这个地步,当权派方面在撤换一个陆军总参谋长后,军队依然按兵不动,说明亚努科维奇远不是强力领袖人物。今天欧盟和俄罗斯也在事情即将发生最坏情况的危险面前联合起来,迫亚努科维奇放弃抵抗,他的戏终于唱不下去了。
1991年,南斯拉夫民族构成图
当暴力跳上舞台之后,人们突然发现,意识形态不是乌克兰斗争的主要问题,亲俄和亲欧也并非根本问题,乌克兰最大危险是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以及日益营垒分明的各个民族之间冲突的全面爆发。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大家也很熟悉——南斯拉夫内战。不过幸运的是,目前西乌克兰尚未形成自己的有力武装。欧盟这次也没有像当年在南斯拉夫解体后一样大力援助冲突一方,导致局势彻底失控。或许基辅还有避免遭遇萨拉热窝那样悲惨命运的机会。
在这个危险的当口,欧盟已经紧急踩下刹车——毕竟乌克兰如果变成战场,对于经济已经不景气的欧洲将是又一个沉重打击;俄罗斯也放弃了和自己貌合神离的亚努科维奇,以求尽快平息事端;而对于美国来说——Fxxx the EU!(去他妈的欧盟!)这就是它的真实想法。
亚努科维奇最新的让步并未能让基辅街头的抗议者散去,乌克兰仍未摆脱危险
不过,欧盟内部又何时成了铁板一块?波兰在乌克兰问题上就从来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现在作为“新欧洲”的“老大”,波兰又在政治上倾向美国,所以它到底会扮演什么角色,恐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次亚努科维奇同意提前大选的消息就是波兰总理最先放出的,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具体细节,可能以后才能慢慢了解。
中国怎么办?
事已至此,我们中国能做什么呢?中国有在乌克兰扮演一个“积极的和事佬”角色的机会。中国不久前给了乌克兰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向克里米亚承诺出资30亿美元扩建港口,还帮助乌克兰进行农业基础建设……这让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发言权日益提高。亚努科维奇甚至曾希望借助中国的帮助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可以说,中国在乌克兰可以发挥“让天平更稳定”的作用,避免乌克兰在俄欧之间失去平衡,乌克兰的领导人应该能看到这种可能性。
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将可以借乌克兰这具天平,在欧洲设下一个“钉子”,充分发挥大国的外交能量,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混乱局势是否能够随着亚努科维奇的投降结束,还有待观察。如果发生最糟糕的结局,中国无疑会遭到很大损失。与三年前阿拉伯之春不可同日而语,而今我们需要积极促使乌克兰这场暴虐的大火尘埃落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堵开源
-
“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评论 46“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评论 109“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评论 84他放话:我们在努力“拆散”中俄 评论 286敷衍应付、屡查屡犯!7家医院被国家医保局点名 评论 208最新闻 Hot
-
“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
普京:我们还有新型导弹库存,可随时使用
-
“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
所谓“中立”?瑞士高校对中国学生下手引发广泛担忧
-
“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
特朗普要秋后算账?
-
涉华问题,立陶宛新总理最新表态
-
他放话:我们在努力“拆散”中俄
-
“决定性胜利”,无限期推迟
-
得州州长连发4条“反华”命令,中使馆驳斥
-
加拿大也来这一套:加钱,中国…
-
墨西哥总统:我们不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后门
-
“这是对西方的警告”,欧洲听到了
-
“留给外国车企的时间不多了,打不过就加入”
-
欧尔班无视ICC:将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
-
波兰高官催欧盟成员国打钱:我们军费已达GDP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