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60秒到百秒量级的跨越
关键字: 人造太阳中国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据央视网7月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我国的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上百秒的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 央视新闻截图
这个高11米、直径8米、重达400吨的大科学装置就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经过多年研究,科研团队成功攻克了一批国际共性难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5000万度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1.2秒的高约束运行,实现了从60秒到百秒量级的跨越。
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基本运行模式,也是未来反应堆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国际重要的长脉冲核聚变实验平台,EAST超导托卡马克高约束放电时间实现百秒量级的突破,将为我国下一代核聚变装置的建设和国际核聚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ITER计划由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这一计划的参与国之一。
EAST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于2007年通过国家验收。它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实验成果,比如在去年11月,EAST就成为了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13年04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技术人员在“中国首个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装置内工作 @视觉中国
据了解,ITER将采用射频波主导的低动量注入运行模式以及主动水冷的钨偏滤器结构。EAST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备这两大特色的且具有长脉冲运行能力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其稳态运行模式将为ITER和未来核聚变反应堆提供重要参考。
近年来,EAST相继完成了辅助加热、钨偏滤器、等离子体物理诊断等系统的升级改造,克服了加热与电流驱动、分布参数测量等关键技术难题,深入研究和基本解决了射频波耦合、高约束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物理、低动量条件下加热和电流驱动下输运、杂质输运和控制等一系列稳态运行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为实现长脉冲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原标题:中国“人造太阳”装置取得重大突破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焕宇
-
最新闻 Hot
-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
又提金砖,特朗普竟吹嘘…
-
“这对我们非常不公平”,他俩“罕见分歧”
-
仅仅10年前,中国游客还在东京秋叶原抢马桶盖
-
“不要担心补贴打水漂,消费乘数效应比修高铁大得多”
-
“欧洲登月计划危,中国人怕是要捷足先登了”
-
日本喊疼:很难遵守中方出口管制,这不止针对美国啊…
-
“傻不傻,要能赚钱我们早开采了”
-
“比中美都慢得多,老欧洲快被抬进博物馆了”
-
有人委屈了?“美国不让说俄罗斯‘侵略’”
-
乌克兰禁了特朗普的平台?
-
“电锯裁人魔”:大家玩得开心!
-
英国新任驻华大使是他?会说普通话,父亲是前香港总督
-
“美国不上桌,中国就上了”
-
白宫:期待击败即将成为第51个州的加拿大
-
“在美中国人”PK“在华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