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医学奖将揭晓 华裔科学家张远及其丈夫为何成热门人选
关键字: 华裔科学家张远诺贝尔医学奖卡波济氏肉瘤病毒屠呦呦据中新网报道,从10月2日开始,2017年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在随后的八天内,医学奖、物理学奖等多项大奖的结果将陆续揭晓。北京时间今天(2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揭晓。
不久前,美籍华裔科学家张远和丈夫帕特里克·摩尔,两位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由于一起发现了卡波济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摘取了2017年科瑞唯安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引文桂冠奖”。这一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奖项自 2002 年首度颁布以来,已有 43 位该奖项得主荣膺诺贝尔奖。
“在科学史上,目前总共发现了大概7个导致人类肿瘤的病毒,他们夫妇就占了2个。”上观新闻 图
卡波济氏肉瘤病毒究竟是什么?这一发现有何科学意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
2015年摩尔教授来华访问时和蓝柯研究员、梁小珍研究员合影。采访对象提供
一般不像典型的恶性肿瘤发展那么快
“80年代初,人们一度以为卡波济氏肉瘤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蓝柯说。其实早在1872年,一位匈牙利的医生莫瑞兹·卡波济,就曾经描述过这一肉瘤疾病的症状,其后这种疾病就以他的姓氏命名。这位医生发现,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些老年人皮肤上,出现过这种颜色很深的肉瘤,主要是在手、上臂和小腿等肢体末端。这种疾病在当时很罕见,其病情发展得很缓慢,并不像一些典型的恶性肿瘤发展那么快。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出现以后,人们发现,这种肉瘤在艾滋病人身上是高发的。而在这些病人身上,肉瘤的发展也比较快速,常常能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当时甚至有人认为这一肉瘤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
直到1994年,张远和丈夫帕特里克·摩尔,从这一肉瘤当中鉴定到了新的核酸序列,发现是一种新的疱疹病毒DNA序列,从而为卡波济氏肉瘤的病因验明正身,明确了这种病毒和艾滋病毒是不一样的,并称之为卡波济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KSHV),后来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8型。
这一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性传播和密切的生活接触等。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一般情况下单独由它引发的肿瘤的恶性程度远不如常见的一些癌症,很多病人都能够正常地生活。科学家发现,这一肿瘤在免疫力低下的艾滋病人当中进展却非常迅速,这是由于KSHV和HIV共同感染引起的典型表征。
自从针对艾滋病病人的鸡尾酒疗法出现后,不仅可以重建艾滋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间接地对于艾滋病人并发的卡波济氏肉瘤的治疗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这一疗法也因人而异,有的病人肉瘤并没有消退,但有的病人病情得到了控制,甚至有个别病人的肉瘤就此消失。
美国匹兹堡大学官网上对张远教授的介绍。
打开了一扇研究之门
卡波济氏肉瘤病毒的发现有何科学意义?蓝柯认为,对于一种疾病来讲,搞清楚它的病因意义重大;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来说,掌握病毒的序列结构、传播规律等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预防和治疗无从下手。
在张远和帕特里克·摩尔发现卡波济氏肉瘤病毒之前,人们对于这种病毒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可以说打开了一扇研究之门。这一发现对于全球公共卫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目前在非洲一些地方,这种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甚至高达30%到50%,而每年都会新增3-5万卡波济肉瘤病人。
此外,卡波济氏肉瘤是艾滋病人经常会并发的一种肿瘤,加上病人免疫力低下,肿瘤会扩散得很快,加速了病人死亡。有了这一发现,对于有针对性地发展该肿瘤的防控手段是大有裨益的。
目前,对于卡波济氏肉瘤病毒的感染机理,科学家尚未完全阐明。全世界现有一百多家实验室专注于此研究,其中以美欧国家居多,我国大概有十多家实验室从事这一方向的研究,我国部分地区也存在该病毒的流行。
敢于涉足“无人区”
张远195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2012年和帕特里克·摩尔同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尽管蓝柯和张远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他10多年前初涉这一研究领域时,偶尔会给张远发邮件请教一些科学问题,对方都会热情及时作答。“我和张远的先生帕特里克·摩尔倒是有几次近距离的接触,感觉他学术视野比较开阔,立意也很高。”蓝柯说。
除了1994年卡波济氏肉瘤病毒的重要发现,帕特里克·摩尔和张远在2008年还鉴定了另外一种导致皮肤肿瘤-默克尔肉瘤的病毒。“在科学史上,目前总共发现了大概7个导致人类肿瘤的病毒,他们夫妇就占了2个。”蓝柯说。
2014年,国际卡波济氏肉瘤学术会议在中国举办,因为是卡波济氏肉瘤病毒发现20周年,特邀了帕特里克·摩尔与会。会议主办方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蓝柯时任上海巴斯德所副所长,和生物物理所邓红雨研究员共同组织了那次会议,因此和帕特里克·摩尔有过不少交流。后来在2015年,上海巴斯德所又专门邀请了帕特里克·摩尔来做学术报告。
给蓝柯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帕特里克·摩尔总是尝试在科学的源头上做研究,也总是切中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拿卡波济氏肉瘤病毒来说,当时学界对于这种疾病了解的非常少,而这对夫妻却敢于涉足“无人区”。
蓝柯至今记得,10多年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帕特里克·摩尔在听完别人的报告后,总是会积极地提问题,有时甚至不留情面。他也一直鼓励年轻人要敢想敢闯,比如对于卡波济氏肉瘤病毒来说,最有效的可能还是疫苗的研发,他就经常鼓励年轻科学家去开拓这方面的研究。
延伸阅读 诺贝尔奖开奖周拉开帷幕:奖金提高 中国能否再拿奖?
据中新网报道,从10月2日开始,2017年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在随后的八天内,医学奖、物理学奖等多项大奖的结果将陆续揭晓。今年的诺奖到底有何看点?到底哪些人有机会最终折桂呢?
8天开6奖:文学奖时间待定
首次诺贝尔奖于1901年开始颁发,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其主要涵盖诺贝尔在遗嘱中设立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类奖项。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决定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开始颁发。
资料图:诺贝尔奖章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信息,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北京时间2日17时30分;物理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北京时间3日17时45分;化学奖揭晓时间最早为北京时间4日17时45分;和平奖揭晓时间最早为北京时间6日17时;经济学奖的揭晓时间最早为北京时间9日19时。
而备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时间目前尚未最终确定。按照往年规律,文学奖通常在化学奖公布的次日揭晓。
历经百余年:数百人接受荣誉
据官方统计,1901年至2016年间,诺贝尔奖各类奖项共计颁发了579次,累计获奖人次为911。其中,物理学奖颁发次数最多,为110次。由于少数个人与机构获奖次数不止1次,故实际上共有881人以及23个组织获得诺奖。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共计获奖人数最多,为211人。
此外,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59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获奖时已90岁。不过,2016年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其中最年轻的65岁,多数人超过72岁,“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自1901年以来,有一些年份部分类别的诺贝尔奖未颁发,共计49次。大部分未颁奖的年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其中,诺贝尔和平奖未颁发的次数最多,为19次。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6年,诺贝尔奖共颁发给女性49次,其中居里夫人获奖2次,因此共计48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奖。还有两位科学家获得了两次不同的诺贝尔奖:居里夫人(1903年获物理学奖,1911年获化学奖)以及莱纳斯•鲍林(1954年获化学奖,1962年获和平奖)。
奖金有提高:中国人能否再拿奖?
在这其中,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凭借对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当年的生理学与医学奖。今年还有没有中国人再度获此荣誉?在答案揭晓前还未可知。
资料图:屠呦呦 图片来自中新网
而这主要是因为诺贝尔奖评选的全过程保密,除公布最终获奖者的名字外,候选人名单在50年内都不对外公开。即使过了这一时限,也仅供研究诺贝尔奖的专业人员查阅。
获奖名单公布后,奖金数额也是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诺贝尔奖的奖金主要通过管理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产来获得,该基金会曾以财务问题为由,2012年把奖金从此前的1000万克朗减少至800万克朗。
不过,据诺贝尔基金会25日对外公布的最新消息称,从今年(2017)起,诺贝尔奖各奖项奖金提高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2万元),增加后的奖金将达到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针对此次提高奖金,诺贝尔基金会解释称是因为财务状况得到了改善。
资料图: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图片来自中新网
各方预测:今年荣誉到谁家?
每年10月开奖之前,各大机构都会发布对当年诺奖热门人选的预测,博彩业也总是不失时机地开出盘口,供普通民众赌上一把。
其中,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公布的名单最为引人关注。该奖项按生理或医学、物理、化学、经济四个领域分类,根据研究人员所发表成果的被引用频次,来分析和预测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自2002年以来,其已经成功预测了数十位诺奖得主。
围绕即将揭晓的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全球最大规模博彩公司“英国立博”(Ladbrokes)的得主预测榜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27日排在第二位。榜首是现代非洲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肯尼亚男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
不过,虽然2015年位列“立博”榜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斩获诺奖,但去年获奖的是排名并不靠前的美国歌手鲍勃・迪伦。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超一半被中国掌握,美媒慌了:北约危 评论 32特朗普想“开疆拓土”,这也能扯上中国? 评论 58美国盯上非洲,最害怕中俄戳穿... 评论 75“如果我是特朗普,就再搞‘尼克松访华’行动” 评论 265美政府审查最后一刻仍无共识,球踢给拜登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埃尔多安最新警告:放下武器,否则将被埋葬
-
距离导弹30米!差点打下第二架...
-
“他们对自己国家都没办法,就别说‘自由世界’了”
-
美情报官员声称:派兵援俄是朝鲜主动提出的
-
超一半被中国掌握,美媒慌了:北约危
-
效仿特斯拉,丰田欲在华独资建厂?
-
“中国卫星给美国带来一场壮观的灯光秀”
-
又污蔑!特朗普内阁人选:就是停止资助中国
-
特朗普话音刚落,丹麦:北极国防开支得加大
-
美国盯上非洲,最害怕中俄戳穿...
-
“如果我是特朗普,就再搞‘尼克松访华’行动”
-
“君主制废除50年了,还有人鼓吹高贵血统…”
-
他将被引渡至美国,曾因训练中国飞行员遭“诱捕”
-
中国AI几个月就弄通了,“我们很惊讶”
-
“特朗普: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全都要,买买买”
-
美政府审查最后一刻仍无共识,球踢给拜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