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航“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即日起可邮件预约
关键字: 月宫一号开放参观月宫一号预约科普基地月宫一号【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4月1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发布通知,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之际,北航“月宫一号”科普基地4月22日至23日向公众开放,即日起接受电子邮件预约,预约方法详情附后。
由于“月宫365”实验(自2017年5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正在进行中,为不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因此仅允许预约成功的参观人员进场。
志愿者在“月宫一号”参与“月宫365”实验(新华社、科学网图)
“月宫一号”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红教授团队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是为了集成验证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单元技术、研究系统基础理论和方法、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调控技术而建立的大型地基实验系统。
“月宫一号”,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目前仍正在进行的“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2018年5月10日结束。2月16日,在“月宫”实验进行到第280天之际,正值农历春节,志愿者们还自己包饺子过年。
“月宫一号”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红教授团队于2013年10月研制成功,并于2014年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上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
舱内闭合度达到了97%,循环再生了100%的氧气和水、55%的食物。这为我国空间站设计提供了重要实验支撑。
科学网博客图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应用到空间探索前必须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实验。
据刘红教授此前介绍,“月宫一号”一期包括1个综合舱和1个植物舱,总面积100平方米,总体积300立方米,可满足3人生命保障需求。综合舱包括居住间、人员交流和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昆虫间。植物舱分隔为2个植物间,可根据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独立控制环境条件。“月宫一号”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中,在植物舱中完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乘员们栽培了5种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1种水果。
乘员们收获粮食、蔬菜、水果和黄粉虫,自己加工并食用。综合舱中人、动物和废物处理产生的富二氧化碳空气经净化后送达植物舱,供植物光合作用;植物舱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富氧空气净化后送到综合舱供人和动物呼吸,并提供废物处理所需氧气;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净化后,一部分经系统补充微量元素后送到综合舱满足人的生活用水,其余与净化后的生活废水和尿液一起用于植物栽培。由此,形成一个闭环生命保障系统。
黄粉虫为志愿者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
经过升级后,如今的“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5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可实现4人所需的全部氧气和水、大部分的食物在系统内循环再生。
今年1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换班以来,4名志愿者已在“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实验顺利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打破世界纪录。
翻页附“月宫一号”视频资料及电子邮件报名须知。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04_13_453611.shtml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最后更新: 2018-04-13 15:54:22
-
超级高铁首批全尺寸管道将展开真空悬浮试验
2018-04-13 11:25 科技前沿 -
除了阅兵,习近平在三亚还看了这些大国重器
2018-04-12 23:04 科技前沿 -
去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2600亿美元,“甩开”石油近千亿
2018-04-12 18:55 中国经济 -
我国科学家开创第三类存储技术,比U盘快万倍
2018-04-11 20:03 科技前沿 -
微信、QQ将暂停短视频APP外链直接播放
2018-04-11 16:12 网络监督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1组卫星
2018-04-10 15:20 航空航天 -
北斗地图APP上线?别被忽悠了!
2018-04-09 21:46 北斗照耀 -
中国科学家世界首次发现配方,让体细胞“返老还童”
2018-04-06 14:19 科技前沿 -
2万头猪因蝙蝠暴亡,这个死磕SARS的中国科研团队又出手了
2018-04-05 09:26 医学 -
美团创始人谈收购:摩拜是少有的中国原创
2018-04-04 10:05 -
库克这句补刀让小扎怒了:油嘴滑舌!
2018-04-03 18:01 美国一梦 -
我国首个5G电话打通 可商用5G手机预计明年推出
2018-04-03 06:32 -
记者反复追问天宫一号是否“造成损害” 中方回应
2018-04-02 19:02 航空航天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2018-04-02 09:0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龙11000”潜水器2000米级海试成功
2018-04-01 22:26 科技前沿 -
威尔·史密斯约会机器人索菲亚!这场面除了尴尬,还有点恐怖
2018-04-01 16:03 观网看片 -
天宫一号,收到请回答!
2018-04-01 11:07 航空航天 -
我国首次在东南太平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 刷新纪录
2018-03-31 21:27 -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公开: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2018-03-31 18:52 航空航天 -
上海首条无人驾驶APM线正在试运行
2018-03-31 09:27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1彩礼的本质是对“出嫁女儿/上门女婿难以在父母身边尽孝道”的补偿!评论 139 赞 62“老外你过来”——从2025年白男在中国的待遇说下中国的物质崛起和精神崛起评论 123 赞 473吊带热裤没人敢穿,谁让我们变保守了?评论 112 赞 44中国人别被美国表面消费数据欺骗,美国真实商品消费能力远低于中国(转载)评论 95 赞 805当两个女人聊起私密话题,邻座该怎么办评论 61 赞 56中国首例!上海医生有望治愈帕金森病评论 54 赞 407会心一笑,美日关税谈判,互赠“中国制造”伴手礼!评论 46 赞 658绕过蒙古国,中俄天然气二号线直通方案首次曝光!评论 43 赞 249歼-50高清照传出:突出高空特性,会是全球首款舰载六代机?评论 41 赞 3210我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套利了很多年,现在香港人全来了评论 33 赞 23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