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府被曝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齐倩邮箱:qiqi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25:27(观察者网讯)美国政府一再鼓吹对华供应链“脱钩”,并施压外企将产业链转移出中国。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3日报道,一名香港行业领袖透露,美国还要求一些出口商遵守“不成文规则”,即不得在中国内地或香港注册公司,必须在新加坡注册,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全面抵制。
报道称,近年来,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大幅减少所谓对华供应链依赖,迫使一些企业切断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联系,并减少对华原材料进口。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吴国安日前接受对话时称,美国已经开始要求最近将业务转移到越南的当地出口商遵守“不成文规则”,在新加坡注册公司,并指定一名来自新加坡的代表。
他表示:“对于在越南新成立的公司,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允许在香港或中国内地注册。他们必须在新加坡注册并由一名新加坡指定代表办理业务。如果这些新出口商在内地或香港注册他们的公司,他们将得不到美国的任何订单,并将受到全面抵制。”
《南华早报》称,近年来,受美国所谓对华供应链“脱钩”的压力,一些外资进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并建立业务。但吴国安指出,由于越南经济紧缩、高通胀和高利率,美国买家在越南的订单减少了60%。
新加坡,图自视觉中国
不过,多名行业领袖表示,要在中国以外实现所谓“供应链多元化”并非易事,因为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难被取代。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称,美国在脱钩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始于几年前,当时香港出口商被告知要减少在产品中使用中国内地制造的零部件或原材料。
“当时美国要求香港的出口商,如果想获得订单,就要到2026至2027年将中国内地制造的零部件比例降至40%以下,”林宣武称,“但很多公司表示,很难在国外采购原材料”,他相信美国买家最终会让步,因为没有除中国外的其他可行的选择。
林宣武强调:“在生产原材料方面,中国拥有非常稳定的供应链,无可替代。最终,(美国)买家将被迫向他们的国家解释,他们将不得不做出让步。”
谈到美国要求香港出口商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时,林宣武认为,影响非常有限。他解释称:“(供应链)脱钩的影响根本不重要。如果一家公司得到香港投资者的支持,那么无论他们在哪里注册公司,利润最终都会进入他们(香港投资者)的口袋。”
美国服装鞋类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拉马尔(Steve Lamar)同样表示,面对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美国企业正在实施一代人以来规模最大的“采购多元化”进程,但中国市场仍将十分重要。美国服装鞋类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代表1000多个全球品牌。
“还需强调的是,随着中国继续成为大型的时尚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仍将站在任何成功努力的最前沿,以确保该行业实现基于科学的脱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拉马尔接受对话时指出,鉴于中国仍将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市场,美国公司应确保在中国遵循负责任的采购和生产实践。
对于目前出口商面临的局面,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部副总监陈永健称,相较于对华供应链“脱钩”的说法,他更愿意称之为供应链重组,并认为出口商正经历重建供应链时的“阵痛”。
陈永健表示:“对此没有理由担心。我不会称之为对华脱钩,这只是全球供应链的某种战略重组。”他随后指出,“开展业务和解决地缘政治紧张问题有许多灵活的方式”,并举例称,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企业可以通过在墨西哥设立办事处进入美国市场。
美政府和部分西方国家近年来频频鼓吹对华“脱钩”。11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成立白宫“供应链韧性委员会”,并公布30项新措施,“以加强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供应链”。拜登宣称,美国“永不放弃”,甚至预测称50年后历史学家将把“这一刻”视为“美国赢得21世纪竞争的开始”。
在拜登发表讲话的数小时后,11月28日,中国举办首届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南华早报》注意到,尽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国政府一再鼓吹供应链“脱钩”,但美国企业依然对首届国际供应链博览会表现出极大热情。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数据,在此次展会上注册的境外参展商中,美国参展商占到了25%。
美企对中国首届国际供应链博览会表现出极大热情,图自视觉中国
此外,英国《经济学人》周刊11月14日曾刊文称,西方国家主张的“多元化”政策确实改变了全球供应链,但远没有达到西方国家想象中“排除中国”的效果。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分析,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其源头却基本没有改变。
文章指出,美国企业“供应链多元化”的举措并没有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只是让更多亚洲贸易商成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中间人”。例如在信息技术行业,尽管中国供应商的美国客户份额有所下降,但印度、越南等其他亚洲地区的公司正从中国采购更多产品,然后向美国出售更多产品。
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表示,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工商界的必选项,得益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继续投资中国、生根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供应链- 责任编辑: 齐倩
热门评论 9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98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全部楼层迷茫的山路世界级的影响力,最底层是经济,经济之上是科技,科技之上是文化,文化之上是政治,政治之上是军事。越往上,就越难以容下两个主体。任正非说,登到珠穆朗玛峰,两者就面对面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现在,中美之间刚刚上升到科技层面(半山坡)的对抗,还是能容下两个主体的,有一天进入到文化和政治对抗的阶段,军事对抗就不远了。封杀孔子学院; 对中国搞意识形态价值观外交; 奥巴马时代70%军力重返亚太,包括2015年南海仲裁双航母对峙乃至如今的自由航行等等。
文化,政治,军事的对抗早就开始了。对抗的结果是让美国重新认识到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对他自己的能力做了更务实的评估,所以美国迫切的推动拜习会以及寻求军事护栏的举措在对抗期间顺理成章的一一发生了。
- 中国应该开始考虑在新加坡驻军并设立安全机构。否则迟早有一天美国利用新加坡来割中国的韭菜。
- 中国呢
- cv-2列克星敦公知:美国法律健全,中国这种不成文的“打招呼”在美国就不会存在。这不也是一种“创新”么?
- 无论拜登怎样花言巧语,亡我之心不会死!
- 全部楼层云起云落也就是你信信的人非常多的,不然哪来上月的见面?
- 美国把中国当作敌人已是美国整个上层的共识,所有的谈判,协商,交流都只是过程,别以为人家就没有五年,十年规划。如果中国没有真正把美国当作对手看待,而总是想着什么经济是压舱石,可以共同发展,什么互惠互利,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当量变引发质变,美国人觉得毁掉中国付出的代价是值得时,它会不惜一切下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骨子里不缺用任何手段,拼命一博的基因,它们本来就是三大蛮族之一,狡诈,阴狠,背叛,博命就是特长。而东亚文化受儒家影响太深,太久远,总是想着仁,善,已所不欲勿施与人,选拔政治人才的品质标准也与美式大相径题。按中国人之间打交道的方式与西方交往会吃大亏的。别人从不认为毁诺,背叛,强迫,抹黑,虚伪等行为是恶劣,反而觉得天经地义,你斗不过我你活该。我们总是在应付别人针对我们的搞事,总是在反驳别人虚构抹黑我们的话题,总是在付出巨大成本“友好”某国几年,换个人又剑拔弩张。内外宣传一片大好,繁华似锦,老百姓汗流侠背,埋头苦干,有钱有权人竞相出国移民。如果某天内外交困,像半岛北方一样“苦难行军”么?
- 美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吗?
- 美国决心掀桌子,可是桌子的重量是不是有点重了!
- 欢迎,且热烈欢迎这种脱钩!事实上,这是对人类负责!
- 全部楼层guan_16359092021528新加坡就是欧美金融寡头设在东亚地区的桥头堡,靠给东亚各国的土豪洗钱为生,谁都看的出来,一个水都不够喝的地方能有这么多的财富?是他们创造的吗?原来是香港李家坡两个地方,现在香港不敢用了,怕漏底,改到坡县去洗脏钱,不就是这会事情嘛,何必藏着掖着?这样的新加坡只能沦为骗子皮包公司的天堂,查查那个黄循财是不是跟骗子皮包公司有关联
- 强盗变身成流氓!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使得出来!!!
- 被威胁、欺骗办法却不多,长此以往美国的战略部署效果将显现!
- 傅斓珂此评论已被屏蔽不觉得魔幻吗?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老蒋才对日宣战的境况?
- 全部楼层guan_16448333061398双方都没有放松,都在不断的对对方战略进攻,我们一样没停,只是说过去哪些对外资优惠的政策,可以重新考虑了,也别把他们当多大一回事他们带来的技术在未来看来也是有限,来我们欢迎走我们也要欢送。你就是楼上说的那一种
- Camper-yy不要总想着脱不了钩,经济对政治的作用力有多大,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脱钩是肯定的,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 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 cv-2列克星敦公知:美国法律健全,中国这种不成文的“打招呼”在美国就不会存在。美国这套类似当年他们对付苏联的手段,苏联当年出口石油是大宗,赚了很多钱,然后美国联合沙特,大规模的生产石油,把石油降价到几个美元,导致苏联收入大幅减少,入不敷出,最终导致苏联内部瓦解(我们当时一样出口石油获得外汇当时对我们影响也不小)。
现在不过是换了一个办法,美国认为我们赚钱靠的是低端劳动力,他就认为可以扶植越南印度之类来取代我们,然后让我们失去出口的竞争力,和对付苏联一样,只不过那个没那么简单,苏联的石油,沙特很快就可以取代了,而制造业产能没个五到十年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人员培训各种,中国巨大产能是30年建立起来的你要搬走,起码五到十年还是要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这十年取代美国的高科技位置把他拉下来。
美国要对付我们没那么容易,但是我们也要抓紧了。 - 渐进式脱钩正在进行。
- 不要总想着脱不了钩,经济对政治的作用力有多大,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脱钩是肯定的,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
默克尔一句话,东欧四国炸了锅 评论 186“环保少女”对以色列火力全开 评论 243阿根廷提升高粱出口标准:就算得罪美国,也得卖给中国 评论 157印度政府智库:没中国市场,那毫无意义 评论 1511中秋节,在西贝吃了顿团圆餐评论 183 赞 72这种把人脖子搞断的“拼抢”…真没必要吧评论 126 赞 63中国必须建设强大的软件产业评论 89 赞 166我们摆上餐桌的每一盘猪肉,都让本土猪更加濒临灭绝评论 77 赞 77日本23个科学诺贝尔奖大幅领先中国,但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幅甩开了评论 68 赞 178小国生存不易!它遭遇了第五次“颜色革命”评论 64 赞 849中国游客超“抠搜”旅游震惊日媒!特种兵式一日游,甚至去超市买打折食品!评论 64 赞 510德国提议将退休年龄提高至73岁,如何看待?评论 64 赞 1最新闻 Hot
-
为和平奖拼了?“特朗普要求主持,还不让中方在场”
-
中国获全票接纳,“美国关门,中国敞开大门”
-
“历史性超越!中印贡献巨大”
-
默克尔一句话,东欧四国炸了锅
-
新当选市长遭持刀袭击身受重伤,德国总理发声
-
李在明夫妇时隔8年出演综艺,在野党发难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
高价买AI报告翻车,澳政府嘴硬:不影响
-
“不确定性将非常大,她几乎没有好的选择”
-
看到洪水冲毁桥梁竟大声讪笑,台官员被批“冷血”
-
马杜罗:“恐怖组织”企图嫁祸
-
“环保少女”对以色列火力全开
-
阿根廷提升高粱出口标准:就算得罪美国,也得卖给中国
-
白宫AI顾问急着辩解:我不软,对华很硬
-
丢了中国市场,美国全球“找补”:印度也买点吧
-
“首场会谈在‘积极气氛’中结束”
-
在亚太地区,从实力角度看,日本是美国代理人的不二之选,但日本面目过于狰狞,于是新加坡便有了机会。
观察新加坡,可从《联合早报》入手。该报的前身是1923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胡文虎先生创办的《星洲日报》,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联合早报》现在归新加坡政府主管并提供经费支持,所以它的言论代表了新加坡政府的观点。该报经常对中国事务指指点点,发表一些阴阳怪气的文章,但了解其背景后就不觉得奇怪了。
不知道美国这么干叫啥,不过我相信“他们”会起个好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