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龙芯3A4000工艺不变性能翻倍,怎么做到的?
最后更新: 2019-12-26 09:30:01【文/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铁流】
日前,龙芯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龙芯中科2019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这次大会最大的亮点就是龙芯发布了3A4000处理器。
3A4000与3A3000一样,都采用28nm工艺,虽然工艺相同,但在性能上实现了性能翻倍。相对于那些在性能提升上高度依赖台积电先进工艺和国外技术支持的CPU,龙芯完全依靠自身的设计能力实现CPU性能翻倍,这在国内是极其罕见的,充分证明了自主研发后劲,展现出龙芯厚积薄发的功力。
龙芯28nm CPU超越16nm ARM CPU
芯片的性能主要在芯片的设计和芯片的制造,就设计这一块,主要靠IC设计公司,就制造这一块,则主要仰仗台积电这类晶圆厂。诚然,部分设计工作和制造结合的很紧密,如果磨合的好的话可以威力倍增,比如英特尔用45nm工艺就可以把CPU主频做到2.5G以上,而国内ARM阵营IC设计公司把CPU做到2.5G以上则需要台积电7/10/12/16nm工艺配合。
因此,如果一家公司采用落后工艺,CPU性能反而超越了采用先进工艺的CPU,那么,这足以说明这家采用落后工艺的CPU公司,其具备比较强的CPU设计能力。就这一点来说,龙芯与国内ARM阵营的友商就形成了这种对比。
以某ARM CPU来说,其IPC在过去5年里提升相对有限,堪称英特尔挤牙膏:
2014—2015年的某款CPU(28nm)单核性能为11左右(@2G),换算一下5.5/G;
之后的一款多核服务器CPU(28nm)的单核性能为12.4(@2G),换算一下6.2/G;
之后把工艺换成了16nm,出了一款多核服务器CPU,单核性能为13(@2.4G),换算一下5.4/G;
最近出了一款四核桌面芯片,2.6G主频下定点16.5,换算一下是6.3/G。如果主频满血到3.0Ghz,那么定点应该在19分左右。
另一家ARM CPU,其采用16nm工艺的时候,一款是买A57做SoC设计,还有一款是买A72做SoC设计。即便是A72那一款,单核定点成绩也在17至18左右。
相比之下,采用28nm工艺的龙芯3A4000,单核定点18+(@1.8G),2G主频下可以达到20+。
之所以在主频落后的情况下,龙芯还能在性能上反超,根源就是龙芯在微结构设计水平上具有较强的能力。CPU的性能,不能只看工艺和主频,微结构设计水平也非常关键,当年英特尔P4处理器主频高达3G,但性能就是不行,并荣获“高频低能”的“美誉”。这两款ARM CPU性能略逊色于龙芯3A4000,主要就是其微结构逊色于龙芯设计的GS464V,因而导致其主频更高,但芯片性能略逊一筹。
龙芯延用28nm根源是囊中羞涩和发展规划
不知为何,一些媒体因为龙芯采用28nm工艺就鄙夷龙芯技术不行,然而,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上28nm工艺还是7nm工艺,技术方面的因素偏少,钱方面的因素偏多,一些公司财大气粗,或者获得国家资源倾斜较多,自然有钱用台积电先进工艺。而龙芯在体量上无法与大公司相比,在获得国家扶持方面也非常有限,在十二五之后,核高基等顶层设计重点扶持技术引进的X86和ARM CPU,技术引进企业获得了鼎力扶持。
由于国家断奶,龙芯只能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依靠自己赚取的利润和投资人的注资过日子。直到2015年,终于实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有国家队背景的几家CPU公司中,拿不到政策资金补助,反而只能去拿横琴利禾博股权投资基金、鼎晖投资、中海投资、北工投资等单位的风投,国内唯独龙芯一家。
正是因为在资金上不宽裕,因而每一笔钱必须省着花,自然要精打细算,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工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柳叶刀
-
5G基带芯片之战:五强格局初显(上)
2019-12-26 07:51 盘点2019 -
“太极一号”已完成在轨测试实验:成果超预期
2019-12-26 07:31 航空航天 -
中科曙光推出龙腾G30系列整机:搭载龙芯新款四核处理器
2019-12-25 17:54 -
我国机器人产业企稳回升
2019-12-25 16:40 产业万象 -
15岁少年发现1亿年前甲虫新种!
2019-12-25 15:15 -
韩国机构:中美AI水平差距1.5年,韩美差距2年
2019-12-24 13:56 中美关系 -
我科学家研发出超弹性、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
2019-12-24 07:34 科技前沿 -
打破垄断!我国有了2000米水下插拔电连接器
2019-12-24 07:07 科技前沿 -
波音太空舱首次试飞返回,载人计划或推迟
2019-12-23 14:54 航空航天 -
你好,“望舒”“羲和”!
2019-12-23 13:33 天文 -
中国制造是否真的“低价误国”?
2019-12-23 08:16 手机 -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正式重组昔日机床龙头沈阳机床
2019-12-21 16:29 -
转运成功!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抵达发射区
2019-12-21 11:09 航空航天 -
倪光南看好开源芯片:RISC-V将和英特尔ARM三分天下
2019-12-21 10:50 -
波音“星际客机”前往国际空间站任务失败
2019-12-21 10:41 航空航天 -
我国提出制备石墨烯新方法,有望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2019-12-20 09:28 科技前沿 -
龙芯3A4000处理器实测:28nm工艺不变 性能仍可提升100%以上
2019-12-19 19:54 -
法国Orange CEO:关于华为的担忧“完全是一派胡言”
2019-12-19 19:13 -
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2019-12-18 13:13 科技前沿 -
美国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射电望远镜
2019-12-18 11:20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欧洲‘失控’:从英国到波兰,执政无力已成常态” 评论 14“美国农民面临金融灾难”,特朗普终于扛不住了 评论 85“挑战英伟达!中国加速国产替代是认真的” 评论 174事关祖国统一,国防部长最新表态 评论 34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 评论 3351彭德怀“硬刚”、101“精算”,粟裕“豪赌”,三大战神你挺谁?评论 150 赞 392这里评论区的氛围越来越诡异了评论 149 赞 33馒头的绝配到底是什么?评论 148 赞 44跟随罗永浩批评预制菜的消费者,实际损害自己利益评论 134 赞 45美国要我们再次戴上“东亚病夫”的招牌,我们绝不能答应评论 74 赞 1077歼-20首次进行静态展示!军迷:也是14年前的亮相的老飞机了?评论 64 赞 368“九一八事变”,中国的国际舆论处境评论 63 赞 1239无人版B-21?又一款中国隐形机惊艳亮相,亮点在研制单位!评论 59 赞 2510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和蒋介石谁是罪魁祸首?评论 55 赞 26最新闻 Hot
-
“欧洲‘失控’:从英国到波兰,执政无力已成常态”
-
“美国农民面临金融灾难”,特朗普终于扛不住了
-
英特尔暴涨30%!英伟达出手,压力给到台积电、AMD…
-
“中国将测试北极航线,气候变化正重塑地缘政治格局”
-
人类拍摄到的第一个黑洞,有了“出乎意料的变化”
-
“挑战英伟达!中国加速国产替代是认真的”
-
事关祖国统一,国防部长最新表态
-
九一八当天,这些日媒还“警戒”上了
-
奥巴马又开怼,白宫反击:他一有机会就制造分裂
-
仅次于美德,中国进一步扩大,“定标准者得天下”
-
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
-
鸡毛秀❌特朗普“死亡名单”继续更新…
-
“我们经常忘记这些简单的真理,中国重新提示了全世界”
-
美企高管急跳脚:芯片是“对华仅存优势”,特朗普却…
-
“只等特朗普离开,英国将立即宣布…”
-
“瓜分计划送到特朗普桌上了”,以财长居然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