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后,中国空间站是否会在太空独舞?
在盘点国际空间站过去20年取得的累累硕果的同时,人们也在关注国际空间站的最终归宿问题。而当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开始后,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也与一个政治家更感兴趣的问题关联在一起:中国空间站是否会在太空独舞?[全文]
-
在太空“自立门户”,世界将主动与我们接轨
无论美国人接不接纳我们,我们国家都会下决心成为空间站强国。如今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成功发射入轨,其他国家如果想利用中国的空间站开展研究,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设计标准才能上天。这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当自身的本领足够硬时,世界会主动与我们接轨。[全文]
-
要拿火星说事,美国政客应该先上上课
美国政客应该搞清楚历史和现实情况,补充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站位。如果它们想找老师的话,大可以抓紧联络杨洁篪主任。[全文]
-
搞定了长征九号,基建狂魔就能准备在月球上开工了
开发重型火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由于早先各家信誓旦旦提出的登月计划全都跳了票,也为我们的研发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美国“争先”难度可能比较大,但至少“恐后”日本、印度甚至是欧空局、俄罗斯,倒是不用太担心了。[全文]
-
新一代火箭悉数报到,上一代火箭还将坚守岗位
未来数年内,上一代长征火箭也将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的舞台上,与新一代长征火箭工作托举中国航天的发展。同时,新一代火箭的各种构型也会按需求逐步“上线”,完成替代上一代火箭的工作。 [全文]
-
龙飞船上天,一些中国人又开始“反思”举国体制了
对于NASA载人登月的进展问题,《2020年NASA高层管理和绩效挑战报告》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要想实现登月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及在2030年让宇航员到达火星——需要总统、国会和NASA强有力的、持续的领导,以及稳定及时的资金支持。”[全文]
-
载人“龙”发射成功,近地轨道上能赚到钱吗
比起技术上的进步,龙飞船首飞更大的意义在于一种新的航天服务采购付费模式的实现。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的基础上,NASA计划进一步建立起商业化的近地轨道经济,为太空经济的提供新的商业领域。[全文]
-
火星,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去?
去往遥远的太阳系边缘进行星际探测,一般需要通过其他行星的借力飞行完成,任务的实施难度大。只有通过火星探测,掌握了深空探测所必须的轨道设计、高可靠性自动控制、深空测控等方面的技术,才有可能进行难度更大的探测。[全文]
-
新试验舱返回异常,但中国载人航天赶超美国有一个法宝
让人略感到遗憾的是,本次飞行中搭载的载荷“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这项技术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在进行研究,但尚未有完全成功的报道。就像刚刚初步编制完成,尚在测试阶段的代码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BUG一样。[全文]
-
长七改型发射失利: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发射失败可能是火箭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经的成长的烦恼,我们感情上非常不愿意看到失败发生,但客观上火箭可靠性没法达到100%。使用成熟的火箭,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失利出现,但这束缚住了自己的能力。[全文]
-
中美结果大不同 商业航天不是包治百病的药
SpaceX等商业航天公司在一些项目上的成功,使部分人产生了商业就是航天大救星的幻觉,仿佛一切技术问题和挫折,只要把国家体制替换成商业体制,便能迎刃而解。从美国飞船这两次事故看,商业航天公司也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遇问题,甚至是比较低级的问题。[全文]
-
没有自己的太阳观测卫星,中国错失前沿性原创发现
没有自己的太阳观测卫星,就很难像本次帕克太阳探测器和以往其他太阳观测卫星公布成果时那样,获得前沿性的原创发现。同时,依赖外国数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与隐患。[全文]
-
拿手机WIFI连接SpaceX的星链?你想多了
和一些自媒体的吹捧所不同的是,SpaceX的星链既不能让你拿手机WIFI就能连上太空互联网,也不会让你免费获得上网的机会。同时SpaceX宣称星链为未能接入互联网的地区和人口带来互联网服务,但这种宣传口号,未免给人一种马斯克在搞送互联网下乡和因特网扶贫之类的慈善活动的感觉。[全文]
-
官方只给了一张图,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到底要怎么搞?
我国的第一次独立探火将如何开展,图片上探测器的各部分功能又是什么?本文将根据在国内外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所提供的信息,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解读。[全文]
-
在月表找到的印度探测器,还有救吗
从倒在船坞里的护卫舰,到在码头里击沉自己的潜艇,再到没有安装任何上层建筑就被迫下水以腾空船台的半吊子航空母舰,在印度的其他领域,也不难看到像摔在月球上的维克拉姆号一样,开头轰轰烈烈、结局虎头蛇尾的大工程。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式发展,看来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想搞就真的能搞成。 [全文]
-
同是探月任务,为何印度探测器偏要多飞几十天
在历经波折后,印度的第二艘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终于在当地时间22日,由自家的GSLV MkIII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印度的第二次探月任务。然而,各国媒体在广泛报道印度这次雄心勃勃的登月任务的同时,似乎全都忽略了一个细节:与其他探月任务相比,印度人的月球之路似乎显得有些漫长。从发射到月面软着落,中间要经历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