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心美国,意在中国
关键字: 校园枪击案美国小学河南遇袭闾丘露薇关心中国媒体价值前不久,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令人悲伤的事情:一是12月14日早晨7点半左右,一名36岁的男子闯入河南光山的一所乡村小学,执菜刀砍伤20多名学生。二是同一天,美国当地时间上午9点半左右,一名20岁男子闯入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小学,开枪打死包括20名小学生在内的28人(有2人是在医院不治而亡)。这两起案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在大量关注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关注案件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媒体如何报道上。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两个案件发生后,国内媒体只报道美国的案件,而不报道河南的案件,于是乎得出一番结论。我们且看在这一流行中某个著名媒体人的观点:
闾丘露薇近日在《南都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写到:“中国的受众,真的很关心美国,尤其是美国发生的天灾人祸,因为马上找到一个谈资,或者一个证据,来说明美国人民的生活是如此的凄苦,政府是如此的不堪。”她还写道:“我常常在国内出差坐飞机的时候,听到身边的乘客问空服人员:‘有《环球时报》吗?’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面总是会浮想起某某某(本人注:我隐去了该名字)笔下的那个卖咸鸭蛋的老太太,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她还在担心着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美国人民,因为在她看来,他们比她更苦。”
看了闾丘露薇的这篇文章,理解她的意思大致是:中国百姓和中国媒体更关心美国有多糟糕,而不关心自己身边有多悲惨。发生了枪击导致28人死亡的惨案,闾丘露薇说:“美国之外的地方,再大的事情,对于美国媒体和民众来说,也变得微不足道。”但“美国人没有问责政府的声音”。显得美国人比中国人先进。但中国也不全是那种对美国灾难的幸灾乐祸,比方说,闾丘露薇指出,香港人就很先进,像美国人一样先进,她说:“如果同一天,香港发生了河南这样的事情,那美国枪击案在新闻的篇幅上会占多大的比例?我可以想象,对于香港媒体以及香港民众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美国发生了什么。”
对此,我首先想问,中国人关心美国灾难,掩盖自己身边的悲惨,这种观点符合事实吗?
在我看来,这个结论并不符合事实。只要在中国媒体上随便看一看,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关于中国有多黑暗的报道,甚至这些关于中国黑暗面的报道,已经夸张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以至于有人说:“上网看黑暗社会,下网过幸福生活”。中国媒体有没有报道光山事件,大家可以看事实,而不必听某些媒体人的一面之词。再放大一点,关于中国近代及古代历史有多黑暗的观点,几乎铺天盖地,有些已经严重歪曲事实。例如,历史上某些事情的死亡人数,在历史发明家那里不断攀升,已远远超过了西方人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
所以说,中国的学术界、媒体界长期以来夸大中国的黑暗,鼓吹西方的美好,才是主流和事实。闾丘露薇认为中国主流喜欢对美国幸灾乐祸的观点并不是事实,只是在进一步加固“中国比西方坏”这一主流观点的大厦,为其添砖加瓦的一个小花招。
其次,中国社会主流观点长期坚持“中国比西方坏”的导向,与之相应的便是“西方比中国好”,尤其是作为西方代表的美国,这种现象很多时候已经到了不顾事实、甚至不惜编造事实的地步。为了证明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一方面把中国说的比地狱、魔鬼还坏,另一方面又把美国说的比天堂、上帝还要好。
正是这种崇洋媚外的偏执,导致了中国国内的某些小力度的反弹——当美国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人们以此为例来证明,西方或美国并不像某些掌握话语权的精英们所说的那样好到完美无缺。事实上,即便是对“媚美”的反弹,也很无力,依然盖不住崇美的主流。然而,有这种反弹总比一边倒地盲目讴歌美国好,至少能帮助一部分人做到实事求是。这种实事求是并非为了关心美国或者是对美国幸灾乐祸,恰恰是为了更客观地关心中国。
在闾丘露薇的文章中,多次出现“我会选择”、“我会不会决定”、“对我来说”、“我相信”等主观判断,她以完全个人化的主观决定来衡量和评价媒体和大众行为。虽然我们必须说,发表个人观点是权利,但把个人观点等同于媒体或大众,则未必正确。就媒体行为而言,暴力行为、灾难事件该如何报道,我想闾丘露薇女士应该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有所体悟。闾丘露薇说,如果她有决定权,即便没有美国枪击事件,也不会把河南学生被砍伤的新闻放在头条。我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对于暴力事件,媒体报道应有节制。即便要报道,对于具体内容也应该有节制。但是,闾丘露薇在文章后面假设香港也发生类似河南事件时,似乎又与自己前面的观点有所冲突。
闾丘露薇在文章里还提到《环球时报》“一直在传递价值观”,这个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媒体虽然号称要客观公正,但事实上,所有的媒体都在传递价值观,包括闾丘露薇本人。闾丘露薇假设自己有决定权的报道标准,难道不是她的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闾丘露薇在文章的最后说:“问问自己,如果同一天,中国和美国同样发生了矿难,死亡了同样多的人,你更想在电视还有报纸上看到哪一个场景?”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我多次强调一个观点:关心美国并非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大事,关心美国更多是因为某些人常常利用虚假的、理想化的美国试图来影响中国,才使得很多中国人对于那个精英们构筑的非现实的、非真实的美国产生了关切之心。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不管是虚构美好的美国还是还原真实的美国,目的都在于中国。
新闻链接:
标签 旧文资料-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花钱消灾,欧洲央行行长:主动多买美国货 评论 106“不管特朗普怎么打贸易战,天都塌不下来” 评论 241“表忠心”不成,加拿大起了“报复心” 评论 128“拜登要求乌克兰降低征兵年龄,18岁就能上战场”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仅过去24h,黎以停火协议被打破
-
美国自信“不太可能核升级”,俄罗斯:请仔细读
-
以外长:相信美政府很快就会出手
-
“上次中国相当克制,但这次显然不同”
-
马斯克批欧盟:你们这个机制,一点都不民主
-
外媒关注中国“神秘航空母舰”试航
-
“我本想把生意传给孩子,如今…”
-
“美国加,我们也加”
-
马斯克母亲:FBI花数百万支持民主党,我再也不相信媒体了
-
“表忠心”不成,加拿大起了“报复心”
-
“中国没抛弃美国大豆,出人意料”
-
马斯克第一刀,要砍了这个部门?
-
“拜登要求乌克兰降低征兵年龄,18岁就能上战场”
-
特朗普内阁提名人遭“非美国式”暴力威胁
-
输不起?“他领先都怪TikTok,欧盟应介入调查”
-
特朗普找了个商人当海军部长,毫无军事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