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佐洱:香港被超越 深层原因是“去中国化”
关键字: 陈佐洱梁振英香港去中国化香港去中国化香港去殖民化近日,中联办主任张晓明重审香港特首地位,引来泛民派缅怀港英时代的言论。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昨日在港出席论坛时表示,香港近年经济、民生发展差强人意,被新加坡、澳门及部分内地城市超越,深层次原因是未有依法“去殖民化”,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去中国化”却死灰复燃、大行其道,导致“一国两制”受到伤害,造成社会巨大内耗。陈佐洱指出,“该去的要坚决去掉,不该去的绝对不能去掉”,希望特区政府把握机遇,令香港以独特方式参与国家新一轮改革发展机遇期,并从中大获裨益。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昨天,全国港澳研究会、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在金钟港丽酒店主办“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行政长官梁振英、中联办副主任黄兰发、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佟晓玲,以及香港工商专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等500余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有来自两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创业企业家代表,如陈经纬、梁锦松、马时亨、刘兆佳、张燕生、巴曙松、许泽玮、吴杰庄、杨勇等,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与香港机遇、国家金融业发展与香港金融业优势、中国走向世界与香港的法律资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香港的社会治理,以及创业新浪潮下的内地与香港等五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香港亚太研究所所长张妙清,香港大学讲座教授王于渐,林李黎律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林新强,“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立法会议员、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叶刘淑仪参与论坛主持。
陈佐洱:“去中国化”沉渣四起
梁振英昨日在论坛致辞中强调,香港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中皆能发挥作用,而且有能力不断发掘新优势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面对中国在新世代的转变,香港具备高度开放、外事能力、语文能力、民间的对外联系“四个特点”,可以在人民往来、专业行政、科研、航运、商品和服务、国际金融“六个方面”,在国家新发展策略中发挥作用,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商机。香港应该用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特区政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愿意推动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共同繁荣。
陈佐洱在昨日论坛致辞时指出,香港近年经济民生发展差强人意,究其深层次负面原因,是回归后一些重要领域没有处理好香港在国家大格局中的定位和良性互动发展,出现了两个“化”的问题。
陈佐洱指出,第一个“化”的问题,是没有依法实施“去殖民化”,“让一些本应放在历史博物馆里的东西跑出来招摇过市,有的还被奉为金科玉律”;第二个“化”的问题,则是老殖民主义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炮制的“去中国化”死灰复燃、气焰嚣张。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国化”,使得“一国”之下的“两制”都受到伤害,这种背离历史本质的怪现象造成香港巨大内耗、引发里里外外许多问题。
陈佐洱(资料图)
陈佐洱强调,“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下香港繁荣稳定的唯一正确之路,中央对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一定不会改变,亦会坚决维护法治及自由等核心价值,不容丝毫受损。因此为香港未来发展,“该去的要坚决去掉,不该去的绝对不能去掉,该管的一定要依法依规管起来”。
陈佐洱又称,整个世界特别是亚洲都在变革,“不进则退,慢进就是落后”。近三年香港GDP增长率降至2.4%,人均生产总值停留在3.7万美元,而同样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受土地面积制约的新加坡已达5.4万美元,澳门经济发展亦已大幅抛离香港。沿海金门、冲绳、济州岛等地每天吸引成千上万中国游客购物,香港今年七、八月旅游旺季却录得近六年首次按年跌幅。而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全球最繁忙港口”的香港,已接连被新加坡、上海、深圳超越,香港占全国经济总量份额亦从回归初期的16%降至不足3%。
陈佐洱说,这些消息接连传来,令他心里总有酸酸的感叹。他表示,一时的低迷算不了什么,究其原因后,香港必将奋起直追。
陈佐洱会后被问到“去殖民化”源自哪条法律,他指应在基本法总则与条文中寻找,而哪些法律条文与此相关属于专题问题,与论坛讨论议题不符,不应离题。至于为何致辞只提及“一国两制”,却未讲到“高度自治”及“港人治港”,他指“一国两制”已经涵盖后面两项,强调不可咬文嚼字,过度推测。
陈佐洱强调,香港过往发展凭借的诸多优势今天还在,但优势不是优越感的代名词。简单重弹老调的那些优越感,是盲目的有害无益的催眠术。香港需要重拾当年的狮子山下精神,找回中环的匆匆脚步。
陈佐洱也表示,赞成特区政府“适度有为”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因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当局,几乎无一不在必要时对经济领域进行适度干预。
香港历来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过去特区政府也一直秉承“积极不干预”的理念。但梁振英在参选行政长官的时候就提出“适度有为”的概念,其中一个原因是香港的竞争对手的政府在经济民生方面都十分积极。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梁振英再次强调,特区政府发展经济须放弃过时的“积极不干预”思维,“适度有为”地引导和配合企业。他还透露,政府考虑设立专门机构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
陈佐洱相信特区政府管治团队能够把握机遇、凝聚共识,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共同将香港优势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以独特方式参与国家发展,并从中大获裨益。
前特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昨日在论坛演讲中指出,香港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中发展具备多重优势,如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中西文化荟萃及法制健全。而且,香港是世界上经济“5流”最融通的地区,这包括“人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及“信息流”。
他还强调,在“一带一路”之下,香港可以在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方面,帮助国家和沿线国家(地区)发展,并可为自身带来发展机会,推动香港经济提升和转型,加速香港的人心回归。
梁锦松认为,如果香港希望在2047年后继续繁荣稳定,继续维持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一定要以行动证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对国家有贡献,而不是对抗闹事。对此,他还提出了“一国两制2.0”的概念,即与国家有更紧密的配合,冀望争取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有关政策能惠及香港,另亦争取亚投行、丝路基金、进出口行在港设立海外营运、融资总部等,让香港专业人才有更多机会加入有关机构和其他国有、民营企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发昨日表题为《香港社会治理与“一带一路”》的讲话,指出香港特区政府自回归以来,确实遇到相当大的管治困难,因过去须面对反对派的不断挑战及阻挠,预期管治困难仍会持续一段日子。他又警告,香港不能引入所谓的西方式民主,否则福利主义、民粹主义和泛政治化等现象必然泛滥,香港原本良好的行政管理体系也会走上崩坏之途。
香港需反思“殖民情结”
多名政界人士均对此表示认同,指香港近几年重现支持殖民统治的言论,对殖民仍相当缅怀及回忆,冲击中央政府权威和管治,的确令中央和内地民众担忧。他们均认为,港人应反思此类行为对香港发展及“一国两制”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并建议特区政府需要在国民教育及中国历史科等方面多加宣传,让港人更认识国家。
对于陈佐洱的发言,刘兆佳回应表示,香港近几年重燃支持殖民统治的言论,冲击中央政府权威和管治,的确令内地人担忧。他续说,很多人留意到回归后港人对国民身份认同未能透过教育及其他渠道改变过来,对殖民仍相当缅怀及回忆,不少人不承认是中国人,只承认是香港人,更有“中国人滚回中国”的言论,令内地人难以接受。
他指出,香港排斥中央不单影响两地关系,不利两地同胞感情沟通,更严重地影响日后“一国两制”发展前景,陈佐洱发表有关言论,是想港人反思此类行为对香港发展及“一国两制”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说,在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仍然有“殖民”心态的只是很少数,认为并不影响“一国两制”的实行,而他所接触的市民亦无“恋英情意结”。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表示,大部分港人都拥护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虽然近年有香港人拿出其他的旗帜,或发表有本土主义倾向的言论,但只是占非常少数,认为陈佐洱毋须过分担心。
谭志源又称,在政改否决后,特区政府希望集中精力在改善民生及发展经济,相信各方都不希望持续政治上较“虚”的争拗,强调最重要的是港人要认识基本法及国家的最新发展,内地及中央亦要对港人多些信任、尊重及包容,令落实“一国两制”等有关工作可更顺畅。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谭耀宗指出,陈佐洱的讲法是因为香港近来有人挥动的龙狮旗、“本土化”思想,以及对抗和国家融合的心态,并认为香港已回归中国,不应与国家分割。他认为,特区政府需要在国民教育及中国历史科等方面多加宣传。
行政会议成员、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指出,殖民制度对香港有长时间影响,并非能以法律去除,认为香港应秉承“一国两制”的好处,一方面保持过去良好传统,另一方面加强了解国家。她又说,自推出新高中学制以来,中学中文科失去文化内涵,中史、中国文学亦摒除必修科之外,令学生人文修养减低,对国家传统认识较少。
新民党副主席田北辰则指出,陈佐洱批评香港无“去殖民化”的言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有人挥动港英时代龙狮旗,让人感觉民心未回归 ,并向往以前的时代 ;同时也指出抗拒与国家融合,这并非“一国”下的一个选择,将影响香港将来。他又指出,陈佐洱所说的应放在历史博物馆的“东西”是龙狮旗、“本土化”思想和抗拒与国家融合思想。
香港中小型律师行协会创会会长陈曼琪指出,特区“行政主导制度”及特首“双负责制”比港英殖民地时代港督全权代表英女王,集立法行政权力及驻港三军总司令职位权力于一身民主及进步。若有人主观坚称香港自殖民地时代已是三权分立,特区政府“行政主导制度”损害香港司法独立,是不认清事实、历史及法律,错误及盲目地留恋殖民地,我们必须就此去“殖民化”。
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说,不应用政治角度要求“去中国化”或“去殖民化”,反而应从教育入手,重新正视中国历史科,让学生了解国家和香港的定位。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冯雪
-
“这是对西方的警告”,欧洲听到了 评论 29逮不逮捕?美西方“裂”得更严重了 评论 165不藏了?美防长自曝有“仁爱礁特遣队” 评论 243普京回应:是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评论 287“中国在量子领域专利数第一,中美未来竞争更激烈” 评论 12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