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称乌克兰战机曾接近马航MH17引维基百科拉锯战:苏-25能飞多高
关键字: 马航MH17被击落维基维基百科苏25su25升限马航客机被击落近日,就马航MH17被哪一方击落的问题,俄罗斯、乌克兰与乌克兰东南民兵三方吵嚷不休。7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展示俄罗斯方面所掌握的各类证据,其中提及有乌克兰政府军苏-25攻击机一度靠近MH17客机。于是在俄方新闻发布会一结束,西方媒体就这一点开始猛烈“炮轰”俄方,他们抓住俄方宣称“苏-25”接近马航客机说法的破绽和发布会上播放视频的一些漏洞,对俄方大加嘲讽。有意思的是,俄官方发布会结束不久,就有来自俄罗斯的IP对维基百科苏-25词条进行了修改,将苏-25攻击机的升限拔高近50%,以“佐证”俄罗斯官方的说法。随后,来自西方和俄罗斯的网民就维基百科的苏-25攻击机词条爆发了修改“拉锯战”。
拉锯战的主战场:维基百科上苏-25攻击机词条
美《航空家》网站《在俄方展示的乌克兰苏-25飞近MH17的图上出现了一架美国的EF-111“渡鸦”》称,据俄罗斯国防部称“据相关资料,苏-25喷气式战斗机可以飞到10千米高空……它装备有R-60空空导弹,其最大射程12千米,有效射程5千米”。文章说,有意思的是,根据俄国防部的说法,这架苏-25远远超过了其正常的升限23000英尺(约7000米)。更有意思的是,当晚俄官方发布会结束不久,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的苏-25词条被就俄罗斯IP的网民修改,苏-25攻击机的升限拔高到10000米。
此外,当天俄罗斯公布的一张示意图上,用波音707图片代表波音777,而用一张像是美国EF-111电子战飞机的图来代表乌克兰飞近MH17的飞机,《航空家》网站对此大加嘲笑。
俄国防部公布的一张图上,将苏-25画成了美国的EF-111飞机
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发现,就苏-25攻击机升限的问题,维基百科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来自西方的网友和俄罗斯网友就苏-25的升限进行了多次修改,双方反复修改这一词条至少15次。刚开始的修改各方还较为理性,比如对编辑修改的描述是“试图修正俄罗斯国防部军官错误描述”。而随着战况的进行,修改方开始使用更加严厉与更具有攻击性的措辞,如:“恶意修改”,并称呼俄罗斯IP的修改方为“普京机器人”。
据了解,此类的网络百科编辑争夺战并不鲜见,此前就PX是否有毒的问题与解放军战役战史等问题。百度百科词条与中文维基百科词条都发生过激烈的“拉锯战”。
苏-25攻击机词条历史中的修改记录,其中有一条称:普京的机器人放弃吧,你是不可能获胜的!
历史版本较为科学的表述:俄方虽有苏-25强击机靠近MH17的描述,但其这种情况超过了苏-25的升限
在一部分历史版本的修改中,把苏-25的升限改为32808英尺(约10000米,观察者网注)
历史版本中,有人将苏-25攻击机升限进行修改,使其与俄罗斯官方发布会内容相符合
历史版本中非常夸张的修改,将满载武器的苏-25强击机升限硬拔到了10000米
苏-25作为一种攻击机,其作战对象是地面目标,因此飞机在设计时非常强调其低空低速飞行性能与防护能力,高空性能则因为不做需求通常不佳。苏-25攻击机虽然能携带空空导弹,但是其挂载空空导弹的目的是低空自卫,不具备攻击高空飞行飞机的能力。与苏-25攻击机对比,战斗机则需要进行截击等作战,将就高空高速性能。对于一种攻击机而言,追求高空高速飞行性能是一种颇为不理智的,在苏-25的设计和生产单位——苏霍伊航空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苏-25强击机的空载升限标明为7千米。在挂载武器的情况下,苏-25的实际飞行高度要远低于这一数值。
苏霍伊航空集团官方网站上的苏-25攻击机空载升限:7千米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资料来源:1.维基百科英文版苏-25攻击机词条编辑历史;2.苏霍伊航空集团官方网站苏-25产品介绍)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4_07_22_249022.shtml
- 责任编辑:朱海舟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60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121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37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771我想告诉中国朋友,在台湾问题上不要犯俄罗斯人犯过的错评论 208 赞 772江苏一小学没有校服,校长称孩子们就该是“五颜六色”的,你们怎么看?评论 174 赞 254国道被划归旅游专线并收费,发过公告不代表合规评论 108 赞 225那个刚买的飞机啥的视频我是实在看不下去评论 81 赞 46精英家庭小孩不会念书怎么办?文科和金融出路非常好评论 73 赞 247一边关工厂,一边找代工,娃哈哈怎么了?评论 66 赞 38买一台2500以内的华为手机怎样挑选?评论 64 赞 19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10万和解背后的追问!评论 61 赞 510古偶丑男,进入全面爆发期评论 40 赞 2最新闻 Hot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