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层”APP刷屏事件:城市中间阶层的世界尽头和内容创业者的残酷物语
关键字: 中国农村农村社会农村青年app快手网络直播自虐【昨晚,《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一文刷屏朋友圈。文章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透过一款视频APP窥探中国农村,还所有人一个悲天悯人。然而正如小编一位老师所言:“我每年至少走三五处各地农村,快手表现的是极其少数的异类,不可能如文章开头说的可以作为考察中国农村的切片。绝大部分农村青少年是在毛坦厂中学、东莞的服装流水线、苏州工业园区的电子厂车间、西成客专隧道的挖掘机、阿合奇牧场的马背、无数建筑工地上的打桩队里辛苦挣扎却也未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很多人在物质上经过一些年打拼也并不差,只是很多知识分子有可能不愿意走下去,也不关注这些媒体聚焦之外的青年,或者因为道德虚荣心的需要刻意注目于“底层”中绝望的一面。他们其实是地火,不停在运行,毁灭有之,爆发有之。”
近年来屡屡有“返乡体”文章刷屏,基本都出自“博士”之手。观网也转发并分析过诸如《博士回乡》之类文章。它们建立在一种不自觉的优越感视角上,关心底层的同时又有自欺欺人的一面。自欺是让自己感觉在关心农村弱势群体,欺人是不自觉地扭曲基本面。《残酷》一文尚未来得及对app运作模式、读者构成及基本态度展开了解,只是建立在表面猜测上的政治抒情。看似关怀农村底层,反而是以一种猎奇的方式满足城市精英的窥探,不如说是一款app的好广告。】
就在昨天,一篇名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的微信网文突然爆款。一个视频APP被隆重推出,作者宣称:“如果毛主席生活在今日的话,他不必花几个月时间走访农村,只需扒拉扒拉这个APP,就能了解中国乡村的精神面貌。”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城乡结合部,尔后才进入城市进而留学欧美也深入印巴农村的笔者来说,看完这篇文章可以说五味杂陈,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一方面,这篇文章开头对于一个庞大但貌似隐形群体的关注,用英国俗语说简直是“承认了房间里的大象”(acknowledgin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使人产生了一种“终于众望所归”的感动。另一方面,读完文章我却发现,这篇文章虽然“承认”了大象的存在,但是所做的却更像是“盲人摸象”——用近乎偷窥的视角看待这只大象,期待的是猎奇和制造话题,这难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最后不仅把可能弥合裂口,反而会让自诩“主流”的阶层加深偏见,并营造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电影zootopia中, 水牛警长说了一个巧妙的双关语:We have to acknowledge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我们必须承认房间里的大象,这句话既可以被理解成“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重要形势”,又可以被引申为“承认大象警员生日快乐”。)
房间里令人好奇的大象
当然,原作者X博士表达了一种希望城市、乡村两个城市互相了解的愿望。对于广大中间阶层来说,每天因为生活而必须接触到的劳动阶层、偶尔听到富有城乡结合部风味的口水歌、逢年过节返乡旅行接触到的“风景”,都让广大中间阶层朦朦胧胧感受到存在一个无处不在,却又因知识、趣味、身份隔膜而难以浸润体会的大象。这只大象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粗鄙、土气和“接地气”的,但是缺乏浸润接触却让这些置身大象之外的人缺乏真正的了解——与其说对他们对大象的印象来自切身接触,不如说这种印象更多的是猜测加幻想的结果。毕竟,正常的城市中上阶层客观上既缺乏时间和精力,主观上也缺乏兴趣和动机去了解这个大象,哪怕大象的一份子们天天和你打照面。于是近年来,每到年关,我们都会看到一批博士写的“乡愁体”文章刷屏,悲天悯人,万人追捧,热闹几天之后就会归于沉寂。真正长期调查农村学者写的深度文章则少人问津。以至于观察者网有文章说:这怎么看都像崛起时代的最后一轮乡愁。
这种每天接触的陌生感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之下难免隐藏一个蠢蠢欲动的好奇感:路口理发店的黑龙江纹身胖子下班之后是不是真的去当“古惑仔”?城中村每天门口排长队的重庆麻辣烫秃头老板数钱这么开心,是不是放了罂粟壳?楼底的河南保安小弟月薪4000不到,居然还在用安卓智能机机打烧钱的传奇私服,这样真的好么?江西家政小妹挺漂亮的,但是居然穿九分黑丝还套一个肉色短丝袜穿皮凉鞋,简直不能忍,她到底怎么想的?问题很多,但是大多转瞬即逝,没有多少人去真正探究这些根本无关宏旨的事情,毕竟不在自己的经济生活逻辑中,只有在需要在朋友圈表达自己关心社会的时候才会加入感慨大潮。但是这些好奇的念想往往是被影视幻觉定义的。张爱玲说的:现代人往往是先看到海的照片,才看到真的海。现代城市人往往真的海也没看到,就对着海的照片感慨。这不,《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就是通过影像来认识农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最新闻 Hot
-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
又提金砖,特朗普竟吹嘘…
-
“这对我们非常不公平”,他俩“罕见分歧”
-
仅仅10年前,中国游客还在东京秋叶原抢马桶盖
-
“不要担心补贴打水漂,消费乘数效应比修高铁大得多”
-
“欧洲登月计划危,中国人怕是要捷足先登了”
-
日本喊疼:很难遵守中方出口管制,这不止针对美国啊…
-
“傻不傻,要能赚钱我们早开采了”
-
“比中美都慢得多,老欧洲快被抬进博物馆了”
-
有人委屈了?“美国不让说俄罗斯‘侵略’”
-
乌克兰禁了特朗普的平台?
-
“电锯裁人魔”:大家玩得开心!
-
英国新任驻华大使是他?会说普通话,父亲是前香港总督
-
“美国不上桌,中国就上了”
-
白宫:期待击败即将成为第51个州的加拿大
-
“在美中国人”PK“在华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