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数百考察团赴贵州学习塘约道路 中组部原部长称其为农村改革方向
关键字: 贵州塘约道路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谈塘约道路报告文学《塘约道路》》贵州塘约村脱贫道路塘约道路【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为什么一个贵州的小村庄竟引来全国上百考察团前来“取经”观摩?还有一本书专门介绍这个村庄的变革经历,书中写道,“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如今的贵州塘约村/全文图片见水印
塘约村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这个村子只用了二至三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去年的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80万元,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被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称赞为“新时期的大寨”。而塘约村取得如此成绩的重要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巩固集体所有制。
报告文学作家、央视纪录片《长征》总撰稿王宏甲花了近一年时间,多次深入贵州省安顺市及塘约村做了大量的乡村调查,最终出版《塘约道路》一书。王宏甲在书中写道,“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全书试图回答“如何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
据贵州民族报4月25日刊发王宏甲与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的访谈,题为《塘约道路 中国希望》一文。张全景在访谈中表示,很高兴能从《塘约道路》一书中看到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力量”,塘约道路代表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
塘约村景象
何为“塘约道路”?
小岗、华西都曾是农村改革的缩影,特别是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深刻推进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丰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内涵,解决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那么,塘约村的改革之路则体现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特别是土地产权改革实践的缩影。
塘约村围绕“三权”+党建+扶贫+产业+金融发展思路,切实抓牢“确权”这个基础,抓好“赋权”这个关键,抓实“易权”这个核心,同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促小康的蝶变之路。
2014年,塘约村拉开改革的序幕,率先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地集体财产权“七权”叠加一并进行确权登记,明晰了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村里把利润分成讲得透亮:合作社百分之三十,村集体百分之三十,村民百分之四十。
土地产权改革立竿见影,三权分置解除土地束缚,顺利推进了“合股联营、村社一体”发展道路,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合社作+物流”的营销模式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同时,与天成农业公司合作建设学生营养餐食材特供基地,发展浅水莲藕基地、辣椒基地及精品水果基地,初步构建了规模集约化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迅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塘约村丈量确权土地
塘约村莲藕种植基地
塘约村水稻试验基地
正如作者王宏甲在《塘约道路》一书“导言”中所说:“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塘约道路不仅仅是一个迅速脱贫的故事,塘约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迅速发挥出优势。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是上层建筑,二者的高度统一是当今所迫切需要的。这是在基层筑牢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走一条使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同步小康的道路。”。
而且,塘约道路也与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新意见相符合。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保障。
集体化道路是开历史倒车吗?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集体化经济逐渐瓦解,如今塘约村重走集体化道路,让外界认为这是否在开历史倒车。
然而,答案是否。塘约村创新而为所成立的合作社不是过去的“大锅饭”,集体所有制也不是计划经济的翻版,而是符合村情民意的新办法,反映了塘约村党组织对现行政策的敏锐捕捉和灵活把握,也让塘约村党支部完成了由过去“行政人”向现代“经济人”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农民单干,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厂,这也给大量内陆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农村空心化、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农业难以得到长足发展等等。而从塘约村的经验来看,重走集体化,这并不是开倒车,而可能是农村与农业重获新生的一条新路。
过去集体化出现的问题,并非集体化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有时代原因、管理水平限制等原因。而如今塘约村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是让村民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新成立的合作社里,进而做到“七权同确”,实行集体所有制,走集体化道路,同时从根本上解决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土地大面积撂荒、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无人照料等矛盾。全村抱团发展,把村民重新组织起来,让村子得到集约化发展的机会。
2017年1月,《学习时报》刊登王宏甲自述为何要写《塘约道路》的文章,其中提到,“塘约因成立了村合作社,得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崭新的变局使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青壮年返回家乡重建家园。在外开车的回来了,组织起来竟有200多个驾驶员,成立了运输公司。木匠、泥水匠、电工、油漆匠回来了,有800多人,成立了建筑公司。流水线上回来的女工有350人。农业专业队把全村撂荒了30%的土地全种上。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焕然一新,“留守儿童”的生活结束了,妇女们因家人的团聚而精神焕发。”
关于塘约道路是不是塘约农民自愿的?王宏甲称,“在当地采访得知,因贫困欠着债的,村里有个说法叫“债民”,塘约村有30%的“债民”。这些“债民”都是最踊跃报名参加合作社的。还有一个事例,与塘约相邻的大屯村,历史上一直经济比塘约强,现在看到过去比他们穷的塘约兴旺起来,有60户农民的土地确权后流转给塘约村合作社,你说他是不是自愿的?乐平镇党委书记马松说过一句话:‘农民是用眼睛选择前途的。哪里好就往哪里奔。’”
邓小平晚年曾说过,农村发展的二次飞跃,还要走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就像城市里的工厂,通过让工人们协同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集约化来寻求发展。农业集体化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况且现在各方面的客观条件,更加支持农业集体化的生产方式,比如拖拉机产量大幅度提高,工业体系比较健全等。但重走集体化,不是要回到过去的集体化制度,而是要能提高管理水平,也不能仅满足于靠农业,还要通过集体化发展工业。
当然,“塘约道路”道阻且长,对其是否能真正在全国普及,尚不能下定论,但塘约村目前已经取得了瞩目成绩,这值得肯定。塘约村重走集体化,使一个贫困村在短期内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其具有可复制的样本意义,值得广大农村地区借鉴与学习。
全国上百考察团赴黔“取经”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为劝阻特朗普再下黑手,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 评论 227墨西哥总统称要替换中国制造,但... 评论 196“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评论 64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评论 274“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关税或加速中企全球化进程”
-
为劝阻特朗普再下黑手,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
-
普京签了:禁止变性合法国家的公民收养俄儿童
-
“离开中国,太难”
-
“让一万名士兵手持武器在纽约行进,太可怕,我反对”
-
墨西哥总统称要替换中国制造,但...
-
“马斯克,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
他张口就来:俄罗斯若给中国潜艇技术,美国主导地位就没了
-
外商疯狂囤货,“今年中国出口或创新高”
-
“美国留下的真空,中国试图填补”
-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
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
“对他,中方要有所准备”
-
时隔数十年,加拿大政府终于道歉
-
“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
“周受资找了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