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固为大破匈奴所书摩崖《燕然山铭》找到了,在蒙古杭爱山
关键字: 燕然山铭班固蒙古发现燕然山铭班固破匈奴中蒙合作收获重大考古发现!知名汉代史学家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找到了!
《封燕然山铭》拓片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几乎全歼了北单于主力。当时,随军的班固写了《封燕然山铭》,刻在摩崖上,但石刻具体地点在哪里一直没人知道。
两千年以后的今天(14日),内蒙古大学发布消息称:“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这是中蒙合作所获重大考古发现,详细的经过、内容以及资料整理和解读正在进行中。”
澎湃新闻记者为此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在他看来,这次发现意义重大,燕然山之战是有史记载的重要战役,终结了中原王朝与匈奴长达几百年的战争,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勒石燕然”成为重要的典故以及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这次发现“确定了燕然山,确定了《封燕然山铭》具体的地理位置”,“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史书和史料记录,这次完全匹配上了。”
此前,北京大学教授朱玉麒曾表示,东汉永元元年的这一战役使匈奴脱离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不过史书上所记的《燕然山铭》一直没有找到,“杭爱山如今现已归于蒙古国了,俄罗斯、蒙古国包含我国的专家从阿尔泰山往北找,都没有踪影。”
蒙古杭爱山现场
据侯杨方介绍: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获得大胜,几乎全歼了北单于主力。当时,随军的班固写了《封燕然山铭》,刻在摩崖上。这在《后汉书·窦宪传》中有清晰记载。然而,古代没有经纬度,原来的燕然山也是很大一片山脉,因此,《封燕然山铭》的石刻具体地点在哪里一直没人知道。
“寻找它的过程是非常难的,但是一旦找到了,就是非常精准的。”侯杨方表示,他也看了考古团队制作的视频,“燕然山的相对高度不大,在广阔的地域上,有一个巨大的红色的石崖。这一块基本是无人区,我们看到他们还开着越野车,还扎着营。这个石崖是7月底刚刚发现的,他们首先要确认是不是《封燕然山铭》,所以架了一个梯子,做了拓片。现在看来,从文字上是完全匹配的。”
发现现场
燕然山之战是有史记载的重要战役。侯杨方介绍说:“当时,匈奴和秦汉王朝已经打了几百年的仗,从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开始北伐匈奴,但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到了汉宣帝,匈奴向汉朝投降,臣服了。但是到王莽、东汉初年,又开始反叛。匈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消失就是这次班固和窦宪的北伐,他们在燕然山消灭了匈奴国,从此匈奴离开了蒙古高原。2年后,匈奴的残部在阿尔泰山被彻底消灭。北单于从此不知所踪。有一个重要的传说就是残部跑到中亚、欧洲去了。北匈奴就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而此前投降汉朝的南匈奴就住在河北、山西的长城沿线。”
《封燕然山铭》中也提及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燕然山之战终结了中原王朝与匈奴长达几百年的战争,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从此以后就消失了。
在侯杨方看来,燕然山之战对于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都具有重要影响,“‘燕然山’成为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文学当中的引用也数不胜数。”因此,这次发现的意义重大之处还在于“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史书和史料记录,这次完全匹配上了”,“确定了燕然山,确定了《封燕然山铭》具体的地理位置,还有这件文物的发现。”
至于铭文的内容,他相信不会有太多惊人发现,因为《封燕然山铭》在史书有已有记载,一个字不缺,“我相信他们之所以确定,也是根据史书来确定的。这也说明我们中国几千年史料的流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侯杨方也提到他个人对与拓片本身的期待:“我看到那个拓片,是典型的汉隶,我甚至怀疑那个石刻是班固本人的手书,如果能够确认久基本上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的真迹了。”侯杨方表示,“文章本身也是班固撰写的,当时行军打仗,所以他们很可能就找了一个工匠直接刻在石崖上面。当然这是我个人猜想,我也希望是班固本人的手迹。”
(朱洁叔)
- 原标题:班固为大破匈奴所书摩崖《燕然山铭》找到了 在蒙古杭爱山
- 责任编辑:李焕宇
-
这个臭名昭著的反华机构,麻烦大了 评论 52“香港公务员最爱去内地哪儿?你绝对想不到” 评论 125等了27年!“连接东西方,历史性一幕” 评论 103外媒惊呼:震撼! 评论 519“中国绝对没有干预,不会将运河控制权拱手让给美国” 评论 13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