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隆猴问世引来网络三大“质疑”,外媒称这靠的是真本事
关键字: 克隆猴中科院中国科学家体细胞克隆人类疾病研究基础科学增加投入1月20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位于上海的中科院非人灵长类平台育婴室的恒温箱里。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有望开启人类疾病研究的新时代。
《文汇报》1月28日报道称,国际顶尖杂志《细胞》1月24日发布了这项生命领域的重大突破之后,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同时很快也在网络上引发了“质疑”。有人认为克隆猴的技术是沿用20年前第一个克隆动物“多利”羊的技术;也有人宣称之所以中国科学家能在灵长类克隆领域拔得头筹,是因为西方科学界有伦理限制。
那么,国际主流媒体都是如何报道和评价“中中”和“华华”的呢?外媒又是如何回应这些“质疑”的呢?
1月20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位于上海的中科院非人灵长类平台育婴室的恒温箱里。
【质疑一】别人玩剩的技术?
事实:中国克隆猴采用的是与“多利”羊类似的技术,但却通过几处关键“更新”,突破了技术瓶颈
早在1996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就成功通过一种名为“体细胞克隆”的技术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例克隆动物——只叫“多利”的绵羊。
《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
《国家地理》杂志和《大西洋月刊》就写到,在过去的10多年里欧美科学界也一直在努力通过本身就极为复杂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实现猴子的克隆,并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其他一些物种(比如兔子、乌鸦和狗等)的克隆,可属于“灵长类”的猴子克隆尝试却屡遭失败。
其中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一度拿出700多个卵细胞进行克隆尝试,最终却无一成功。这一巨大的挫败也一度令科学界开始对于灵长类动物到底能不能被克隆产生了怀疑……
美国《大西洋月刊》的报道
2003年美国的实验失败后,英国《自然》上刊登的一篇担心灵长类动物可能无法被克隆的文章
对于中国克隆猴的问世,《路透社》新闻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打破了克隆猴子的关键技术瓶颈,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两只几乎类似的长尾猕猴,这一技术突破使克隆人成为可能。
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克隆“多利”羊团队成员、胚胎学家威廉·里奇说:“中国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与(1996年)克隆多利时使用的方法类似”,但有几处“更新”。
- 原标题:“中中”和“华华”克隆猴问世引来网络“质疑”?看外媒如何公正评价
- 责任编辑:奕含
-
“特朗普意在离间中俄,但相比当年尼克松…” 评论 88美国威胁:敢不签,切断星链 评论 242历史性转向!德国考虑与英法“核共享” 评论 133新版《凡尔赛和约》,真要签? 评论 404“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评论 21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