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网红批霍顿后受访外媒:中国人需要站起来拥护自己的国家
关键字: 里约奥运会霍顿攻击孙杨孙杨霍顿霍顿孙杨孙杨孙杨因身体不适,1500米自由泳未能进入决赛,而霍顿最终取得第五名的成绩。但是,霍顿攻击孙杨“吃药的骗子”事件还没有完全平息。
日前,一位微博认证为“秒拍达人,新大陆语言学校校长,微博签约自媒体”,名叫@DavidHohhot的澳大利亚网友因在微博上支持孙杨,痛批霍顿,并要求霍顿道歉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昨晚(8月13日晚),这位澳大利亚人再次发布微博,“有很多的国家通过奥运会变相地表达他们对中国不满,他们把奥运会当做一种手段和借口。 我认为这非常的不公平,这简直是欺负人!” “我真诚地认为现在中国人变得越来越爱国是非常好的,他们需要站起来拥护自己的国家。”
@DavidHohhot曾要求霍顿向孙杨道歉
在霍顿辱骂孙杨为“吃药的骗子”之后,8月7日,@DavidHohhot在微博上痛斥霍顿:“因为一个人由于心脏问题用过药就称呼人家为‘用药的骗子’,这种行为真的很low! 跟你是一个国籍真让我觉得羞耻,你个傻X!给孙杨道歉!你个给人丢脸的楞货!你都赢了比赛了还一个劲儿的瞎说什么呢!夹起你那个金牌赶紧消失!澳大利亚不需要你这样的运动员!”
8月13日晚,@DavidHohhot再次发布微博称,在批评了霍顿之后,有很多的国外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
他发文表示,最近,澳大利亚最大的新闻频道和电视频道ABC,报道称@DavidHohhot发了批评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的博文,并且还重重地骂了霍顿。
而加拿大《环球邮报》则问到,是否认为中国人有些过于敏感了,以及是否觉得中国人有点太爱国了。对此DavidHohhot回应称:“最近, 有很多的国家通过奥运会变相地表达他们对中国不满! 他们把奥运会当做一种手段和借口。 我认为这非常的不公平! 这简直是欺负人! 所以,我真诚地认为现在中国人变得越来越爱国是非常好的,他们需要站起来拥护自己的国家!我爱中国,我不能忍受一个赢得了比赛的冠军用 ‘嗑药的骗子’ 这样的字眼去污蔑亚军!”
@DavidHohhot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中国人是不是太敏感
他还提到了加拿大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称中国运动员为“猪”事件,他表示“我更不能忍受一个年长的解说员称呼一名14岁的泳将为 ‘猪’,这是绝对有失公正的。因为这样的事情,人们当然会变得愤怒,我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而支持中国。”
此前他已对此事进行评论,表示“这真的特别的恶心”,并要求其向女孩及家人道歉。
回到孙杨事件,他还表示:“如果有谁用相同的用来抹黑孙杨的言语去污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员,那么他是一定会被严厉批评的!这不只是中国的事情,这是一名运动员在全世界面前被抹黑,他的国民当然会站起来保护他,支持他!现在,我担心我是不是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人最憎恨的澳大利亚人……”
对于@DavidHohhot对于自己的担忧,中国的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博主,因为他身后站着十几亿中国人:
北斗之蓝解读:
哎,连在中国生活的歪果仁都知道我们国内某些人需要站起来说话(观察者网 文/林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澳网红怒喷霍顿后受访外媒:中国人需要站起来拥护自己的国家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sports/2016_08_14_371188.shtml
- 责任编辑:林西
-
“特朗普的极度蔑视,暴露一个尴尬现实” 评论 131“农村能做的事太多了,为啥老想着回去种地?” 评论 267特朗普预告25%汽车关税,日韩德加墨“火烧眉毛” 评论 118美俄谈完后,特朗普最新表态 评论 407谈了4个多小时,“达成4点共识” 评论 3821危险动作,马斯克要查美国黄金储备!评论 193 赞 1032换个角度再看:日本人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吗?评论 185 赞 293美国近40%的顶级AI人才来自中国评论 128 赞 244美俄开始接触了,中国网友有必要担心吗?评论 120 赞 285特朗普私下大骂中国,难听至极!评论 106 赞 226中国算力要追赶美国,这是伪命题评论 106 赞 757最近仅3米!黄岩岛上空惊险一幕,曝光菲律宾谎言评论 71 赞 118当实现AI全程教学,很多老师那都可以下岗了,尤其是文科类的老师评论 59 赞 29炸场!Grok 3击败Deepseek?马斯克20万显卡造AI评论 52 赞 210男子性侵女孩失败后故意使其溺亡被判死缓引争议,你怎么看?评论 47 赞 2最新闻 Hot
热门评论 5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5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我们不会强求外国人的三观
还有很多在中国生活良久仍然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