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洁:充满“无耻的笑声” 老舍的《茶馆》是喜剧还是悲剧
关键字: 老舍茶馆【观察者网按:今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明年起,老舍的作品将进入“公版”,11月底,又传来老舍先生遗失70年的名作《四世同堂》的英文原始译稿现世的消息,引起文化界震动,《四世同堂》未达全本一直是文学界的遗憾。明年,或许将迎来老舍的出版热。
老舍另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茶馆》,也是命运不济,上演时被反复删改,首演后就打入冷宫。《茶馆》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是否只有一种演法?本文的作者,就从《茶馆》里只有一个字台词的人物“沈处长”说起。】
1
我看过两次人艺舞台版的《茶馆》,第一次是1988年除吴淑昆和童超之外的全原班人马在美琪大戏院演的,第二次是2000年林导(林兆华)做的新版,在上海大剧院。
1988年到2000年,从一个龙年到又一个龙年。虽说只有12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很多事,北京人艺的老人们也在1992年演过了最后一场的《茶馆》,终于在1999年交棒给中生代。
在这12年里,于是之患上了失忆症。尽管慢慢地痛苦地在失去记忆,他还是倔强地与疾病抗争,1994年还写了长文《老舍先生和他的两出戏》,留下了自己关于《龙须沟》和《茶馆》的最后的珍贵回忆。同时,他在《人艺之友报》写文章说,希望青年人排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茶馆》。
《茶馆》,虽然在最初排演的时候命运不佳,一上演(1958年)就打入冷宫,复排时(1963年)又被勒令“加红线”,改这改那,完全踩不准适合当时时代的节拍,但是,1980年代再次复排后,它迅速获得了当代经典身份的确认,被称为“东方舞台的奇迹”。这迟来的认可和赞誉当然是令人欣慰的。
然而,终于获得了经典地位的《茶馆》,是否真的只有这一种演法?主演于是之显然不这么认为。也许老舍也不这么认为。这要从《茶馆》里只有一个字台词的人物“沈处长”说起。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沈处长的所有戏码——
〔门外有汽车停住声,先进来两个宪兵。沈处长进来,穿军便服;高靴,带马刺;手执小鞭。后面跟着二宪兵。
沈处长 (检阅似的,看丁宝、小心眼,看完一个说一声)好(蒿)!
〔丁宝摆上一把椅子,请沈处长坐。
小刘麻子 报告处长,老裕泰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地点也好,借着这个老字号,作我们的一个据点,一定成功!我打算照旧卖茶,派(指)小丁宝和小心眼作招待。有我在这儿监视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定能够得到大量的情报,捉拿共产党!
沈处长 好(蒿)!
〔丁宝由宪兵手里接过骆驼牌烟,上前献烟;小心眼接过打火机,点烟。
小刘麻子 后面原来是仓库,货物已由处长都处理了,现在空着。我打算修理一下,中间作小舞厅,两旁布置几间卧室,都带卫生设备。处长清闲的时候,可以来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天晚了,高兴住下,您就住下。这就算是处长个人的小俱乐部,由我管理,一定要比公馆里洒脱一点,方便一点,热闹一点!
沈处长 好(蒿)!
丁宝 处长,我可以请示一下吗?
沈处长 好(蒿)!
丁宝 这儿的老掌柜怪可怜的。好不好给他作一身制服,叫他看看门,招呼贵宾们上下汽车?他在这儿几十年了,谁都认识他,简直可以算是老头儿商标!
沈处长 好(蒿)!传!
小刘麻子 是!(往后跑)王掌柜!老掌柜!我爸爸的老朋友,老大爷!(入。过一会儿又跑回来)报告处长,他也不是怎么上了吊,吊死啦!
沈处长 好(蒿)!好(蒿)!
随后幕落,全剧终。
这是《茶馆》剧本的最后一个场景,500多字,三个开口的人物,沈处长说了八个“好(蒿)!”一个贪婪、冷漠、傲慢、卑鄙的官僚的形象跃然纸上。出场前,沈处长一直“活”在小唐铁嘴、小刘麻子、小唐铁嘴们的言谈中,他的巧取豪夺终止了裕泰茶馆作为百年老字号的生存可能,终结了忍让、“改良”、谦卑、算计了一辈子却步步落败的王掌柜的性命,也给《茶馆》画上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句号。出于当时时代无法容许这个可能会引起爆笑的结尾的考虑,焦菊隐导演把出现沈处长的整个场景大笔一挥删除了,《茶馆》的结尾变成三个老头话沧桑、撒纸钱后,王掌柜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腰带,缓缓走向后台, 背景音是学生游行唱的《团结就是力量》的雄壮歌声,“埋葬三个时代”的主旨就在这光影斑驳、阴阳交错的舞台上完美呈现。
然而老舍好像并不认为这个处理是他想要的。1958年5月,就在《茶馆》首演在大跃进和反右的气氛中默默收场之后,老舍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的文章,他说:
问:原谅我再问一句:像剧中沈处长,出得台来,只说了几个“好”字,也有生活中的根据吗?
答:有!我看见过不少的国民党的军、政要人,他们的神气颇似“孤哀子”装模作样,一脸的官司。他们不屑与人家握手。而只用冰凉的手指(因为气亏,所以冰凉)摸人家的手一下。他们装腔作势,自命不凡,和同等的人说起下流话来,口若悬河,可是对下级说话就只由口中挤出那么一半个字来,强调个人的高贵身份。是的,那几个“好”字也有根据。没有生活,掌握不了语言。
看,虽然被删,被质疑,但是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特意解释、强调:“那几个‘好’字也有根据”!在文学这件事情上,老舍是自负、很顶真的,也是很倔的。
不管怎么说,没有了沈处长的八声刺耳的“蒿”垫底,《茶馆》确实略微和1958年的时代主旋律合拍了一点儿。这部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不合时宜的话剧《茶馆》,就这样上演了。在来自剧界的各种评论的声音里,只有李健吾先生说:“我们只要听一听沈处长那个终始的‘好(蒿)!’,就领会到我们敬爱的剧作者何等深入他的白描。”(《读〈茶馆〉》,《人民文学》1958年1月号)
有了这个事情作为前因,我们也才好理解林版《茶馆》为什么会落败。林版《茶馆》,说是创新,实际上想做的工作还是还原老舍的本意——除了删去“大傻杨”这个串场人物,林版几乎完全还原了被焦、夏(焦菊隐和夏淳)版删去的所有人物和桥段,自然也包括沈处长。在北京演出的效果如何,我没看到,不好说。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沈处长坐着真的美式吉普车开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进茶馆坐定后又滑稽地吐出八个“蒿”的时候,全场笑倒,怎么也停不下来。
随后我们就看到了各种批评的声音,有指责舞美的,有指责音效的,异口同声地,则是指责沈处长。现在还能查到的一个批评意见是:“这样处理结尾过于诙谐,破坏了《茶馆》的悲剧意味。”(刘淼:《〈茶馆〉600场背后》,《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25日)五年后,人艺的《茶馆》排回焦、夏版,《茶馆》就此定型。
基于以上事实的罗列,我们不由要问:林导这版《茶馆》的落败究竟是创新的代价呢还是还原的代价呢?用现在的话说,这个“过于诙谐”的锅是应该由林导来背呢还是要由老舍来背呢?
2
老舍为什么要写沈处长,为什么要“那样”写沈处长,沈处长的“戏份”究竟是《茶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结尾,还是冗笔,是不和谐音?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我们才能解释老舍为什么非要留着这个结尾不可,他究竟在坚持什么,捍卫什么。
要说清为什么写沈处长,还是先要说一说为什么写《茶馆》。
《茶馆》的写作过程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大致上说就是老舍先写了个通过秦家三兄弟反映现代中国宪政史的话剧,这个剧是为配合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但是北京人艺的一干导演、演员、领导、群众只看中其中写维新运动失败时候裕泰大茶馆的第一幕第二场,在大家的建议之下,老舍心甘情愿地放弃了前稿,写出了现在的《茶馆》。关于这件事,林斤澜1993年发表在《读书》杂志的《〈茶馆〉前后》提供过一个野史,这么说的: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
可是,当年就传出来一句话,这句话不胫而走,到了有心人耳朵里,牢记不忘。确实有过这么句话,老舍听了意见,说:
“那就配合不上了。”
从建国伊始老舍回国开始,《方珍珠》《龙须沟》《青年突击队》……直到此前的《西望长安》,每个剧本都在“配合”,但这次,如果放弃“前《茶馆》”,便一定“配合不上了”。明知“那就配合不上了”,人艺上上下下却无限希望作者重写,作者也非常乐意重写,两厢情愿的“上等婚姻”!《茶馆》应运而生。《茶馆》1958年上演不久马上遭到封存的命运证明了它确实是什么都“配合不上”,不但“配合不上”,而且完全不搭调,随后老舍就非常“配合”地去写《红大院》了。
《茶馆》发表于1957年7月,完稿的时间,据张定华口述、辛夷楣执笔的《我所认识的焦菊隐》,征引《北京人艺建院50周年大事记》的记载:“1956年10月8日”,老舍采纳了北京人艺的建议,决定推翻“前《茶馆》”,写作《茶馆》,“1956年12月2日,老舍先生到首都剧场向全体演员朗读了他的新作《茶馆》的第一幕”。这个纪录明确了老舍写作《茶馆》的具体时间是1956年10月8日到12月2日之间。
那么1956年10月8日到12月2日之间又是什么日子呢?“百花年代”!老舍放弃“前《茶馆》”,改写《茶馆》,这个事件本身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能且只能在“百花年代”发生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评论 22“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评论 70他放话:我们在努力“拆散”中俄 评论 260敷衍应付、屡查屡犯!7家医院被国家医保局点名 评论 203“决定性胜利”,无限期推迟 评论 209最新闻 Hot
-
涉华问题,立陶宛新总理最新表态
-
他放话:我们在努力“拆散”中俄
-
“决定性胜利”,无限期推迟
-
得州州长连发4条“反华”命令,中使馆驳斥
-
加拿大也来这一套:加钱,中国…
-
墨西哥总统:我们不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后门
-
“这是对西方的警告”,欧洲听到了
-
“留给外国车企的时间不多了,打不过就加入”
-
欧尔班无视ICC:将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
-
波兰高官催欧盟成员国打钱:我们军费已达GDP的4%
-
“拜登现在就像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更极端的想法是...”
-
“这将使美国滑向裙带资本主义”,特朗普被这位金主爸爸批评了
-
逮不逮捕?美西方“裂”得更严重了
-
“他们全都是白痴”,马克龙激怒海地
-
没完了?“美国要给钱凯港找对手”
-
“特朗普对华鹰派内阁或有名无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