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哲伦:台湾教育者的“天堂教室”,我们无福消受
关键字: 教育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台湾日本宽松世代“天堂教室”真的管用吗?
抛开中国国情,我们就看“天堂教室”本身,在教育资源充沛的情况下,它是否真的有利于培养一个学生呢?
本质上学校对学生有两大任务:一是让学生受到好的教育,二是让学生升入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但不是完全等同的。而前一个任务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二是让学生具备求知欲和求知能力。
而李女士所见到的“日本式”课堂,显然是重视第二个方面。理论上,求知欲和求知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具备了求知欲与求知能力,就可以更好地去获得自己当下需要的知识。
然而这又是有些人想当然的“美好”愿景。脱离知识积累而谈求知能力就如同不练拳脚招式而论内功心法,即使在武侠小说里,也只有带着“主角光环”的武学奇才,方能做到。
这当中有对求知能力获取方式的理想化——以为只要给时间、互相帮助就能激发能力;也有对知识本身的误解,知识储备与求知欲本该是相辅相成的。
“天堂教室”的教育方式为了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和求知能力,牺牲了太多传授知识的时间。或许也许有人会说,养成了能力,来日方长,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有得是时间学。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知识的机会成本是越来越高的,尤其是大学高年级之后。可以说,“天堂教室”对高年级学生肯定不适用,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管用吗?组织得当的话,或许是管用的。但不论怎么说,三年级还在学习71×8,真的是太慢了。
“天堂教室”,连日本也无福消受
碰巧我班上的学生,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从幼儿园到初中断断续续在日本读过几年书,我拿着李女士的文章向他请教。
他向我提供的信息是:至少在上高中之前,日本的公立学校课上几乎不教什么东西。公立学校的任务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包括学业。想要考东京大学?那就花钱补课吧!我在日本旅游时也发现,熊本这样的小城市,大街上补习机构的密度远超上海,跟香港差不多。
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除去女主角,多数学生对学习心不在焉。
那么私立学校呢?私立学校确实对学习抓得很紧,但数量极少。以名古屋为例,私立小学一共也就只有两三家。日本教育更多是“天堂教室”的功劳,还是满大街的大小补习机构的贡献,还要打个问号。
对于这一教育模式带来的后果,日本社会早已开始反思:饱受诟病的“宽松世代”,由高昂的补习费进一步拉开的贫富学生差距。就连日本学界也痛感,今天的教育下,也许很难再出现连续获得诺贝尔奖的盛况。
甚至李女士看到的“日本式”课堂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都很难说。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日本课堂,确实有不经教学直接让学生做练习的教学方法,他们称其为“挑战”,每堂课的“挑战”只有5-10分钟。其他时间,通常还是老师来讲授。
至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举不举手,这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性格,多数老师还是要求学生举手的。面对冷场的同学,其他同学是否会认真倾听,则是取决于学生自己,爱听的自然会听,不爱听的也不会因为“无所事事的体贴”就认真听了。
李女士夸赞的“天堂教室”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契合了她心中的“教育乌托邦”?是日本的骄傲,还是日本的“病兆”?大概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作为公立学校的教师,我也发现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城市,基础教育存在一定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即使培养能力,也只是培养运用知识来解题的能力,而非求知的能力。甚至会以损害学生求知欲和求知能力为代价来拔苗助长。
李女士的设想固然美好,但也失之偏颇,过于理想化。在结尾我不得不说一句“正确的废话”:实践之中更多是创造与知识的平衡,玩耍与游戏的平衡,这才是适用于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教育——当然,这很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数十年来首次,阿根廷找上中国” 评论 149俄叙24小时击毙320人,美国急撇清:意外 评论 187面对美国谴责,格鲁吉亚总理“不屑一顾” 评论 165为了打入特朗普圈子,他们拼了… 评论 136格鲁吉亚总理:熟悉的一幕又来了 评论 28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