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为何解散哲库?终究是路选错了
OPPO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当大环境已经改变之际,依旧亦步亦趋。哲库的技术路线选择和发展模式过于挥霍,焉有不败之理。[全文]
-
任正非也泼冷水?到底该如何看待5G技术
华为一向被外界认为是中国5G技术的领头羊,也正因为华为在5G领域的领先地位,才遭到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技术围剿。任正非这段话,是想为华为争取舆论空间,还是5G狂潮里的清醒反思?[全文]
-
美国围堵华为,奈何高通送人头
高通曾经滥用垄断地位征收高通税引发众怒,在4G时代中国厂商就通过与欧洲厂商联手,实现4G标准的去高通化,之后发改委才有底牌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在下一代通信标准的制定中,也完全可以连横合纵,将美国企业边缘化。 [全文]
-
为什么百度昆仑芯片和阿波罗计划华而不实
最近,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做芯片,紧接着阿里和腾讯之后,百度也推出了所谓的“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芯片。正如前几日官媒发文批评浮夸风,好像离开了“全球第一”、“中国首款”之类的词汇,不足以显示自己高大上,百度的昆仑芯片和无人车计划恐怕难逃“只打雷,不下雨”的命运。[全文]
-
甩锅中国倾销钢铁?中国才是全球钢材涨价的推动者
随着中国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关停了大量钢铁企业,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合法钢铁产能已削减1.15亿吨,而非法产能则减少1.4亿吨。根据英国钢铁咨询公司MEPS估算,这波削减产能推使全球钢价自2015年末以来大涨了六成。[全文]
-
谷歌最新量子计算机比特数全球第一,为什么说宣传有水分
日前,谷歌宣布推出一款72个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机Bristlecone,超越了之前IBM最新曝光的50个量子比特量子原型机。在量子比特数目上达到全球第一。不过,这里所谓的“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称呼,其实是具有较大水分的……[全文]
-
情报机构建议别买华为中兴手机,为何美媒唱反调
前不久,包括FBI、CIA在内的美国六大情报机构负责人以信息安全为由,建议美国民众尽量不要使用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中兴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随后,美国科技媒体刊文《不要害怕华为和中兴》认为,美国政府在对华为、中兴手机设备的安全问题过于敏感。[全文]
-
Intel AMD ARM史诗级漏洞,给中国什么启示
全球的个人电脑、服务器和智能手机都受这一漏洞的影响。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是国外科技公司配合西方情报部门留下的“御用”漏洞,但这种情况的出现,确实给国内一些热衷于把国外技术买回来,并将之包装为自主可控的专家和企业敲响了警钟。[全文]
-
电池老化才降低运行速度?苹果的辩护能自圆其说么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苹果公司是故意降低老款iPhone手机性能,以迫使iPhone手机用户去购买新款iPhone手机。但在巨额商业利益面前,企业刻意降低商品使用寿命以谋取更大利益的情况始终无法杜绝。[全文]
-
中国核电发展历程和高铁有多像,从引进AP1000说起
回顾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核电与高铁有不少共同点:都是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都经历了自主研发向引进国外技术然后再创新的转变过程、最大市场都在国内、目前也都在力推出口海外,这两个行业的进口与出口,也都与大国间的政治、外交博弈密切相关。[全文]
-
向老牌工业国技术输出前,“华龙一号”经历了多少曲折
日前,中国广核集团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正式启动厂址适应性阶段地质勘探工作,标志着中国向英国输出第三代核电反应堆“华龙一号”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虽然如今“华龙一号”已经开始向老牌工业国进行技术输出,但研发过程中有过非常曲折的历程。[全文]
-
1000亿美元收购高通,这个马来西亚华人可不是趁火打劫
日前,博通公司准备斥资1000亿美元收购高通公司。虽然有媒体称“高通深陷与苹果的专利诉讼泥潭”、“颇有点趁人之危的感觉”,但这些说法其实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本质上说,博通意图收购高通,是近年来Fabless IC设计公司整合的延续,也是资本寻求最大利益的体现。[全文]
-
创造三项“世界第一”,澜沧江特大桥到底牛在哪?
澜沧江特大桥在全球首次采用“二次竖转”方案施工,把原本纵向拼接的钢结构分成两段,将上半段钢结构放倒斜躺在山体上,利用山体进行组装拼接,大幅减少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增加了施工安全性。[全文]
-
京东方攻入苹果供应链,背后有故事
过去,苹果MacBook系列笔记本主要使用三星、LG的显示面板,本次京东方攻进苹果的供应链,标志着中国面板厂与国外厂商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从过去严重亏损的老牌国企,到今日面板行业的巨无霸,京东方又经历了怎样的腥风血雨呢?[全文]
-
中国量子雷达研制成功 有哪些技术优势
上月,中国电科首部基于单光子检测的量子雷达系统在14所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量子探测机理、目标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测原理的实验验证,并且在外场完成真实大气环境下目标探测试验,获得百公里级探测威力,探测灵敏度极大提高,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阶段性重大研究进展与成果。[全文]
-
中国首个异构计算处理器IP核在硅上成功实现
日前,中国华夏芯公司宣布,其异构计算处理器IP核已经在硅片上成功实现,该产品是国内企业在异构计算上的技术突破,并有望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工业4.0、移动通信、无人机等领域推广应用。虽然在CPU、GPU、DSP等传统芯片上,中国与西方还有这比较大的差距,但在异构计算处理器上,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小,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领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