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靖中:拉面在日本“本土化”历程
关键字: 中华小当家漫画日本拉面发展历程中华小当家各类拉面日本二战饮食拉面日式拉面源于中国拉面在日本本土化历程“来来轩”的老板是日本人,叫尾崎贯一,曾在海关供职。1910年,退休后的他从中华街雇了12个中国厨师,来到浅草,开起这间中华料理餐厅。除了拉面,餐厅也卖云吞、包子、烧麦等广东点心,但真正让它载入史册的,只有拉面。“来来轩”的拉面是以鸡骨和猪骨作为汤底,加入叉烧、笋干、葱花等配料制成的。这便是如今关东酱油味拉面的前身。而“小当家”里强调的那些好拉面的标准(如“汤底醇厚”、“嚼劲十足”),最初就是从这里开始为日本人所熟知的。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来来轩”,拉面才得以走出中华街,进入普通日本人的视野。不过,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拉面都被看做典型的中华料理,而非日本人的食物。二战以前,拉面通常叫做“支那汤面”(Shina soba);1945年之后,“中华汤面”(Chuka soba)又取而代之,成为最普遍的称呼。这都明确体现出了拉面的中国身份!
新横滨拉面博物馆
那拉面究竟是怎么演变成日本人自己的饮食的呢?说起来,原因不外乎三个。
第一,二战后日本一度经济低迷、物资匮乏,拉面便宜又管饱,因此迅速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常客。
第二,由于拉面广受欢迎,各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更符合当地人口味的拉面(最有名的包括札幌的味增拉面、函馆的盐味拉面、博多的豚骨拉面等等),这大大增加了日本人对于拉面的亲切感。
第三,方便面的发明,不仅使拉面在日本国内得到普及,还直接推动了拉面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之最终成为日本饮食的一个标志。到1970年前后,拉面——ramen——几乎已经成了日本面条的代名词。而1994年开业的新横滨拉面博物馆,更是将拉面和日本人的身份认同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学者青木保(Tamotsu Aoki)曾说过,拉面和北京烤鸭代表了中国饮食在日本传播的两极:烤鸭充满异域风味,代表中国;而拉面则完全是日本自己的食物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当家”中那一碗碗拉面,既是对当今日本饮食潮流的一次回应,也是对传统中国面食文化的一种敬意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本土化”完成!日本的拉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wangjingzhong/2016_10_25_378261_2.shtml
- 责任编辑:李泠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7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93“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79“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8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41山西大同中院的审判长水平真高评论 1264 赞 762订婚强奸案维持原判,你怎么看?评论 325 赞 43这事发生后,女的一家闭门谢客,男的一家一直在炒作,发布女的隐私评论 134 赞 124WSJ:美国将在关税谈判中,要求别国孤立中国评论 127 赞 595可能有出乎预料的消费潮流,住户存款只增10万亿,消费爆发,震惊世界评论 99 赞 207因为日本人乘自动扶梯会自行整齐的靠到一边,所以他们很有素质?评论 60 赞 18缺钱的美国还能玩转世界?评论 56 赞 79美国没有想过自己也需要向中国学习,也放不下作为白人的优越感评论 54 赞 17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