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陈品:原来台湾国学正统只是条产业链?
关键字: 台湾国学弟子规传统文化在台湾台湾传统文化昨日,有媒体深挖大陆“读经热”背后的商业链条,指其为“残酷试验”。文中提到了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王财贵,他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随后来到大陆宣讲。
大陆的“国学热”确实多多少少受到台湾的影响,比如此前被捅破传播骗局的《弟子规》,就是从台湾流行起来的,因为台湾一向被追捧为保有“国学正统”,自然让某些大陆民众趋之若鹜。
然而看似方兴未艾的“国学教育”,在两岸的教育体系中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坊间说法普遍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保存在台湾”,但台湾至今真的保存了很好的“国学教育”传统吗?
台湾的“国学教育”现况还不如大陆
自1956年起,台湾地区高中课程中安排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属于高中国文科教科书之外,列为必选的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现场的使用相当普遍。该教材选取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中的经典章节,涉及做人、处世、内政、世界观、群体观等各方面内容。
到了1966年,大陆因“文革”,中国某些传统文化元素遭到破坏,教育体系也受到影响;为有别于“文革”对文化造成的冲击,当时台湾领导人蒋介石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复兴儒家为主,整理传统文化、去糟粕留菁华,并吸取西方文化的精粹,揉合中西文化,与大陆“文革”分庭抗礼。
政治性因素意外促成台湾重视“国学”的文化运动,《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自然也成为极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但2006年民进党执政时,重本土化而欲“去中国化”,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大幅缩减并改称《论孟选读》,并取消必修改成为选修。
重返执政的国民党又宣布在2012年“拨乱反正”,恢复其必选的性质,重塑它在高中国文科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台湾的高中如此重视“国学”,那对属于义务教育初阶的小学阶段是否“向下扎根”呢?
经笔者采访台北市立国语实小的高年级教师后发现,目前小学国语课(即大陆称的语文课)每周仅有5节的授课时数,与过去9节时数相比减少近大半。
以目前该校使用的翰林版教科书来说,不仅没有教授任何如《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与古典文学相关的正式课程仅有四年级下学期第七课“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五年级上学期第八课“古今西湖诗选”,以及六年级上学期第八课“古诗文选读”。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历程中,只有三课的语文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真可谓凤毛麟角。
况且该校没有另外举办全校性统一的阅读经典活动,唯一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就只有阅读背诵《古诗读本》,而且是每两周才教一首古诗,由各班的班主任自行教授,校方唯一的检核方式,就是在每两周一次的学生朝会上进行“我爱诗词”活动,随机抽点每年级三位学生上台背诵古诗词。既然是两周才学一首、又是随机抽点,学生也不见得会非常认真地学习古诗词。
所以,由位于台北市中心该所小学的授课状况来判断,台湾地区并非从小学就开始重视所谓的“国学教育”。相较于笔者过去在该校就读五六年级时,由班主任每天教授一则《论语》,每周六学习一首古诗(名为“古诗吟唱”的全校性广播)之情况,如今已大不如前。
若不看小学,只看初中阶段,是否又重视“国学教育”呢?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笔者在访问师大附中国中部(即大陆称的初中)教师后得知,目前该校使用翰林版的国文教科书,其中与儒家经典相关的就只有收入《论语》四则(“学而时习之”、“见贤思齐焉”、“日知其所无”、“譬如为山”),而且是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的第六课,只占该学期教授十二课中的一课而已,占比极低。
若不将国学范围定义为只限儒家经典,再加上古诗、古文、绝句、律诗、宋词、元曲以及语文常识对联等,初中一年级有7课、初二10课、初三8课,总计在初中三年学习的70个课目中只有25课,仅占比35%。
除此之外,还会依据教师授课进度快慢做调整,不是每位教师都愿意多花时间在只有三分之一的古典文学上,如果有教师愿意提供课外补充教材,那就真的是谢天谢地了。
大陆目前的中学“国学教育”则与台湾不尽相同。以贵州省贵阳一中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为例,不仅选入《论语》、《孟子》的部分篇目并要求背诵,还加上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的《先秦诸子散文》作为独立选修教材,其中收录《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共计26篇选读文章,范围比只取材于儒家《四书》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还要更广;重庆市二十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内容选取《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大学》,还有贾谊“过秦论”与韩愈“师说”的古文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人的诗选,加上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节选,内容非常丰富。
在独立教材方面,有选修的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独成册给授课教师自由使用,除了收录《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尚搜罗了战国的屈原(“湘夫人”)、《庄子》,汉代司马迁,魏晋阮籍、陶渊明,唐代高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柳宗元,南唐李煜,宋代周邦彦、欧阳修、苏洵、苏轼、李清照、陆游,明代归有光、张岱,清代那兰性德、方苞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作品,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清朝之长,比《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有过之而无不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一个挥向欧盟? 评论 84“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评论 172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评论 179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评论 145特朗普来真的,加墨强硬回怼“关税大棒”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
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
“政治清洗”?数千名FBI特工被“拉清单”
-
他写的这篇小作文,竟是英伟达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的重要催化剂
-
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
五角大楼下手,“有些员工为使用连上中国服务器”
-
果然,台当局又跳了出来
-
美媒复盘:为何中国科技一再让西方措手不及?
-
67人无一生还,特朗普暗示“原因”
-
美智库高级总监眼馋:咱们去偷中国工程师
-
美议员着急:美国迷迷糊糊就走入中国陷阱
-
这个美国反华机构,也盯上Deep Seek
-
鲁比奥将来访,巴拿马总统:运河问题不容谈判
-
鲁比奥泼脏水:一旦开战,中国能关闭巴拿马运河
-
“是谁说我们1000万美元搞AI,肯定没戏?”
-
美国24年来最严重空难!“恐无人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