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雨洁、施兰茶:印度疫情为何突然疯狂反弹?
最后更新: 2021-04-19 08:45:2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雨洁、施兰茶】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度疫情发展曲折离奇,屡次出现令人惊奇的谜之走势:
印度日感染数从2020年9月28日近10万例的峰值快速下降到2021年2月28日的8697例,一度令全世界相信印度已成功控制疫情——为什么印度疫情一度突然好转?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印度疫情又开始以破纪录的速度和强度加快蔓延,继4月初单日确诊病例数突破10万例大关后,仅至4月15日就再度突破20万例,至4月1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26万,再次刷新该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的单日最高增幅纪录,印度在再次成为全球单日确诊数最高的国家的同时,也以逾1400万例取代巴西成为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累计总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为什么印度疫情再次疯狂反弹?
印度每日新冠确诊人数变动情况(图/worldometers)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现有确诊病例中,病毒新变种占比逐渐提高,还出现多宗双重变异的毒株。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中,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染病罹难者高达1000万人以上,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在当前危局下,印度是否会重蹈历史覆辙,再度成为全球最大和疫情最深重的单一疫区?
印度疫情此前为什么突然好转?
尽管印度当前正经受山呼海啸般的疫情,但仅仅一个月前,全世界都对印度疫情防控颇为乐观,甚至视其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抗疫的模板之一。
从数据上看,印度单日确诊数达到2020年9月中旬近10万例的高峰后,便急剧下降,最低时下探到仅8000多例,2021年2月9日还出现单日零死亡病例。以上数据似乎表明,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更弱的印度反而能更好地控制疫情。
印政府的数据,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众多多边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咨询机构、评级机构也将“印度已控制疫情”作为既成事实。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就将对印度2021-22财年预计增速从1月的11.5%,再度调高到12.5%;而评级机构穆迪(Moody)更估算出高达13.7%的财年经济增速。
对于印度疫情突然好转,目前并没有任何共识性的解释。
印度官方倾向于将疫情好转归功于严格的防疫措施。
印度卫生部门屡次表态强调,“印度人民严格遵守佩戴口罩的要求”和“卓有成效的封锁”是此前成功遏制疫情主因。他们指出,印度政府在2020年9月疫情第一轮高峰期到来之前,就已实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全国性封锁,即使在封锁解除后仍采取不少防疫措施,如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公共活动设置人数上限等。
除了志得意满的自吹自擂外,印度政府此种说法其实“满是槽点”:如果这些防控措施真的起到了决定性的实效,那为什么在感染基数较小、防疫措施最严的疫情初期,印度单日确诊数反而快速走高,而在防控措施大规模放松后却明显回落?显然,有其他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
印度街头,民众戴口罩出行。资料图来源:《环球》杂志
不少学者指出,地理因素可能有助于印度控制疫情。
例如,不少流行病学专家认为,由于印度城市化水平低下,约70%印度人居住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且社交活动较少,因此降低了疫情传播效率。再如,还有专家认为,印度湿热的气候也有利于阻止病毒传播。
但这些说法同样充满破绽——因为人口稠密,印度农村地区聚集效应和城市相比并没有多少差距,而同样湿热、抗疫表现却非常糟糕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则降低了地理因素的解释力。
也有专家认为,印度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延缓了疫情传播。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印度65%的人口年龄低于35岁,一半人口低于25岁。年轻群体普遍确诊率和死亡率较低,确诊症状也相对较轻。
但美国智库“疾病动态、经济与政策中心”(the Center for Disease Dynamics, Economics & Policy)的研究显示,印度30岁至70岁年龄段人口染疫死亡率高于巴西、美国、中国相同年龄组,表明“人口结构降低死亡率”的说法远非确切。
此外,还有专家将印度疫情好转归功于群体免疫。
阿育王大学专家认为,当印度感染总人数超过临界值,就会产生足够大的携带抗体的人群,由此形成群体免疫力。全印范围的抗体检测血清学调查显示,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检出抗体阳性率接近22%,是2020年疫情高峰期的三倍多;在德里等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超过50%。极高的抗体阳性可能推高群体免疫力,对大城市尤是如此。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即使部分地区已形成全体免疫,考虑到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复杂的国土环境,还很难真正达到全国性的群体免疫。
最后,还有为数众多的专家质疑印度政府数据的可靠性。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一位流行病学专家估算,每30个印度感染病例中,平均仅有1人被确诊并记录在案,因此印度累计感染病例数可能是现有统计的30倍。
与此同时,印度检验率却还一度下降:2020年9月,印度单日检测量超过一百万次,而到2021年2月,单日检测量已降至60万至80万,这意味着更多病例可能未被发现。此外,为了早日恢复社会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在登记、报告确诊及死亡病例时也可能存在纰漏。
因此,严重的漏检、漏报、误报可能是营造“疫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
- 原标题:杨雨洁、施兰茶:印度疫情为何突然疯狂反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热门评论 7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55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我们永远不可能通过新闻了解到外国疫情的真相。
但是,我们都知道不进行严格隔离是绝对不会扑灭疫情的。所以,怎么可能他们能控制住呢? - 吕建凤【严重的漏检、漏报、误报可能是营造“疫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
这个原因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疫情突然疯狂反弹的原因:过去隐瞒导致了疫情蔓延越发加剧,终于没办法继续过去那样程度的隐瞒,于是统计数据不得不反弹。变异了,如果是这样,我们也要更加严格控制出入境了。 - 印度这种低保障,低治理的社会状况,根本就没办法也没能力控制这种程度的疫情蔓延;
- 什么反弹?一直在发展,现在不过是捂不住了!
- 美日欧韩台湾省都要去印度开场,印度人哪能干啊,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不符合阿三风范
- 感染人数太少时:统计人员太少了,人手不足,数据不真实,应增加人手。
感染人数太多时:统计人员太多了,应减少人手,让不真实的数据回归正常。 - 同样的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普遍年轻?是因为他他们生得多而且老年人死得多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年轻人比例这么高的原因。
- 去年的预言要成真了。
- 中国行,我也行。
中国行,你不行。 - 不是感染的人数多了,而是检测的人数多了。
- 为什么,新增很少,为什么有突然爆发,都找不到原因才是最可怕的。
- 全部楼层亓景明印度民众不大可能直接偷渡到中国,难度太大。如果要偷渡,他们可能会先到尼泊尔。不一定是印度,印度人跑到邻国,邻国撑不住了又会往其它地方跑。多米诺骨牌。
- 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无论什么项目的统计数据都属于黑洞型的,真实数据根本不清楚。一般印度官方主动公布的统计数据,实际情况要在公布数字的基础上乘3甚至乘5
- 静不露机印度才不在乎感染新冠的人数爆发式翻番嘞,它们以超级高科技手段,将牛粪、牛尿、牛毛、牛奶制成了“四牛”系列抗新冠感染、治新冠新药,治愈率达1000%,印度把它作为国家超级机密,技术严格保密了,“四牛”抗新冠新药绝不外售,只供高种姓人服用,扩产后,大家都有得吃,一吃就好了。这“四牛”药可真的牛B呀,像小母牛翻筋斗一个牛B接着一个牛B的牛B。小母牛晒太阳——牛B朝天
- 奔跑已不再改骑行大壶节应该居功至伟;一个月内一亿多印度教徒去狂欢、去沐浴,多壮观,疫情指数也得匹配上不是?距离三十万一步之遥。最大的“民主国家”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
这是昨天的跟帖,也不知发没发出去,再发一遍。都不用修改;印度教徒的狂热是外人难以理解的。阿三搞出什么惊天病毒变异一点不奇怪,什么时候外溢谁也不知道。阿三什么时候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又在边境搞事,无法猜测。我们一定要做好防疫和军事准备。 - 印度给病毒的演变提供了各种便利
- 武羽毛连续10次破了纪录。估计后续只有印度能打破自己的纪录了
- 全部楼层彦大病死率的前提是确诊新冠!很多低种姓印度人到死都不会确诊的,所以印度是数据看看就得了。印度独立后从法律上已经取消了种姓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种姓歧视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印度统计按如下四大类(占比):Scheduled castes在册种姓(19.7%); scheduled tribes在册部落(8.5 %);other backward classes其他落后阶层(41.1%);advanced castes先进种姓(30.8%)。上述四类人口享有同等法律权力。你说的“低种姓”可能指在册种姓,属于1950年《宪法》(贱民等级)法令中被视为印度的“贱民种姓”的那些边缘化印度教教徒。我没有印度CDC统计新冠肺炎的原始依据,无法判断他们是否不被列入新冠肺炎确诊或死亡统计中,如果对低种姓存在漏报或误报,也不会影响全局。
从印度确诊人数高居世界第二,病死率曾在30%以上,可认为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y/india/的数据是可靠的,低种姓无影响。 - 筝无弦我就提一点:守好边境线,建立隔离防护带。不排除未来大批染病难民四处流亡的可能。印度民众不大可能直接偷渡到中国,难度太大。如果要偷渡,他们可能会先到尼泊尔。
- Cutedenny不检测就不会确诊,数字自然好看,加上一帮子印吹,印度的抗疫就成了典范。但纸包不住火,上天不会眷顾阿三,该是什么还是什么。现在暴增确诊的数据说不定还远低于实际感染的人数,因为印度的医疗条件也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动辄全城检测。现在要防范的是他们疫情爆发影响到我们,最好短期内停止印籍人员入境。日吹美吹也就算了,吹印度的人都什么想法啊……
-
美国新增确诊42767例、死亡325例
2021-04-19 06:44 美国一梦 -
蒙古国草原大火蔓延至中国境内
2021-04-19 06:44 -
西欧不要的疫苗,东欧抢上了
2021-04-18 23: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将从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
2021-04-18 21:08 航空航天 -
美首都唐人街爆发冲突:示威者与警方撕打,多人被捕
2021-04-18 20:54 美国一梦 -
“这个时候,中美罕见的合作示范”
2021-04-18 19:28 中美关系 -
阿斯利康和强生疫苗遭质疑,美媒急了:给中俄送子弹
2021-04-18 16: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排放核污水,“环保少女”彻底暴露真面目
2021-04-18 16:01 福岛核泄漏 -
外媒称塞尔维亚关停中企铜矿,紫金矿业回应
2021-04-18 15:47 大公司 -
“你是逃犯!”中国学者上BBC暴击罗冠聪
2021-04-18 14:50 香港 -
我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1-04-18 14:39 香港 -
拜登终于承认:这是危机
2021-04-18 13:33 美国政治 -
超26万例!印度刷新单日最高纪录
2021-04-18 13:06 印度惊奇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两项重要报告
2021-04-18 11:37 博鳌论坛 -
捷克驱逐18名俄罗斯外交官,美国秒站队,俄方回狠话
2021-04-18 10:14 欧洲乱局 -
长赐号被索赔60亿,船上的大批中国货怎么办
2021-04-18 09:36 大公司 -
“我们永远不会允许台湾独立”
2021-04-18 08:36 中美关系 -
新时代的“平视外交”已经开启了
2021-04-18 08:31 这就是中国 -
中法德这个时候谈气候,有何深意
2021-04-18 07:56 中国外交 -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1编译 | 印前军官:面对中国突然“讨好”,印千万不能当“傻白甜”!评论 221 赞 122贾宝玉是长房长孙?教授纠正陈丽君错误遭网暴,粉丝护主太过头了评论 219 赞 333成立6天拍得水库20年经营权,这家新公司凭什么?评论 129 赞 274这下,马克思终于成了中国人评论 97 赞 205印度航班又出“屎”故了!评论 92 赞 96125架战机厮杀激烈1小时,歼-10CP如何在160公里外精准射杀?评论 76 赞 517我极氪001车主,控制车门打开的手机被锁在车里了,这种情况我遇到好多次评论 71 赞 68看了印巴交戰的結果,還有人認為台軍可以有效對抗解放軍嗎?评论 70 赞 75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
这是昨天的跟帖,也不知发没发出去,再发一遍。都不用修改;印度教徒的狂热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印度的数据去年到顶端后就没降过,一直高位上升,不然不会出现都市级过五成的感染。人民信息疲劳下反对党也没兴趣再玩,另一方面也出于恢复经济目的,经济崩溃了大家都不好过。现在是地方选举季节,重新追踪并报道也是正常。
目前20万的数据建立在检测百万基础上,近20%的确诊率,说明检测范围极小,是出现严重反应下主动(或涉及的小范围连带被动)下的结果。这国家新冠已经全面沦陷。一般认为印度感染者过三亿,死亡人数已过千万
-------------------------------
最好的机会,3-5月所谓穆迪世界最严格防控他们没把握住,那时点过了,实际结果也注定了。当时能控制,最少日后也就是美帝等级。当然考虑到其医疗资源之差、医护人员之低素质(ICU都能出现老鼠),死的人也不会少
======
这是昨天的跟帖,也不知发没发出去,再发一遍。都不用修改;印度教徒的狂热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这个原因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疫情突然疯狂反弹的原因:过去隐瞒导致了疫情蔓延越发加剧,终于没办法继续过去那样程度的隐瞒,于是统计数据不得不反弹。
----其实就是西方哲学机构的心理,是太渴望拉出个印度来遮盖中国抗疫成就的光芒了。
饥不择食、迫不及待,只要印度敢于吹,西方机构就敢于认。
可是,还是那啥扶不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