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我去了一场传销大会,终于知道台湾青年在想什么
关键字: 台湾传销台湾传销大会台湾青年青年未来台湾梦【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在台湾,70后在经济强弩之末时出社会,80后则在大停滞时找第一分工作。我们将大停滞世代称为“草莓族”,“Y世代”,“鲁蛇”,“小确幸”,没一句好话,总觉得这社会药丸,年轻人一个一个不成材,干不动,骂不得,哪像我们当菜鸟时任劳任怨,苦干实干……
不过,根据最近台湾、大陆、新加坡、香港四地的媒体与学术单位合作的“2017年两岸四地华人青年翻转力大调查”指出,台湾青年竟是最任劳任怨的一群……
蛤?这翻案翻得有点迅雷不及掩耳,真假?
我决定前往最不愿参加的传销大会上,听听青年声音,文章后半段我再讲个人所闻所见,让我先把这项调查做些说明。
四地青年调查
关于未来的人生价值,除了台湾青年,其他三地青年一致对“拥有幸福美满家庭”按首赞,其次才是“找到喜爱的工作”,只有台湾人将工作摆第一(23.9%),家庭为次(20.6%)。这与我的观察一致,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收入是当前大敌,不解决这个,家庭难有幸福基础。
关于“选择悠闲生活或忙碌”,台湾青年在“忙碌”这端勇夺第一(40.7%),想过悠闲生活者,则是四地最末(22.7%)。简言之,“闲”可不是好事,当有朋友抱怨工作忙到爆,都没时间休息时,总有人以略带羡慕又警惕的口吻说“忙是好事,不忙就完了”。
四地中,渴望休闲生活者,令人跌破眼镜竟是新加坡青年(40.1%),他们只有两成(23.8%)的青年选择忙碌充实的人生。
关于工作与生活,孰轻孰重,多数华人青年认为两者要平衡,其次则是生活优先。不过,台湾青年有20.9%认为“工作至上”,居四地之冠,新加坡青年则有高达51.7%认为“生活至上”。
对于台湾青年显现的工作狂倾向,从另一份数据就足以解答,“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看法”,台湾人仅8.6%乐观看待,上海青年则有50.8%的乐观度。很明白了不是吗?台湾人对未来悲观,当然有工作就拼命做。家庭?生活?哪一项不要钱?
再者,台湾青年对未来的恐惧,也居四地之冠,细项包含“房价过高”,“无法学以致用”,“薪资过低”,“资金不足”,“国际视野不足”,“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然而,就算是台北,房价也不能跟香港比高,论物价水平,台湾也是四地最低,但台湾青年却是恐惧感第一,显示20年来薪资冻涨,物价翻倍,是极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会怕工作被机器人取代的,做得大都是低技术性工作,也显示台湾高技术人才严重外流。
少子化的人口红利流失,与高技术者外流的人才红利流失,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双流失隐忧,根据万宝华企业企管顾问2016年全球人才短缺报告,台湾招聘难度世界第二高(73%),仅次于日本。
另外根据台当局“主计处”的报告,十年来外出就业人口翻倍,从2005年的34万人,到2015年的72.4万人(其中58%到大陆就业)。民众往大陆发展的趋势,与岛内政治色彩趋势背道而驰,而且,出走有年龄下降的现象,愈来愈多高中生选择就读香港或大陆的大学。
以上数据相当清楚,台湾青年对未来大恐慌,而这股焦虑早已延烧到未成年人的家长心中。
对于大陆,岛内政治总呈现“嘴巴说不要”,岛内民众则“身体却很诚实”。
说“不要”的声音很大,人却很少,“身体诚实”的声音很小,人却很多,这才是真相。如果你觉得赴陆求发展的台湾人还不够多,那是因为仍有许多岛民不知道去大陆发展具体要做什么,一旦大陆在政策上进一步廓清了这一层,台湾人会以更显著的速度西移。
媒体报导归报导,我想亲耳听到青年的心声,所以我去了满是青年的传销“礼拜仪式”。
传销业的洗脑法,具体显示青年恐惧
这是一家美商传销公司,我去的“大会”,其实只是一个团队(上百个成员)的小型聚会,表面上的会议目的是介绍新产品,事实上就是一个成员们相互取暖的非宗教“礼拜”。如果你去参加过基督教礼拜大概知道,牧师在台上演讲,听众在台下会不时复诵“感谢主”,或是有新加入礼拜的人,牧师会介绍,然后听众会说“xxx你好,欢迎”之类的亲切招呼。
这场传销大会,就是有如此浓厚“礼拜感”的聚会,好,现在你懂美国传销如何借用基督教模式凝聚团员了,有没有效?不得不说,对于彷徨者而言,真的有效。
两个半小时,约莫十几个人上台演讲,有讲师级的介绍产品,讲公司沿革,讲制度,也有资深成员讲经营甘苦,成功模式,另外还有资浅成员讲加入理由,参与心得与未来期许。我呢?作为一个耐心有限又心怀不轨的观察者,一开始就坐在离门边最近的位置,随时准备出去抽烟,或直接闪人。
传销就是诈骗,所以我有很多次想冲上台抢麦克风,向台下大喊,骗子骗子,这是骗子夏令营!不过都好不容易忍了下来。并将一整个洗脑流程,自制短句解析如下:
1. 老年好恐怖。2. 赚钱很容易。3. 工具很好用。4. 省钱很开心。5. 前景很看好。6. 伙伴很温暖。7. 时间很自由。8. 美国好棒棒。
请注意,以上8个行销短句,除了“美国好棒棒”,其余句句敲中青年、家庭主妇、届龄退休者的心门软弱处,这是一个诉求团队合作的行销制度,大家从各自独立的生活走出来聚在一起,为的就是每个月都有人帮你赚钱,人愈多,钱愈多,你愈自由,最终目标是躺在家里无所事事,也有钞票自动滚进来。
主持人在介绍演讲者时,都会先加上一句,现在这人的传销收入已突破多少,数字惊人。上台的青年,有服务业的低薪者,知名企业里薪资中上者,有富二代,有收入颇丰的soho族,也有年薪早突破300万的金融理专。他们共同诉说着一件事,就是对未来感到茫然、焦虑与不确定性,因而选择从事传销,想做个人事业,想降低劳动时间,获得更多时间上的自由。
对于现状,青年的感受是过劳,薪资爬升慢,不认同公司或同事的作风,工作枯燥,并且好像总在帮别人努力赚钱。比较不一样的是富二代,这个族群强调自己不做事也过得很好,但他们想不靠父母,自立做一番事业,肯定自我。
我们知道,工作提供的不只是一份收入,还有心理层面的成就感、安定感,是自信的重要来源,甚至对许多人而言,是人生的意义。确实,有不少比例的台湾人,重视工作的成就感远大于生活质感,不惜超时工作,劳动时间是私人生活时间的好几倍。而经由演讲者的甘苦谈可知,即便是传销,在头两年到四年,往往也得进入比上班还忙碌的超时工作状态,然后满脑子满嘴,都是传销,完全是“工作即生活”的最佳写照。
所以,一般印象里80、90后不肯吃苦啃土的形象,确然不尽真实,他们与上一代或上上一代一样,也肯埋头苦干。若真要说差异,就是环境里的工作选项不同了,经济大趋势不同了,一代代的青年总是反映时代的困境,用不同的途径与态度,面对环境的挑战。
人人都有梦,也都是追梦人。
在大会上,一个已月入30万的演讲者,特别向观众讲述了大陆的“一带一路”有多么重要,但台湾却与之无缘,而TPP也胎死腹中,台湾的未来基本与国际社会断了线。这个警讯刚好强化了此美商的利基:国际化路线。我注意到台下青年对此特别认真倾听,显示台湾年轻人有很强烈的愿望,想走出去看世界,而不是坐困愁岛。
可悲的是,走出去难道只能靠传销吗?
如果台湾梦只剩传销
几乎每一个演讲者,都会怂恿你去参加美国大会,说只有去过美国,才能真的让你的经营无往不利。但是,没有一个人具体说明去美国到底能学到什么?我心中狐疑,侧面打听,去一趟美国要多少钱?16天,机票+酒店约10万台币,还不算其余相关旅费(有人去一趟花了四十万),而且可住邮轮喔!
同学们,如果我是传销公司老板,开一次全球大会上万人参与,那么这些追梦者一踏入美国国境,包含交通、饭店、邮轮、旅游行程,所有环节肯定也都是我在经营的,这是犹太人最基本的生意模式,一个人可扒好几层皮。
一位青年不经意透露了美国行的最大收获,就是看见一个一个亿万富豪的上线,激励了他的奋斗魂。所以即便他上班薪资一个月还赚不到三万,也要凑钱去美国,看富豪炫富,以满足自己饥渴的心灵。
根据台湾某人力银行最新调查,台湾人创业最想做的事业前三名分别是:“咖啡、茶饮”(39.6%)、“面包、甜点”(38.2%)、“其他餐饮(不含咖啡、茶饮)”(36.4%)。我的上一个世代,流行“开工厂才算男人”,现在这个世代,流行“开咖啡厅找小确幸”,要不然就是“做传销人滚人钱滚钱”。确实,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台湾人都是任劳任怨的,只是政治环境形塑了不同世代的梦想规模。
台湾青年的“十个小确幸”
在传销大会上,当放影背景停在一个“插满美钞的草皮”画面时,我低头看着一本书《当收入只够填饱肚子》,正好读到这位真实穷人的美国作者说明:为何穷人要去借高利贷?答案是“因为XX的银行不借钱给穷人”(按作者原话)。
贫穷有多么“昂贵”,只有穷人才知道,台湾经济有多么闷,也只有台湾中下阶级才知道。为何年纪轻轻要去做传销?做咖啡厅梦?因为“XX的”经济停滞,机会骤减,民众没有方向感,对未来充满不安,宁可借钱去美国看富豪炫富,或是学习泡咖啡的手艺。
从另一角度看,当代台湾青年确实也是温室里的花朵,毕竟他们是富足世代的子孙,从小在顺境中成长。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他们也已自觉是“崩坏温室”里的花朵,得面对适应剧变的荒野环境。
据说,今年该美商的美国传销大会上,宣布台湾是该公司成长最大的地区,现场台湾人欢欣鼓舞,与有荣焉。我不禁想,这不正说明,台湾梦只剩诈骗了吗?
如果你觉得只看做传销的青年,不足以代表台湾人心态的大趋势,其实只要对照各种民调里,岛民对经济现状的普遍不满,就能同意青年比其他世代的危机感都深。他们吃的苦,是心灵上的彷徨不安,与40、50世代胼手胝足的苦不一样。
至于,这种现象何时能反映在投票意向上,我们可走着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yanmo/2017_10_07_430027_s.shtml
- 责任编辑:小婷
热门评论 14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3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参加老鼠会 还不如买彩票
- 当中国这头大象进入市场经济这个瓷器店,格局立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磁吸效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原来资本的没有国界带来的后果连老牌帝国都无法承受。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台湾人的失落多少有点无足轻重的意味:最应当懂得这一变化的台湾人落在了世界的最末位,也许是这一变化来得太突然了吧?
- 全部楼层被改名的观察者网用户传销由美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到台湾韩国,大陆的传销从日本台湾传过来的国内的传销分两派,南派和北派,南派源自台湾,北派好像源自日本,都是洗脑喊口号,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贪婪和愚蠢。
- 全部楼层天津尹哥在中国,传销是一个被曲解的概念。口碑宣传式销售已有百年历史。正规的大公司,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不鼓励炒作,不允许宣传不劳而获,而且都拥有高质量的产品线,和稳定的顾客群。
大家所痛恨的那种传销应该叫做,老鼠会或者金字塔。是六七十年代,由美国人和日本人发明的。它模仿了正规直销的模式。但是,没有真正的产品,只是通过鼓励,一夜暴富,实现一种非法融资。这种形式在所有国家都是要被严厉打击的。
我成为安利的顾客,将近20年了。也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的会议,从来没有看到过那种歇斯底里的没有理性的宣传。推广事业的人们一直在强调,创业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足够的辛苦和努力才会获得回报。
是时候大家该放弃对安利的偏见了。10几年前,大学室友的高中同学带着个安利的牙膏和清洁剂来我们寝室推销,还表演了个“实验”。3年前,我被人硬拉着去听了个安利的课(他说拉人去听课是个任务),居然还是那个“实验”,一杯水倒些食用油,然后滴一些清洁剂……10年了居然没什么改进,我哭笑不得。安利确实没有“歇斯底里”,但潜移默化的暗示更可怕。课上还讲了去新加坡度假……这好像也是多少年前就有的“典故”了,什么“VIP通道”,“多么受尊重”,回国之后在国内机场被鄙视……等等 - 其实,不用调查走访,不用电话问卷,不用座谈开会,在现阶段“政治正确”洗礼下的台湾青年,大多数同他们的前辈一样,基本上因自视正统清高而对大陆和共产党嗤之以鼻。
- 全部楼层天津尹哥在中国,传销是一个被曲解的概念。口碑宣传式销售已有百年历史。正规的大公司,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不鼓励炒作,不允许宣传不劳而获,而且都拥有高质量的产品线,和稳定的顾客群。
大家所痛恨的那种传销应该叫做,老鼠会或者金字塔。是六七十年代,由美国人和日本人发明的。它模仿了正规直销的模式。但是,没有真正的产品,只是通过鼓励,一夜暴富,实现一种非法融资。这种形式在所有国家都是要被严厉打击的。
我成为安利的顾客,将近20年了。也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的会议,从来没有看到过那种歇斯底里的没有理性的宣传。推广事业的人们一直在强调,创业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足够的辛苦和努力才会获得回报。
是时候大家该放弃对安利的偏见了。
天津的呀,那里什么多,大家都懂的 - 全部楼层漠漠据说安利产品是美国的,传销也是美国传来的。但我国的国情不适合传销,人们用传销的手段搞起了歪门邪道,因为手段之一就是洗脑。传销由美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到台湾韩国,大陆的传销从日本台湾传过来的
- 金来银来国内的天津,尼玛,传销之都。权健骗了我老妈20000操哪里传销盛行,就说明那里人民很穷,没有出路。
- 风风说到传销,安利认第二,谁敢认第一?在中国,传销是一个被曲解的概念。口碑宣传式销售已有百年历史。正规的大公司,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不鼓励炒作,不允许宣传不劳而获,而且都拥有高质量的产品线,和稳定的顾客群。
大家所痛恨的那种传销应该叫做,老鼠会或者金字塔。是六七十年代,由美国人和日本人发明的。它模仿了正规直销的模式。但是,没有真正的产品,只是通过鼓励,一夜暴富,实现一种非法融资。这种形式在所有国家都是要被严厉打击的。
我成为安利的顾客,将近20年了。也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的会议,从来没有看到过那种歇斯底里的没有理性的宣传。推广事业的人们一直在强调,创业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足够的辛苦和努力才会获得回报。
是时候大家该放弃对安利的偏见了。 - 安利,玫琳凯,康宝莱,如新,都是美国的
- 这调查明显要反着看的,不工作闲惯了就会想要忙绿的工作生活,
- 只是对未来失望绝望,但并不代表弯弯们更加努力,参加传销的人越多,希望小确幸的人越多,去日本取经坐电话诈骗的人越多,就证明证明这些人想不劳而获,想轻松坐办公室拿高薪水,想喊几句口号就发大财,这些寄生虫能代表什么?代表弯弯是咋骗大岛?
- 一切源自不劳而获的思想,包括传销。
- sogland缺什么就渴望什么呗,新加坡为啥渴望休闲生活,估计是现实中他们确实忙得不可开交。4V为啥渴望忙碌工作,那多半是因为现实中他们缺少工作机会,即使想努力赚钱也根本没机会。同感。
图二应该倒过来看的,台湾垫底。
走进传销的人群,跟走进宗教的人群差不多,都是迷途羔羊,心里处于迷糊状态的人。作者追究真相的努力值得钦佩,但解读数据的能力貌似有短板,比如图五的传销人金表:2006、2007年是500万对500亿,也就是人均1万,币值应该是新台币,合人民币约2190元,这意味着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是纯投入,没有任何回报,就买个传销资格;2013年的212万对717亿,倒是双创新低新高,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人均3万多,合人民币7k多,这算年收入的话,即使是净收入,也就是个吃低保的水平,太惨。 - 说到传销,安利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 倒吸粤东福建浙南?那还得了?!!!难道大陆人不是人吗
- 缺什么就渴望什么呗,新加坡为啥渴望休闲生活,估计是现实中他们确实忙得不可开交。4V为啥渴望忙碌工作,那多半是因为现实中他们缺少工作机会,即使想努力赚钱也根本没机会。
- 全部楼层江北京台高铁如果真能修好,那应该在台湾买房,这里房子便宜,高雄1万2到1万5左右。武汉也是一万二到一万五(二类地段),高雄能跟武汉比?
- 早点迷途知返吧,真可怜!
- 全部楼层亦步亦趋铁道部首次两任部长可是戎马一生的滕代远和吕正操,战略眼光岂是官僚政客所能够企及的?京台高铁如果真能修好,那应该在台湾买房,这里房子便宜,高雄1万2到1万5左右。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73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43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4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1001有什么办法可以刺激消费?很多回答非常精彩,网友的智慧果然强大评论 199 赞 282别拿女方体内STR分型未检出来脱罪了评论 182 赞 183【闲聊】观察者网的年轻网友们,这年头,还有多少人考 手动挡驾照 的?评论 106 赞 44甘肃多个高速服务区免费热水装围栏,大家怎么看?评论 102 赞 145我在非洲,终生受大一统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对当地的群族纷争根本无法理解评论 91 赞 836特朗普要挑战美联储!那就让大家开开眼界评论 57 赞 487如何看待董明珠说绝不用海归派,因为分辨不清里边有没有间谍?评论 52 赞 88证据来了!歼-10飞过美国航母补给港上空,距离“杜鲁门”号不远?评论 50 赞 139“千亿总裁给我送外卖是什么体验?”顾客:能合照吗?评论 44 赞 3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通用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2,宣扬孝道
3,有钱才是孝
4,加入传销才有钱
5,来几个典型宣扬自身
以上是安利的套路,本人大学期间遇到过,跟作者唯一的区别是我运气不好,没遇到门口的座位,只好在午休时跑路了
吸引的人群,也是宗教传统的那些对社会未来彷徨不知如何的人群。
宗教的总核心,也是树立一个天堂。
不过不同的是,传销的上帝是上线,凡人也可以变成上帝。
当然,和宗教相同的是,凡人怎么可能成为上帝。
除非叛教做魔鬼,也就是另起炉灶自己当总上线。
台湾现在的样子,和前些年的舟山类似,是客观经济规律使然。周山没和大陆修通大桥前,人口资源向大陆单向流动,日益凋敝。被海分开的是供需链,舟山太小不便,大家有点机会的就跑了。其实,海岛这方面和交通不便的山区类似。
修了桥,舟山满血复活,因为自己经济上不是海岛了,而是大陆一部分了。
从经济意义上,台湾的未来希望完全决定于京台高铁加高速。如果修通了,台湾会满血复活,操作好了因为台东平原面积很大,甚至补我大胡建山山山山的缺,倒吸福建粤东浙南的产业,成为世界级城市圈。
早早就规划了京台,看来,两岸真正爱台的,是当年的铁道部。